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在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该如何把“环境保护的意识”渗透在平常的教学中去,使孩子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去接受这一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呢?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对幼儿进行环保启蒙教育,让地球未来的主人们知道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环保知识并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为他们将来成为具有牢固环保观念的人奠定扎实的基础,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那么,我们如何把“环境保护的意识”渗透到教育中,使孩子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去接受这一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呢?  相似文献   

3.
环境教育是对人的素质教育,它包含科学知识、道德规范、现代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拥有这种基本素质,就能实现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那么,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如何把"环境意识"渗透到平常的各科教学中去,使孩子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接受这一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呢?又如何让他们的行为去影响周围的人,从而带动整个社会,使人人都关心自己的生活与工作的环境呢?现就此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本文从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角度,阐述了如何"把环境保护的意识"渗透在平常的教学中去,使孩子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去接受这一方面的教育,如何让孩子们从小有个绿色的梦,使他们获得保护环境的技能。在教学中灌输环保意识,使绿色教育成为幼儿教育活动中最有生命力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扶华玉 《西藏教育》2008,(12):21-22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20世纪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导致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后果。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必须要加强每位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就环境污染而言,化学物质是主要的污染源。那么如何将环保教育渗透到中学化学的教育中去呢?  相似文献   

6.
荆华 《山东教育》2008,(7):120-120
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已经成为本世纪“学会生存”课程的必需和必要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爱护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的教育目标。那么,应当如何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让幼儿成为环保“小卫士”呢?  相似文献   

7.
高丽萍 《甘肃教育》2014,(19):44-44
正"环保"——是一个既具体又抽象的名词。对于幼儿,如何把这个概念用他们所能理解的方式教会他们,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途径把环保教育贯穿在各项活动中,使得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加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一、寓环保教育于幼儿一日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幼儿环保行为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时,要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入手,对幼儿的环保意识加以强化,当这种意识转换为习惯时,幼儿的环保行为就会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如,在"爱鸟  相似文献   

8.
环境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提高儿童的环境保护意识尤为重要。作为绿色幼儿园的教师,应把正确的环境保护的意识渗透在平常的教学中去,使孩子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去接受这一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其"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9.
李焕 《成才之路》2014,(16):64-64
环保教育与良好行为习惯是紧密联系的。为了让幼儿能够自觉保护环境,就需对幼儿日常行为加以引导,使之逐步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一、榜样示范潜移默化,以自身行为影响幼儿教师是幼儿的榜样。教师要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和丰富的环保知识,才能影响并带动幼儿开展各种环保活动。所以,教师不仅要了解国内外环保动态,关心周围的环保状况;还要努力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环保知识,注意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美的言行去影响、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10.
如何把环境保护的意识渗透到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去?使孩子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去接受这一方面的教育,从而带动整个社会都去关心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的环境呢。作为学校的管理者,笔者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和实施策略。一、开展环境教育应遵循的原则第一,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原则。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教育环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和大胆实践环境保护活动。  相似文献   

11.
庞青山 《广西教育》2010,(20):55-55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化学中环境保护素材十分丰富,在化学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怎样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呢?  相似文献   

12.
当今的幼儿是21世纪的主人,是未来世界的缔造者,是人类的未来与希望,培育少年儿童的生态意识,无疑是教师教育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环。树立儿童的环保意识,就是为地球的未来培育绿色的种子。因此,如何唤起这些幼小心灵的环保意识,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作为教师,是对幼儿实施环保教育的最直接的人,更要尽自己的心去把幼儿溶入保护环境的大家庭里,让幼儿亲自去接触自然环境中的森罗万象,并擅用人类天生的探索性、归纳性,将所经历的经验做学问式的整理,最后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活用。那么,如何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13.
在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关注今天,如何提升新生一代的环保行为?教育实践充分证明:充分利用园内外教育资源,以环保特色活动为载体,开展幼儿环保教育活动,可使幼儿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情感在自觉参与中得到熏陶,环保行为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科是与环保教育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逐渐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生物教师应认识到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优势,挖掘教材中关于环保教育的资源,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环保教育。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强时学生的环保教育?本文提出在英语课前热身、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巧妙设计,融入环保意识教育;在课外作业和课外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等方法。只要联系教学实际。就能在教学操练语言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为环保做出应有的贡献,作环境保护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幼儿环保教育重在形成幼儿关心环境、爱护环境、关爱自然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幼儿园在开展环保教育时,除了要设置切实可行的环保教育目标外,更应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环保教育,促进幼儿环保教育创新;将环保教育渗透在各领域教育和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并充分整合家庭和社区资源,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突出问题之一。那么,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下面谈谈我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的一些想法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提出了要培养学生“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那么初中生物教学应该如何渗透环保教育呢?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学科承载着环境教育的历史使命。地理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育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主要阵地。那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来开展环保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呢?现就就此问题在教育理念、课堂环节、乡土地理、教师素质、课外活动五个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0.
袁勇 《成才之路》2013,(13):96-96
自然环境恶化,环保意识的增强迫在眉睫。化学和环保教育密切相关,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有密切联系。所以,在化学教育过程中向学生传递环保意识尤为重要。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优势,使学生对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有一个正确认识,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和关心自然环境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在化学教学中传递环保意识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充分利用化学教学各环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