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申  杨庆坤  王长轩  魏芳 《大众科技》2009,(12):92-94,131
随着核能事业的迅速发展,怎样对高放废物进行安全有效的处理和处置,已成为一个重大安全和环保的问题。经过长期的探索和论证,目前世界各有核国家普遍接受的方案是基于多重屏障系统的深地质处置。深部地质处置关键环节之一就是如何对处置库进行选址,国际组织和各有核国家对选址都给予了高度重视,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资源开展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开发研究,并建立了一系列的选址规范。文章除了总结了国际原子、美国、欧洲等一些有核国家和国际机构的选址规范情况外,还指出了我国过去在处置库选址方面所考虑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为应对气候变化及化石能源短缺问题,我国提出了"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的核能发展策略。但核废物的安全处理与处置这一难题,一直是困扰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多年扎根在放射性核素分离与核废物处理相关研究中,徐超从未放弃过对这一领域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深地质处置是一个国际共识的最终处置高放废物的方法,包括深部钻孔处置和深部矿山式处置。深部钻孔处置具有选址时间相对较短,对地表地质,水文条件要求相对较低等优点,是处理高燃耗乏燃料更合理的一个选择,也是处置多种燃料类型,运行期,半衰期组合更有效的一种处置途径。本文综述了深部钻孔处置的概念、方法及绩效评估。结合尤卡山核废料储存所,比较了深部钻孔处置和深部矿山式处置,并对其在中国核废物处理的应用提出建议,认为其具有较高的发展前景,是一项非常值得投资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核电的比重越来越大,现今核电在能源结构中占的比例达17%.随着核电的发展,由核电厂产生的放射性废物也不断增加.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就是将高放射性废物固化体深埋在地质体中(距离地面至少500m深),与生物圈隔绝10000a至100000a,使放射性核素自行衰变的放射性剂量在人可以接受的限制值之内,使自然界生态平衡不受到破坏.目前,被世界各国所采用的最经济、最实用的核废物处置方案就是核废物地质处置.  相似文献   

5.
自由电子激光自从1977年问世以来,由于它一系列的优点,从而受到了科学家的广泛重视。世界各大实验室,特别是美国的各大实验室,都根据自身的条件,相继开展了自由电子激光的大规模研究工作,并在不同的领域内,为探索新的物理机制和研究新的物理问题,发展新的技术途径和开辟新的应用项目,提高激光的功率和效率以及进一步缩短波长等  相似文献   

6.
最近,有关新闻单位报导,我国研制的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成功地产生了红外波段的自由电子激光,它是在亚洲地区研制的近10台红外波段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中,第一个产生激光信号的,这标志我国高科技领域的激光和加速器技术已达到国际水平。自由电子激光是一种将电子束能量直接转换为激光的装置。  相似文献   

