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完善,经济成为人们所关心的头等大事,经济新闻也成了各大众媒体重点经营的版面之一.由于各类报纸的读者不同,对经济报道有要求不同,侧重不同,报道的方式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完善,经济成为人们所关心的头等大事,经济新闻也成了各大众媒体重点经营的版面之一。由于各类报纸的读者不同,对经济报道有要求不同,侧重不同,报道的方式也就不同。但目前经济报道仍存在着研究不到位,采访不深入,写作者一套的问题。那么,经济报道怎么写才能吸引人。我想着重谈谈晚报如何搞好经济报道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3.
经济报道难,难在其专业性强.术语难懂,让人如坠雾中;数字枯燥,记者写着劳神费力,读者读起来"就像喝了一杯苦涩的水".与其大家都痛苦,还不如记者换换思路,用另一种方式把报道写漂亮,写得"有滋有味".这就需要记者进行巧妙的构思,新闻是要讲究构思的,经济报道更是这样,构思不同,采访方式不同,写作方法不同,写出的文章质地也有所区别.构思独特,报道也必然"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4.
张涌 《青年记者》2012,(21):51-52
区域经济报道是热点,也是难点.说其是热点,不少地市报一半以上的头版头条让给了经济报道,深度报道的选题多集中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在多媒体的读屏时代,以理性与深度见长的经济报道依旧是纸质媒体的宠儿.  相似文献   

5.
企业报道在传统新闻学中很少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报道部类或样式观察.人们习惯地把企业报道简单地归类于经济报道,或仅仅作为经济报道的一种体现手法、一个报道领域.这在过去,有其合理性.毕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经济细胞,对与企业有关的新闻与信息的选择与报道,也往往是为了从事时政报道或其他领域的报道;对企业的观察,也经常不是从经济意义而是从社会意义上.  相似文献   

6.
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也使我国经济面临严峻考验.人们对经济报道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对经济报道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读者对经济报道的关注已经不再局限于衣食住行,而是涉及就业、投资理财、消费等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7.
1.对外经济报道必须符合国家的经济利益,本着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其基本任务是提供全面、准确、权威的经济信息,向读者解疑释惑;参与经济领域的国际舆论斗争,最终目的是营造有利于我国改革和对外开放、有利于经济建设的舆论环境。报道的内容,既要有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宏观经济政策、财政货币政策,也要涵盖不同行业的发  相似文献   

8.
报纸要加强服务功能,这是目前众多同仁的共识,但是怎样服务于读者,实际的认识和做法却有很多不同.本文将以经济报道为切口,对报纸应如何服务于读者的信息需求阐述一点初浅认识.常见的经济报道,就其内容而言大致可分为这样三种:一是企业的典型经验或教训介绍;二是新的工程项目、新产品或新的商业性服务措施的介绍;三是对新出现的消费方式或经营方式带倾向性改变的观察性报道.与此相对应,其采写经历也可以大致分为三种:一是从各种不同渠道(如通讯员、政府文件等)获知或感受到企业经营活动中经验、教训有典型意义后进行报道;二是有关采访对象提供便利、且首先是因为采访对象有报道意愿而报道;三是从积累的经验中捕捉到灵感后进行报道.毫无疑义,经济报道的出发点应是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经济信息,特别是  相似文献   

9.
陈苏 《声屏世界》2004,(4):31-32
经济报道在新时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不仅报道篇幅的比重日益增加,报道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并且根据经济产业的不同,正形成专业化的趋势,例如IT报道、汽车报道、房地产报道等等。这些报道有自己特定的报道领域,随着产业经济的繁荣,在经济新闻报道中独树一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但是由于产业经济报  相似文献   

10.
彭燕 《新闻实践》2009,(7):52-54
在经济伞球化的大背景下,读者对经济新闻的关注程度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所加深,同时对经济新闻表达方式和表达角度的选择也有了新的变化.图片作为报道经济新闻的一种手段.同样也要随着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这对摄影记者来说是一种挑战.笔者作为专职从事经济新闻图片报道的地市党报摄影记者,每天与大量的经济新闻打交道,成败得失感触颇深.下面结合个人从事报道的实践.谈谈如何提高经济新闻图片报道可读性.  相似文献   

