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性损伤是造成心肌细胞死亡和心脏功能紊乱的常见诱因,主要是因为缺血时心肌供血不足导致不能满足能量代谢的需要,严重时会引起心肌梗塞。近年来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运动对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阐明运动对抗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机制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
心率作为反映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量的生理指标以实用性易测性等特点在运动中被普遍应用.但是心率极易受许多因素影响,因此影响到心率监控和评价的可靠性.乳酸是人体供能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运动时乳酸生成和乳酸清除的代谢变化是掌握运动强度的灵敏指标.通过心率与血乳酸结合的新角度提供一种利用无氧阈心率指导运动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耐力运动员心脏机能及训练状况动态心电图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耐力运动员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详细记录心率变化,观测心脏机能状态、心率失常和心肌供血情况。对大运动量及训练效果观察分析,以控制和调整运动强度,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方法的应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随着群众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性功能不全,心肌损伤、心率失常及高血压在运动训练中时有发生,运动医学工作者迫切需要一种能及早、准确、方便的心功能检测手段。脑钠肽(BNP)是由心室分泌的一种多肽,凭借其对心力衰竭的高度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日益成为协助诊断心功能异常的有价值的生化指标之一,尤其对于运动员心力衰竭的早期筛查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来来.研究报道运动员进行超长耐力后会出现心功能不全,其潜制未被完全揭示。本主要检查运动员在半程铁人三项运动后心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两种运动均导致安静时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发生可逆性异常;心肌损伤并造成一定程度的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6.
心脏向我们的健康“发威” 近年来,因心脏问题猝死的事件屡见报端,许多人都感到自己的“心”不顶事了!人们发现自己的心脏问题越来越多,许多人面对心绞痛、心律不齐、间歇、房颤、t波倒置、st段改变、由冠状动脉问题造成的供血不足等,似乎准能找出至少一项“对号入座”。不论怎样注意休息,希望别累着“心”,但心脏总是不听话地乱跳;不论怎样去注意用药,心脏的毛病还是挥之不去。生气时心脏难受,高兴时心脏也难受;运动快了心脏受不了.不运动心脏也受不了。如果心脏不大好,坐、卧、立、行都得注意,就连大便时都要悠着点儿。许多病都有第二个名称,叫“等心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不同羽毛球训练模式和模拟实战时运动员血乳酸和心率分布,了解不同训练模式时的供能特点。方法:测定12名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在5种不同训练模式下和实战比赛中血乳酸浓度和心率,以了解不同训练模式时的供能特点,为训练实践提供参考依据。结果:(1)5种训练模式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5分钟运动员血乳酸均显著高于模拟比赛后(P<0.05),运动员运动后10分钟血乳酸浓度在训练模式1、模式2和模式5中均显著高于模拟比赛(P<0.05),5种不同模式中模式5在运动后即刻、运动后5分钟和运动后10分钟血乳酸最高(p<0.05);(2)心率分布中,训练模式1和训练模式2下90% HRmax以上分布显著高于(P<0.05)模拟比赛;80-90% HRmax分布训练模式1、训练模式3和训练模式5显著高于模拟比赛(P<0.05)。结论:5种训练模式在发展ATP-CP和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各有侧重,模拟比赛的强度接近比赛要求。  相似文献   

8.
我是福建省老年大学福州大学分校易筋经系列健身操学习班的学员,我原来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症,降压药和降脂药长年不停,还有比较严重的脑供血不足,坚持20多年的太极拳和健身操舞等锻炼对心脏供血有一些改善作用,但还是不能解决脑供血不足的问题(脑供血不足是2005年底体检时查出的)。我渴望通过锻炼解决的问题是:脑供血不足的问题、血管硬化问题、双手风湿和双膝乏力(上楼梯时)、右后足跟踩地疼痛问题(可能是有一次穿高跟凉鞋所致)、以及久远的坐骨神经疼痛(1999年发现的)问题。这个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叶华强老师的易筋经系列健身操学习班,使我…  相似文献   

9.
运动对心肌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分析了安静状态时、运动状态下心肌组织能量代谢的特点及长期运动训练对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作用。安静状态下 ,心肌组织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 ,尤其是以血液游离脂肪酸的有氧氧化供能为主。运动时 ,随运动强度的增加 ,心肌组织内源性、外源性能源物质的消耗均增加 ,心肌不但吸收乳酸 ,而且自身也产生乳酸。长期运动训练可以使心肌组织的糖酵解代谢能力、有氧代谢能力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自七十年代以来,冠心病已成为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尤其四十岁以上者发病率更高。临床资料分析表明,冠心病的发病基础按其病理分析是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血管供血不足而致心肌缺氧;按祖国医学观点认为是阴阳平衡失调、气滞血淤血运不畅、心气亏损而致心脉鼓动受阻。因此,本病除应用药  相似文献   

11.
老人仰卧睡熟时,舌根及咽喉部的软组织易松弛,可能堵塞呼吸道,出现呼吸困难,导致缺氧。长期缺氧可使动脉壁的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血管壁内膜下的脂质沉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使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当脑组织缺氧时,可导致脑动脉舒缩功能减退而致脑功能下降。心肌缺氧可诱发心绞痛,心脏冠状动脉形成粥样硬化和供血不足,便会加重病情。老年人不要仰卧入睡@徐鹤  相似文献   