7.
<正>为实现核设施放射性废物的最小化,核设施营运单位建设了离堆废物处理设施(核废物处理厂房),采用高效减容技术处理核设施运行期间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核设施在处理放射性废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进行放射性废物及其废物桶的转运工作,传统的转运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转运方向单一、操作复杂、占用空间大、转运辊道多,设备投资较大等缺点,自动化程度较低,且可能增加操作人员在接触放射性废物过程中接受较高辐射剂量的风险。为解决上述缺点,特设计一种可旋转式废物桶自动转运小车,并成功应用于具体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8.
核能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领域,在全球能源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1年,受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影响,各国放缓了发展核能的步伐,但最近各国发展核电的意愿有所回暖。本文基于全球视角分析了核能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比较分析我国核能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从技术研发政策、核安全、法律法规、人才培养、税收优惠、金融支持、核燃料保障、乏燃料后处理以及核退役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SRTF是"厂址放射性废物处理设施"的英文缩写,是核电厂大型离堆核废物处理设施,关系到核电厂废物的处理、管理以及向环境的释放,SRTF一直以来深受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ALARA是"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英文缩写,本文试以山东海阳核电厂为例,对AP1000核电厂SRTF技术方案中ALARA原则的运用作出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自由电子激光高技术,以及它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可能应用,展望了它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并讨论了自由电子激光在凝聚态物理基础研究方面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BFEL)是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谢家麟院士的主持下建成的中国第一台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该装置于1993年实现了稳定出光,是亚洲地区首个实现饱和受激振荡输出的自由电子激光装置。2007年笔者访谈中,谢家麟院士回顾了研制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历史过程和相关背景,并介绍了当时自由电子激光研究的国内外发展状况。谢家麟先生2016年2月20日去世,谨整理刊发此文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2.
自由电子激光是相对论电子束在外场的激励下经受激放大产生的相干光源。由于它具有频率连续可调、功率大、效率高、光束质量好等优点,自70年代中期问世以来就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近20年来,经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在探索新的物理机制和发展新的技术途径、开辟新的应用项目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我国自由电子激光的研究,始于80年代中期。经过近10年的努力,一批研究项目已经在各个研究所和大学相继获得成功,有些项目已在亚洲处于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国核损害责任制度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核能和平利用的发展,核能的安全性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核损害及其赔偿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核损害责任国际公约的框架下,建立健全国内的核损害责任制度,将有利于保护公众(第三方)的利益,促进核工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核能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国大陆至今仍未加入任何核责任国际公约,现行核损害责任制度依然存在重大缺陷,即核基本法或单行法至今阙如,国务院《关于处理第三方核责任问题的批复》无法适应现实需要。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中国大陆的核损害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4.
激光熔覆作为先进表面处理技术的一种,它能明显改善材料的综合性能,是未来材料表面改进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是对激光熔覆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石油工业、模具领域内的应用,最后提出了目前激光熔覆技术存在的关键缺陷和未来发展方向及趋势。  相似文献   

15.
核安全是核能发展的生命线,核设计是核安全保障的源头。蒙特卡罗(简称蒙卡)方法因具有计算精度高、几何适应性强等优势,是先进核能系统主要的核设计分析与辐射安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核工业体系,但随着核能的发展,产生和积存的放射性废物总量不断增多,放射性废物的处置能力与核能的发展不相匹配,废物超期贮存所引起的安全、社会和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对美国、法国等核电装机容量高、在放射性废物处置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国家进行调研分析,分别从政策及立法、监管及实施、资金筹措及激励措施3个方面将我国放射性废物管理体系与国际进行对比,给出对我国放射性废物管理体制与机制的经验启示,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放射性废物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核化学这一学科的相关知识及其应用,尤其是在核能方面的应用。随着地球的化工燃料越来越少,核能作为一种新的清洁能源。越发被关注和发展,同时也缓解了我们对能源的需要。但是,任何事物的兴起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不能避重就轻,不能畏首畏尾。找出发展核能的合理方向,制定最适合当前社会的发展方案,才能更好的发展核能。  相似文献   

18.
自由电子激光(Free Electron Laser, FEL)是一种以相对论性电子为介质、以相干电磁辐射为发光原理的大型高技术装置。1975年, 基于低增益振荡器工作模式的第一台自由电子激光诞生于美国斯坦福大学, 迄今为止, 低增益自由电子激光仍然主要工作在红外波长范围。21 世纪以来, 基于高增益放大器原理的新型自由电子激光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自由电子激光已经实现了超高亮度硬 X 射线的出光, 并已经应用于世界最前沿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小堆科学研究为核能综合利用拓宽了途径,利用核能小堆进行热电联供、汽电联供,水电联供等已形成基础理论。本文调查了现阶段核能利用情况,分析了小型堆优势,探索将来核能综合利用开发运用的领域,未来面向的客户,提供建议。核电是清洁安全的一次能源,具有高效环保二氧化碳零排放的优点。近几年来世界能源增长需求放缓、全球大型核  相似文献   

20.
随着激光技术不断发展,激光技术不仅成为改造传统制造业的关键技术之一,而且代表着当前材料工业的发展方向;由于具有大容量、高速率、高保密性等特点,卫星激光通信成为空间通信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同样在生命科学技术、军事等领域也起着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