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是航天技术,还是进入太空宇航员的数量,美国和俄罗斯都是太空中绝对的领跑者。据统计,全世界迄今共有400多名宇航员完成了太空飞行,其中一大半来自美国和俄罗斯(包括苏联)。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是进入太空的第一人。1961年4月12日,他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了108分钟后安全返回地面。美国也不甘示弱,就在加加林成功进入太空3周后,美国宇航员阿兰·谢泼德乘坐“水星3号”飞船在地球亚轨道飞行15分钟。首次进入地球轨道的美国宇航员的翰·格伦,透过“水星6号”飞船的舷窗拍下了第一批从太空看地球的照片。那是1962年2月,人…  相似文献   

2.
章鲁生 《课外阅读》2011,(11):41-43
科马洛夫和加加林是好朋友科马洛夫1927年3月16日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对数学、航空等知识感兴趣,为他成为一名宇航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上世纪60年代,美苏太空竞赛如火如荼。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飞船进入地球轨道,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相似文献   

3.
飞向月球是人类永恒的梦想,流传着许多“奔月”的美丽传说。20世纪以来,自从怀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宇宙空间技术飞速发展。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功地进入太空,8年后,美国宇航员阿姆斯壮第一个踏上月球表面。  相似文献   

4.
飞向月球是人类永恒的梦想,流传着许多“奔月”的美丽传说。20世纪以来,自从怀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宇宙空间技术飞速发展。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功地进入太空,8年后,美国宇航员阿姆斯壮第一个踏上月球表面。  相似文献   

5.
斯伟 《老年教育》2013,(11):8-10
毛泽东离瞻远瞩,面对苏、美两国激烈的太空角逐,毅然作出“发展新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战略决策地球是人类的摇篮。然而人类不能总是生活在摇篮里。1961年4月12日,苏联的载人飞船首发升空。宇航员加加林成了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他在太空飞行1小时48分后,安全返回地面。随后,苏联又连续发射载人飞船,将多名航天员送上太空。在第一轮太空角逐中,美国人落后了!  相似文献   

6.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半年后,美国的人造卫星上天。1959年9月12日,苏联发射“月球”2号探测器,为世界上第一个撞击月球表面的航天器。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世界第一位飞入太空的人。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  相似文献   

7.
佚名 《科技文萃》2005,(12):41-43
时间 数字 1961年4月,"东方l号"飞船载着27岁的前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进行了108分钟的太空旅行,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23天后,美国也把宇航员送上了太空;2003年10月15-16日,中国第一次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圆满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相似文献   

8.
40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之所以能在二  相似文献   

9.
成功在细节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进入太空的第一位宇航员。他能在二十多名宇航员中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竟是一个细节。原来,在确定人选的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  相似文献   

10.
公元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东方—1号载人飞船,尤里·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名宇航员;公元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郎从登月舱中走出,跨出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平凡的一步;40多年过去了,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成为飞翔在太空的第一位中国人。中国上亿的年轻人成为目睹中国人进入太空的幸运一代,他们无须再像前人那样羡慕加加林和阿姆斯特郎,羡慕美国的航天飞机频频升空,羡慕前苏联的宇航员屡次打破自己停留在太空的时间记录,他们将成为中国真正的太空时代的主人。从此以后,他们的兴趣应不再限于身边的事情,而应扩大到辽阔的宇宙之中,就像美国人在登月成功后,美国年轻人的梦想不再是当总统,而是梦想成为宇航员一样。今天,逐渐走向小康社会的中国年轻人的梦想,也应不再限于找个好工作或成为大款,而要重新审视自己,敢为天下先。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宇航员叫加加林。当时挑选第一个上太空的人选时,有这么一个插曲:几十名宇航员去参观他们将要乘坐的飞船,进舱门时,只有加加林把鞋脱了下来。他觉得“:这么贵重的舱,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呢?”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感动了主设计师。他想只有把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才放心。经他推荐,加加林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一个小小的脱鞋动作,让加加林从几十名宇航员中脱颖而出,看似不可思议,深究却合情合理。没有任何人提醒,加加林近乎下意识地脱了鞋,这不正说明珍惜美好事物、办事细心已经…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2007,(4S):30-31
20世纪60年代,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当时几十个宇航员在培训,为什么加加林能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事件。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参观时,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只穿袜子进入座舱。罗廖夫说:“只有把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加加林的成功.得益于他良好的习惯。有人开玩笑说:成功从脱鞋开始。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2007,(23)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叫加加林。在挑选第一个上太空的人时,有这么一段插曲:几十个宇航员  相似文献   

