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土地适宜性评价在土地复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土地复垦中复垦方向和植被的选择,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矿区的土地适应进行评价。以彰武县阿尔乡北甸子硅砂矿为例,构建硅砂矿土地复垦适宜性指标体系及其等级标准,并采用了熵值权重的模糊综合评判法。研究表明,土地适宜性评价对土地复垦中植被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湘茹 《中国科技纵横》2011,(20):241-241,227
研究目的:根据石油建设项目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加权指数和法。研究结果:石油建设项目采用生产类型和地块作为评价单元,对9个制约因子进行定量分析,建立评价模型。研究结论:石油建设项目土地复垦工作应依据自身特点,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制定的复垦标准。  相似文献   

3.
本方以某矿山为例,依据土地复垦相关理论分析,结合某矿山实际情况及相关数据,对矿山工业广场土地复垦适宜性进行评价,最终确定该矿山适宜土地复垦类型为耕地。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以准格尔旗哈尔乌素露天煤矿为研究主体,经过实地考察分析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区土地破坏程度为二级,复垦土地适宜性为林业和农业用地,在此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制订出露天矿受损矿场总体复垦规划方案。就准格尔旗现在的土地资源来说,加大土地复垦工作力度,可以有效缓和人地冲突,被破坏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对推动社会团结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岩石平衡的分析是进行土地复垦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摸清项目区的资源状况,才能因地制宜地对项目区进行科学的规划,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合理的协调统一和效益的最大化。在最新的《土地复垦条例》(2011年3月5日国务院令第592号发布)中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岩石平衡分析作为一个独立章节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以辽东地区某铁矿为例对岩石的平衡分析做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土地复垦方案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是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重要章节,也是许多土地复垦方案编写的难点,专家审核的重点。作者以多年一线工作经验,以辽宁省凌海市益达石灰石采石厂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为例,根据开发利用方案、采矿工艺,结合《凌海市益达石灰石采石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对土地复垦方案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露天开采的矿山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论述,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煤矿复垦适宜性评价是展开煤矿土地复垦首要的工作。以铅山县湖坊山枣垅煤矿为例,结合该区域对土地资源的损毁情况划定评价单元,确定其复垦方向,并对结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浅谈土地复垦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复垦是因地制宜的恢复和发展土地利用价值的活动,也是解决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的一项有效途径。本文简要阐述了土地复垦概况、土地复垦标准及内蒙古的土地复垦标准。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煤炭基地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及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河南省重点煤炭基地为例,就矿区土地复垦的适宜性及土地利用模式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河南省煤炭基地土地复垦利用行之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废弃矿区土地复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多情景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伦来  王祎茉  任雪萍 《资源科学》2014,36(11):2299-2306
本文以废弃矿区土地复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建立了废弃矿区土地复垦的多情景模拟方法,将废弃矿区土地复垦划分为不进行复垦、以耕地复垦为主、以耕地及林地综合方式复垦、以林地复垦为主等4种情景,并以安徽省废弃矿区土地复垦为例证测算这4种不同复垦方式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净效益值分别为5.21亿元、309.16亿元、311.59亿元、343.69亿元,说明废弃矿区土地复垦不同情景对应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净效益存在较大差异,复垦后土地的生态效益均优于不复垦的生态效益,且以林地为主要复垦方式获得的生态效益最佳;复垦后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净效益值均为正,说明复垦产生的生态价值高于其投入成本。  相似文献   

11.
矿产资源的开采,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的破坏和侵占.为了缓解矿产开采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矛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对其进行土地复垦已经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对矿区废弃地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土地复垦的技术,指出了土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土地复垦对于废弃地的修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矿区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雷  姜燕  王云凤 《中国科技信息》2011,(23):68+70-68,70
矿区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的复垦可以实现废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建设用地与农业土地资源增减挂钩,改善矿区环境的重要渠道。然而长期以来,许多废弃地由于历史原因,长期闲置、荒芜而成了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对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的形成过程、复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该以《土地复垦条件》颁布为契机,认真做好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的复垦工作,解决好在复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保证复垦土地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在矿产资源开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土地问题,大规模的开采挖损、塌陷、压占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因此,在矿区开发建设的同时搞好土地复垦,不仅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保持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而且可以恢复生态平衡,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述了矿山土地复垦的涵义与意义,针对对矿产资源持续大规模开采,引发的一系列严重的矿山土地问题,提出实施土地复垦产业化战略,总结了我国目前在矿山土地复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矿山土地复垦的相关对策建议,对今后矿山的土地复垦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丁宁  金晓斌  汤小橹  周寅康 《资源科学》2010,32(12):2349-2355
针对高速铁路临时用地复垦技术难度大、复垦效果不好及传统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中权重确定主观性等问题,尝试采用生态位适宜度变权方法,应用生态位基本原理,计算高速铁路临时用地复垦生态位适宜度指数,在此基础上识别出非均衡评价因素的优劣性,对其中劣性因素进行变权处理,用以突出限制性评价因素的制约作用,并以京沪高铁常州段典型制梁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对象的农用地方向复垦因其破坏严重而适宜性较低,主要限制因素表现为桩基础密度、保存耕作层厚度、平均挖损深度等;建设用地方向的复垦适宜性较高,综合适宜复垦方向为建设用地。评价结果与现实状况较为吻合,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对此,建议在高速铁路临时用地使用过程中加强土地破坏防控,调整现行政策中模糊之处,允许临时用地后续利用方式多样化,以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6.
土地是自然界重要的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矿山开采工程的不断增多,对我国的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针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各国开始了一系列的矿区土地复垦工程,使遭到破坏的土地,能够恢复其利用价值。就对矿区土地复垦以及其相关的保护措施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土地复垦学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国内外土地复垦的基本情况和新进展,提出国内外重点研究的领域和我国土地复垦研究的薄弱环节,展望土地复垦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矿区土地复垦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矿产资源持续的大规模开采中所造成的一系列矿区严重的土地问题,提出矿区土地复垦产业化实施战略,文章总结了目前我国在矿区土地复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矿区土地复垦过程中的相关对策以及建议,以使对今后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产生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土地资源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一个国家国土辽阔对它自身的实力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被大量占用,甚至一些农业用地也被占用改变成商业用地。但是,土地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对土地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提高我国的耕地质量和保护土地资源,加强土地管理是刻不容缓的工作。本文主要从土地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讨论加强土地管理推进土地复垦和开发整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水土资源平衡的分析是土地复垦方案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只有清楚项目区的水土资源状况,才能因地制宜地对项目区进行科学的规划、部署,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才能达到合理的协调统一。本文以辽宁省大石桥市某硼为例对水土资源的平衡分析做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