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萨特是二十世纪法国的主张存在主义的著名的哲学家,其主张存在主义已经成为萨特的代名词,其文学作品也凸显着这个哲学思想。《墙》是萨特表现存在主义的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通过生与死的一系列的情节的描写,给我们展示了萨特文学上的主张,通过分析萨特文学上的作品是有利于理解其哲学上的主要思想。  相似文献   

2.
存在主义作为20世纪西方最有影响力的社会思潮,对20世纪西方文学的影响至为重大深远。阿尔贝·加谬(1913-1960)是公认的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三巨擘之一,他的名字出现在每一部现代文学史书中,他的文学作品和哲学作品从他成名起就被选入法国教科书,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另外两位存在主义巨匠——萨特和波伏瓦。然而有意思的是,加缪从不承认自己是存在主义作家。  相似文献   

3.
《局外人》是法国存在主义作家阿尔贝·加缪1942年发表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集中反映了存在主义文学关于"世界是荒谬的"这一哲学观点,内容新颖特别,使作者一举成为法国文坛上不可等闲视之的名人,与萨特齐名。本文正是基于阿尔贝·加缪《局外人》的这些艺术特色来进行探讨的。  相似文献   

4.
《新法兰西评论》,一九○九年由作家纪德等创作,宗旨在于使法国文学摆脱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另辟新的道路,并扶植新的作家。一九四四年停刊。一九五三年复刊,为当代法国文坛上影响较大的文学期刊之一,但是已经不代表最新的文学趋向。《现代》,一九四六年由作家和哲学家萨特创刊,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刊物。其内容不全是文学,也发表哲学与政治论文,表现了存在主义文学干预现实生活的基本态度。《新文学》,一九五三年由《超现实主义文学史》的作者莫里斯·纳多创办,是不受任何政治倾向和文学流派控制的独立性的文学刊物。…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萨特存在主义文学文本中“物”的普遍存在入手,并分析其存在主义中的特定内涵,进一步说明“物”在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与文学、“物”与人、现实主义传统与现代主义情感中的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6.
“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命题,按照萨特自己的说法,是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和法国存在主义者)的共同命题,是存在主义哲学的“第一原理”和“出发点” 。实际上,萨特也正是从“存在先于本质”这个“第一原理”出发,演绎出他的“自由哲学”和“行动哲学”,并形象化为存在主义文学的。同时,这个“第一原理”基本上是贯彻于萨特  相似文献   

7.
萨特存在主义是关于人的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卡尔维诺的《帕洛马尔》弥漫着萨特存在主义人生哲学的气息,他秉承的依然是西方文学高度关注现实存在中的人及其命运这一精神。从这个意义说,后现代小说家卡尔维诺首先是个现实主义作家。  相似文献   

8.
萨特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文学的代表人物,在他身上真正体现了“伟大的小说家都是哲学小说家“.他建构起了自己独有的哲学和文学体系,其中“自由选择观“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前人学者的基础之上,本文就萨特的自由观的理论表述、文学图解进行了粗浅的论述,在力图发掘其艺术张力的同时,就“自由选择观“的现代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挖掘.  相似文献   

9.
李勇梅 《考试周刊》2009,(35):27-28
存在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它不仅对当代和后世影响深远,而且与西方传统文学一脉相承。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就鲜明生动地体现了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精髓。本文以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为出发点,分析了哈姆莱特的存在主义形象。  相似文献   