14.
好习惯能够给人带来更多成功的机会。20世纪60年代,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当时  相似文献   

15.
习惯与人生     
20世纪60年代,苏联要发射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在挑选宇航员人选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几十个宇航员去参观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一个人把鞋脱了下来。他觉得:“这么贵重的飞船,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呢?”就这一个小小的动作,让主设计师非常感动。在他的推荐下,这位年轻人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他就是大家熟悉的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可见,成功有时就是从适时脱鞋这样的好习惯开始。  相似文献   

16.
1959年10月,苏联首批宇航员初选工作在全国展开,加加林凭着扎实的飞行技术,成为20名入选者中的一员。1960年3月,加加林在苏联宇航员训练中心接受培训,又凭借坚定的信念、乐观的精神和优良的品格成为9名预选航天员中的一个。1961年4月6日,加加林与另外两人同时接受首位宇航员的最后挑选。论空间经验、飞行技术、身体状况,三人都不分上下,但论学历,加加林则远远低于另两人。当天,有权确定首位宇航员人选的宇宙飞船主  相似文献   

17.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1圈,历时108分钟,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人。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发射"上升-2"号飞船,航天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完成了人类的首次太空行走。2007年4月16日,美国女宇航员苏尼·威廉斯在国际空间站的一台跑步机上同步参加波士顿马拉松赛,并以4小时23分46秒跑完全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太空跑马拉松的人。从第一次进入太空到第一次太空马拉松长跑,我们可以看到,带着对苍茫宇宙的向往,人类一直在凭借智慧和勇气一步一步拉近自己与太空的距离。苏尼·威廉斯勇于挑战太空马拉松的壮举让我们再次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人类与太空的接触会更加频繁而亲密!  相似文献   

18.
今天,许多都市人进门脱鞋,穿着袜子。或趿着拖鞋走进自己或别人的家,已是一种习惯。然而,你听说过没有,穿着袜子还能走向成功呢? 1961年,年仅27岁的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邀游108分钟,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之所以能创下这一世界第一,与他脱鞋进舱不无联系。事情是这样的,飞行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廖罗夫发现,在20多名竞选飞行的宇航员中,只有加加林一人脱下鞋子,穿着袜子进入座舱,论技术水平,这些竞选飞行的宇航员个个无可挑剔,但加加林的这一细节深深感动了廖罗夫,赢得了他的好感。他觉得这个小伙子非常珍爱他付出巨大心血的宇宙飞船,一定会比其他人更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航天技术,还是进入太空的宇航员的数量,美国和俄罗斯都是太空中绝对的领跑者。据统计,全世界迄今共有400多名宇航员完成了太空飞行,其中一大半来自美国和俄罗斯(包括原苏联)。??原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是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就在加加林成功进入太空3周后,美国宇航员艾伦·谢泼德乘坐“水星”3号飞船在地球亚轨道飞行了15分钟。受此鼓舞,美国总统肯尼迪20天后下令美国要在10年内实现载人登月。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地降落在地球的卫星——月球上。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那荒凉而沉寂的土地,并说…  相似文献   

20.
一个故事1969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在地球上空邀游一周,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为什么能从众多杰出的宇航员中脱颖而出,幸运地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