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制作电热切割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是:①指导学生认识电热切割机的构造、原理及用途。②指导学生自制一个电热切割器。③运用自制电热切割器切割物体。  相似文献   

2.
《制作电热切割器》的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电热切割器,并用自制的电热切割器切割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就是要求每个学生基本上都要有制作电热切割器的材料才能完成这项实验。可是学校班级人数多,器材少,要完成这项实验是很困难的。我想现在学生家庭的生活用品中可供使用的材料很多,让学生用家庭里现有的材料经过组合、改造来做实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好办法。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动脑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制作电热切割器并练习切割,学生们对此很有兴趣,对这个神奇的小工具爱不释手。何不将此课设计成一节丰富有趣的科技活动课呢?于是我们发动教师进行了实践。 在指导学生制作电热切割器时,老师告诉学生用电热切割器可以做许多事情,如:切割有机玻璃、泡沫塑料做宣传广告、标语,美化学校环境等。教师提议用电热切割器搞一节制作活动课,同时启发孩子们思考制作的内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研究表明:“求新”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在自然教学中必须就自然学科的特点,在激趣引题、观察活动、思维想像、实验制作、讨论总结等过程中,多给学生创造“求新”的机会。一、激趣引题要“求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营造一种以情夺心,为之惊喜的教学氛围,就会引发学生“我要学”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制作电热切割器》一课时,我预先自制了电热切割器,在课堂上先给学生表演用电热切割器把泡沫塑料板切割成小金鱼、小熊猫等动物图案,学生很感兴趣,这时,我引导学生自己制作…  相似文献   

5.
小学自然六册的《摩擦起电》一课,教学时要做静电实验.但潮湿的空气往往导致实验失败.保持实验仪器的干燥,是做静电实验的先决条件.因此,制作一个简易烘箱,上课时连同实验仪器带进课堂,可保证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烘箱的制作办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本册教材概述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十册》供六年制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使用。 本册教材目录如: 1.正电和负电 2.雷电 3.电热 4.制作简易电热切割器 5.空气的成分 6.氧气 7.二氧化碳 8.燃烧和灭火 9.空气的污染和保护 10.日晷和圭表 11.怎样测量太阳高度 12.春夏星座 13.果实的形成 14.种子的萌发 15.用根、茎繁殖植物 16.声音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关节》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六册中的第二课,是继《骨骼》之后指导学生认识人体的关节及其保健的课。针对当前我们偏远农村小学教学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这一课我是这样教的。 一、动作引入,激发兴趣 首先上课时在我板书出《关节》之后,我问学生“你们谁能说出你身上有哪些关节?”学生很为难。紧接着我笑着说:“说不出名称来,活动活动给老师看一看就行了。”这时,学生们有的摇头,有的屈臂、伸臂  相似文献   

8.
自制教具除了能弥补自然实验教学仪器的不足 ,还能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 师生自制教具突破教学的重点  自然第九册《反冲》一课 ,反冲现象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上课前两天 ,我辅导学生利用饮料瓶和小玩具车制作喷水反冲瓶和气球反冲车。上课时 ,看到学生制作喷水反冲瓶和气球反冲车 ,就问 :“你们做的喷水瓶和气球车玩过了没有 ?”“有什么现象发生 ?”有的学生抢着回答 :“水喷出时瓶子在转动。”有的学生争着说 :“气球里的气喷出时 ,小车向前跑。”我接着问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跟着指导学生利用喷水瓶做喷水的反冲实验 ,…  相似文献   