10.
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把存在主义文学和萨特定性为后现代主义,这是理论和批评的双重错误.存在主义典型地代表着现代性和现代主义.萨特的文学思想以及他的创作实践本身就是存在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因而,萨特是现代主义,而非后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11.
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是英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于二战后创作的作品,深受当时西方盛行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以格林的短篇小说《过桥》为研究文本,以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理论为基础,探讨文本中所蕴涵的存在主义思想原则,并阐释作品所体现的存在主义文学特征,以便从哲学的视角,来赏析这部内涵丰富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2.
萨特(1905—1980)和加缪(1913—1960)都是法国存在主义文学代表作家,两人于1943年结识,1946年便发生意见分歧,此后论战,大约有一年互不来往。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笔记《反抗者》,此后萨特与加缪的关系更加恶化,以致最后绝交。加缪在《反抗者》一文中污蔑社会主义革命是“沾满鲜血”的革命,革命后的政府照例是野蛮政府。为此,萨特极为气愤,随后批驳道:加缪的《反抗者》“实际上只是针对革命”,  相似文献   

13.
存在主义文学大师萨特的文艺理论对现当代中国文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建国以来国内接受萨特的文论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本文将国内研究萨特文论的状况划分为几个问题域,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小说理论、戏剧理论、存在主义文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关系问题等几个方面,对国内的接受状况作了一种历时性描述。  相似文献   

14.
“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命题,按照萨特自己的说法,是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和法国存在主义者)的共同命题,是存在主义哲学的“第一原理”和“出发点”。实际上,萨特也正是从“存在先于本质”这个“第一原理”出发,演绎出他的“自由哲学”和“行动哲学”,并进而形象化为存在主义文学的。因此,正确地分析这一命题并作出客观的评价,对于了解和评价萨特的“自由哲学”和“行动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正确分析和评价“存在先于本质”这命题,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和方法:一是要以马  相似文献   

15.
阎伟 《培训与研究》2009,26(3):1-5,72
存在主义文学大师萨特的文艺理论对现当代中国文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建国以来国内接受萨特的文论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本文将国内研究萨特文论的状况划分为几个问题域,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小说理论、戏剧理论、存在主义文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关系问题等几个方面,对国内的接受状况作了一种历时性描述。  相似文献   

16.
试论大江健三郎存在主义小说的本土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江健三郎的小说创作深受萨特存在主义的影响,而大江的存在主义却不是萨特的翻版,有着民族化特征.大江健三郎将萨特的存在主义融入到日本传统美意识和自然观中,既致力于反映人类生存环境改善的主题.又扎根日本的乡土、民族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并尽力运用日本传统文学的丰富想象力、日本古老的神话象征性以及日本式的文体,以保证吸收存在主义文学理念和技巧并加以日本化.  相似文献   

17.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和他的文学创作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争对萨特的哲学观和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战争使他认识到,文学创作也是一项社会活动,提出了作家是社会代言人的思想。萨特倡导“介入文学”,创办现代杂志,试图用存在主义哲学观点研究社会、政治和文学。他的杰出政治活动,为他赢得了“20世纪人类的良心”的巨大声誉。本文从他的哲学观念的形成及其与文学创作的紧密联系的角度,对萨特一生的成就做一个总的回顾。  相似文献   

18.
法国存在主义代表作家萨特的小说《恶心》中存在着自然与文明这样一组二元对立的研究对象,以这组二元对立为切入点解读小说,说明萨特是如何通过这组二元对立阐释他的哲学观念的。首先概括总结萨特在小说中所表达的独特的自然观,再通过对小说主人公参观博物馆这一事件的相关段落的解读,揭示萨特眼中自然与文明的对立,最后说明萨特如何通过这组对立来表达对人是完全自由的认识的。  相似文献   

19.
萨特小说有的近乎没有结构,也几乎没有连贯的情节;但有的则有清晰的情节和精巧的结构-其结构通常是对五花八门的自由想象来个“痛快的一刀”。学的萨特与哲学的萨特并不一样,学萨特以一个存在主义的身份,用毁灭自我的方式铸造存在主义的尊严,这就是萨特的小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萨特存在主义基本内容和存在主义文学基本特征的了解,分析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探讨了米兰·昆德拉作品中对萨特存在主义的哲学继承,揭示出萨特的存在主义对当代文学的影响以及昆德拉作品中对于生存和人生的深刻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