11.
现在报纸越来越重视照片运用,但经济摄影报道少有佳作问世.不少人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报道比较抽象,缺乏可视形象;甚至有人认为,经济新闻不适宜用形象性的摄影形式进行报道.笔者认为,经济摄影报道难搞,固然有客观原因,但通过主观努力,经济摄影报道同样也可多姿多彩,受人喜爱.  相似文献   

12.
现在报纸越来越重视照片运用,但经济摄影报道少有佳作问世.不少人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报道比较抽象,缺乏可视形象;甚至有人认为,经济新闻不适宜用形象性的摄影形式进行报道.笔者认为,经济摄影报道难搞,固然有客观原因,但通过主观努力,经济摄影报道同样也可多姿多彩,受人喜爱.……  相似文献   

13.
特殊时期都市报经济报道的特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给媒体的经济报道带来前所未有的报道机遇,也深刻影响着都市报经济新闻报道格局.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经济新闻出现一批好作品,然而,也存在一些难题,比如:报道领域过于狭窄;报道手段过于枯燥;报道角度过于生硬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经济新闻工作者认真研究和思考. 作为《钱江晚报》采写经济新闻的记者,近几年我有机会采访经济领域一系列重要事件和人物,也有了一点心得.  相似文献   

15.
做好区域经济报道,需要突破的难点不少.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思路的开拓过程,一个报道理念的创新过程. 实践证明,区域报道,特别是区域经济报道与过去的全省性经济报道大不相同,不能简单地做概括式、结论式报道,不能堆砌数字,说术语、行话.这样的报道不仅读者难以卒读,业内人士也不认同.  相似文献   

16.
经济报道历来是各级传统主流媒体新闻节目中的重要内容,但经济报道难搞、实际传播效果不佳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绍兴台的生动实践,以广播新闻节目《绍广早新闻》的几个经济报道专栏为例,对当前如何重新建构广播经济报道的传播力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越来越多,关心经济报道的人群不断扩大,经济报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占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经济报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但是,因为观众主观需求以及客观接受能力的不同,经济报道的内容单一、形式雷同,导致经济报道与观众产生距离。经济报道的抽象性与观众生动性、通俗性和可视性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是经济报道现存的主要问题。如何解决经济报道中的主要矛盾,以大众化的视角更好地为百姓服务,无疑是当前经济报道需要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企业报道在整个经济报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就山东而言,工业经济在山东GDP中所占比重超过50%,再加上不同口径统计的服务业、文化产业所占份额,整个企业对山东经济的贡献率更高.关注经济增长,就必须关注企业的增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报道”正在得到媒体和受众的双重关注。对于一个区域内的受众而言,这种报道具有贴近性,能够满足他们对经济新现象、新情况和新问题的信息需求;对于区域外的受众而言,区域经济报道则为他们开启了了解其他地区经济政策、经济发展状况的窗口。 区域经济报道要有全国观念,不能局限于就事论事;区域经济报道更要具备全球眼光,将本地区发生的经济现象与世界经济大势联系起来。因为中国正在日渐加入到全球范围的交换与合作之中,WTO距我们也越来越近。现在,某一地区的经济问题,已经越来越难以在地区内部得到解决,其产生、发展与解决过程,往往能折射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各地的经济基础不同,发展条件各异,因此在不同的地区,区域经济报道的重点、方式以及要求也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同其他报道一样,这种报道也有其超越地域的普遍性规律。 有鉴于这种共性与个性并存的状况,本期的《中国记者》在组织“区域经济报道剖析与对策”专题的时候,把对“浦东经济报道”的剖析作为切入点,希望通过“浦东经济报道”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剖析,揭示出“区域经济报道”的一般规律,为其它地区从事报道的同志提供对策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新闻报道在前30年主要以计划经济宣传为主,其中在1949年至1958年期间,对经济内容的报道依赖解放前留下的财经类报刊,“文革”期间以计划经济宣传为主,其间也有停滞时期.①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报道的形式发生变化,首先,从1982年开始逐渐转向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新闻和报道;其次,随着中国参与的各种国际经济组织的增加,我国的经济报道也从国内的经济报道转向对我国和世界接轨的经济报道.我国在加入WTO后,表现更为突出,我国的市场经济在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上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受众对涉外财经资讯的需求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