9.
《图案设计与制作》是中职学校美术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然而,传统的图案设计教学方法只是让学生学习表现图案的构成法则,很少与设计的应用性结合。在《图案设计与制作》课上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意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0.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23课《看月食》,重点描述了月全食的全过程。教学中我们发现不使用直观教具难以讲清课文涉及的月全食知识,也无法让学生建立月食中月亮各种形态变化的概念及规律。为此,笔者经过反复试验,设计出《月全食简易演示装置》,供老师们上课时参考(也可将规格缩小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成学具供讲课时使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上《制作电热切割器》一课前,我自己先做一遍实验,发现实验用的电热丝发热现象不明显。换是肯定来不及了,怎么办呢?情急之下,我决定做一次大胆的尝试,让学生做一起失败的实验。上课前一半时间,我仍然按照原来备好的课上。学生开始做实验了,跟我的预计一样,基本上所有的小组都没有实验现象,或者实验现象不明显。看到大家失败后没趣的样子,我给大家讲了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像他这样的发明家都尝试了600多次的失败,更何况我们呢?我们应该从失败中寻找原因,修改实验设计,继续尝试。大家的眼中突然有了恍然大悟后的兴奋。“老师,你是不是早…  相似文献   

12.
1制作电热切割器,演示电能变热能小学自然第八册实验四讲电能转变成热能,选用电热切割器来说明。因该教具各校都没有配备,为了使学生掌握这一能的转换道理,可以按照图豆所示制作一件稳恒电热切割器,用它将废泡沫塑料切割出各种梅花瓣、五角星、水轮、齿轮、各种动物、数字模型等,使学生兴趣盎然。制作方法介绍如下:用木板制作一个木架,将约30cm的废电褥丝用火烧掉绝缘层当作电热丝(也可拆下已坏了的可变电阻丝或取一段电炉丝).固定在图中ah处,用导线将电热丝和220V60W或220V100W的白炽灯泡串联后接在220V电源上即成。2制作声…  相似文献   

13.
教学《电磁铁》一课,我在使用学具前后感受颇深。在使用学具材料前,布置了学生收集制作电磁铁的铁钉、导线、电池等任务。上课时,学生带到课堂上的材料却是五花八门的导线,长短粗细不同的铁钉……就铁钉而言,是否加热烧过也不一致,课前老师布置铁钉必须是加热烧红过的铁钉,可有些学生没有这样做,在实验中,用没有  相似文献   

14.
《制作植物标本》(“九义”教材人教版第五册第4课)是一节训练学生动手技能的课。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技能训练课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上九年义务教材语文第七册第19课《新型玻璃》一课中的教学难点之一.由于学生一般没见过这种玻璃,更不知道这种防盗玻璃自动报警的原理,所以教学这课时,尽管教师详尽的描述讲解,学生仍不易弄时白.笔者设计制作了一套模似装置,能很好地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其制作、使用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平面镜》一课实验与教具制作湖北省松滋市米积台镇第一小学(434206)曹宜兵《平面镜》是义务教材五年制第十册第三课,属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制作能力的课。教材中有两个观察实验和一个学生制作。在实际教学中,我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对材料和实验都做了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17.
《电热的作用》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三物理第九章第六节的内容,第九章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章之一。而本节课是在学完电功、电功率两个重要的电学概念和焦耳定律这个重要的定律后,紧密联系实际,从应用和危害两个方面介绍“电热”,这对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同时也让他们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与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本课在本届初三进行教学。该届学生尚未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试验。我在教学过程中着力于: (1)学生思维的引导与开发; (2)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育; 我首先提问:电风扇如果长时间让它运转,将会…  相似文献   

18.
小学自然第七册第一课《电从哪里来》,要求学生制作简易电池并做实验。通过教学实践,我把简易电池制成了学具,可供长期教学使用,且实验效果好,制作方法简单:取直径1cm的圆木头一根,截成25cm长的小段。废电池外壳锌皮展平后裁成5cm×15cm,薄紫铜...  相似文献   

19.
小学自然第七册第一课<电从哪里来>,要求学生制作简易电池并做实验.通过教学实践,我把简易电池制成了学具,可供长期教学使用,且实验效果好,制作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自然》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九课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古今动物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提出问题。师:同学们,这节课学习第九课《动物的进化》,请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