12.
运动员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突然出现一过性知觉和行为能力丧失的现象称为晕厥。晕厥是由于脑供血减少或脑血管痉挛引起大脑缺血所造成。在运动员中常见的原因有胸内和肺内压力增高及重力性休克,前者主要见于举重练习过程中的长时间憋气用力动作,使胸内、肺内压力增高,血流回心不畅,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后一种情况多见于短跑、中长跑、竞走等运动后突然停止运动,使大量血液淤积在下肢,循环血量减少,造成血压下降和大脑供血不足。晕厥发生时,除短时间的意识丧失外(约持续20″~30″),患者会伴有皮肤苍白、四肢发凉、脉搏细弱等症状…  相似文献   

13.
运动员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突然出现一过性知觉和行为能力丧失的现象称为晕厥。晕厥是由于脑供血减少或脑血管痉挛引起大脑缺血所造成的。在运动中常见的原因有胸内和肺内压力增高及重力性休克,前者主要见于举重练习过程中的长时间憋气用力动作,使胸内、肺内压力增高,血流回心不畅,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后一种情况多见于短跑、中长跑、竞走等运动后突然停止运动,使大量血液淤积在下肢,循环血量减少,造成血压下降和大脑供血不足。晕厥发生时,除短时间的意识丧失外(约持续20~30s),患者会伴有皮肤苍白、四肢发凉、脉搏细弱等症状。…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冠状动脉供血发生障碍,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及心肌梗塞多发生于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心绞痛是指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冠心病若不注意治疗,往往会引发比较严重的后果,如心原性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  相似文献   

15.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进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运动对心率的影响用功率自行车测量运动期间的心率变化表明,经训练者在运动期间呈稳定性加快,并且比不训练者慢9%。而不经常锻炼的人在运动期间心率呈快速性加快,并且不稳定。经常锻炼的人,心率减慢,伴有氧耗量降低,氧的利用率高,肺通气量增加,心肌耗氧量也随之降低。静止时的心率,对于优秀运动员来,基础心率十分稳定。据有关资料报导,西德Watts的一名运动员静止心率最低值为32次/分,关于我国运动员安静时心率是38次/分,这些现象都是经常运动训练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运动员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突然出现一过性知觉和行为能力丧失的现象称为晕厥。晕厥是由于脑供血减少或脑血管痉挛引起大脑缺血所造成。在运动员中常见的原因有胸内和肺内压力增高及重力性休克,前者主要见于举重练习过程中的长时间憋气用力动作,使胸内、肺内压力增高,血流回心不畅,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后一种情况多见于短跑、中长跑、竞走等运动后突然停止运动,使大量血液淤积在下肢,循环血量减少,造成血压下降和大脑供血不足。晕厥发生时,除短时间的意识丧失外(约持续20″~30″),患者会伴有皮肤苍白、四肢发凉、脉搏细弱等症状。这时要让患者平…  相似文献   

17.
大侠编译 《网球天地》2013,(12):131-131
运动中我们为什么会气喘吁吁?这是因为血液中的乳酸浓度升高,呼吸频率增加。呼吸频率和心率相关联,因此心率也会提高。那么,使我们气喘吁吁的乳酸是怎么产生的呢?人体摄入氧气后,燃烧体内的营养成分,产生出供身体运动使用的燃料。当体内氧气不足时,就不足以产生足够的燃料供身体运动。  相似文献   

18.
庆银 《游泳》2001,(2):26-26
首先,游泳运动对全身血液的重新分配,是引起头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运动时,尽管四肢肌肉分流的血液较多,但肌肉的不断收缩使血流的速度加快,大脑不致缺血,运动结束后,由于肌肉放松,毛细血管扩张,积滞在四肢肌肉中的血液相对增多,致使大脑供血出现相对不足的现象。再加上刚上岸,身体由水平状态突然变为直立状态,更会加重大脑供血不足。 其次,出现头痛可能与水温有关。游泳时水温较低,冷水的刺激,也会使头部毛细血管收缩,产生一种头部被箍得很紧的感觉。再就是当游泳技术水平不太高、神经比较紧张时,颈部肌肉持续收缩,继而使…  相似文献   

19.
过度训练有交感型过度训练和副交感型过度训练两种。 交感型过度训练的主要症状有:安静时心率增高,体重下降,睡眠障碍,安静血压升高,直立性低血压,抵抗力下降,食欲下降,运动后恢复慢,情绪不稳定,训练、比赛欲望丧失,运动中最高血乳酸水平降低,运动成绩下降。  相似文献   

20.
过度训练有交感型过度训练和副交感型过度训练两种。 交感型过度训练的主要症状有:安静时心率增高,体重下降,睡眠障碍,安静血压升高,直立性低血压,抵抗力下降,食欲下降,运动后恢复慢,情绪不稳定,训练、比赛欲望丧失,运动中最高血乳酸水平降低,运动成绩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