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一、说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人教版第六册教材。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学生在学习长度单位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学生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各种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面积的概念的建立应从实际操作、观察引入,分摸摸、看看和涂涂三个层次进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面积单位"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和质量单位,认识了面积的意义,并且有了运用正方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经验。面积单位的学习一方面要联系第1课时的经验,让学生自觉产生运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意识,自主生长面积单位的意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面积单位与以前所学习的单位之间的关系,运用研究其他单位的方法研究面积单位,积累计量单位的研究经验。  相似文献   

3.
徐明 《山东教育》2004,(34):45-46
“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习面积计算的重要基础。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4.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它们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还将为后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提供思维基础。  相似文献   

5.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并学会了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学,也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他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6.
陈雨嘉  赵莉  李宁 《福建教育》2010,(7):105-106
一、缘起 “面积”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很重视,但即使到了六年级,依然会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也相等。在学习面积前,部分学生已能说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乘宽,但讲不清为什么。这又是为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来看看以往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哪里。  相似文献   

7.
<正>一、说教材1.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长方形的特征和周长的计算方法,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了面积和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是图形面积计算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平形四边形、三角形等面积计算的基础。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能探索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做到认真操作、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9.
正教材简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是在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掌握图形的含义和大小比较,单位面积等知识基础上学习的内容。这一内容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使学生的空间观念、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提高解决简单几何图形问题的能力,也为他们在以后的平面图形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目标 1.小组合作,通过有序观察,动手实验,合作探究发现、  相似文献   

10.
本节教学内容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教材第123~124页),第1课时,新授课。本节课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平面图形的面积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学习面积计算的开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推导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因此,让学生理解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对他们的后续学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数学课程标准在描述学习目标时更多地使用了"经历、探究、体验"等过程性目标。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真切地  相似文献   

12.
一、面积、面积单位概念的意义建构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对小学生来说,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一飞跃,完成面积概念的意义建构,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对“面积”单元的编排作了改进,这种改进可以分解为三个具有内在联系的要点。一是加强了让学生自己选择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面积的活动,以帮助学生积累较为丰富的关于面积的感性认识即直接经验。这在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中就有所反映——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面积。二是着力引导学生体会规定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三是试图启发学生感悟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形状的合理性。以上三点,教材是以创设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大小的问题情境,通过激起学生一系列的认知冲突加以展开、落实的。其内在逻辑是: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面积”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由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组成.这些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认识什么是面积,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联系生活运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3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简析: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3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  相似文献   

15.
案例背景: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了面积单位,会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面积。这一内容是学生学习面积计算的起点,也是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面积计算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的缘起与目的"组合图形面积"这一内容旨在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基本图形面积公式和转化方法求解组合图形的面积,具体包括三个意义:其一,这一内容是对已学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其二,这一内容为今后求解复杂和不规则图形面积奠定基础;其三,这一内容要求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并在组合图形和基本图形之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 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学生的知识水平来看,这部分内容是从直线到平面,从长度到面积,由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知识跨度大、难度高。  相似文献   

18.
“组合图形面积”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面积计算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组合图形是由几个基本图形组成的,受学生生活经验、思考方法和解答习惯的影响,他们解决问题时,运用的方法也不同,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除巩固所学的知识外,渗透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相似文献   

20.
"面积单位"教学,为了使学生能快速提取头脑中积蓄的不同面积表象,对面积的大小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教师可运用估算、假设、比较这三种数学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建立更大的面积表象,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