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指出"翻转课堂"如操作不当可能造成学生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在"翻转课堂"中创设"有生机"的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以下问题:问题情境应来源于现实生活,回归到学科本质;问题情境应成为贯穿课堂的主线、使人难忘的旋律;问题情境重在平时积累,巧在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2.
教师为生成课堂设置的预设必须是充分的、生成的,只有这样的预设,才对高效课堂有用。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然而,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是简单、机械式地解读了"生成",可是把"预设"却完全地抛弃了。但凡教师操作不当,让生成挤占了学生有效学习的时间,可能学生活跃了,课堂也热闹了,但这只是你看到的表面现象,并没有真正实际地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采取以下四步:预设课堂流程——弹性灵活;预设有效情境——引领孩子进入最佳学习状态;预设学生反应——使探究活动更具科学性;预设教学策略——让课堂拥有生成,以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潜力。教师要试着创设生活情境,让课堂"活"起来;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动"起来;创设游戏情景,让学生"乐"起来;创设联想情境,让学生"思"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4.
囿于直觉经验,我们习惯性地将一堂好课贴上"层层铺垫"、"循循善诱"等标签。然而这样的课堂,是否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科学素养的提高,却鲜有追问。本文提及三点思考,均指向课堂操作的实践层面:增大问题步距,以问题驱动课堂;避免菜单式操作,以活动驱动课堂;依托具体任务,以评价促进学习,发展问题表达和问题解决等能力。  相似文献   

5.
罗良 《教师》2013,(7):45-46
不知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上课前,你精心"预设":文本要深挖,进得去,出得来;设计要新颖,体现教师的个性;重点要突出,集中突破;过程要流畅,情境要美妙,语言要引人入胜……课堂上,一步步按着教案来,可是,却总是事不如人愿,预设"完美"的课堂却完美不起来,上起来连自己也觉得沉闷、机械、程式化,更别说学生了。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教学设计只是  相似文献   

6.
张贵红 《中学生物学》2005,21(11):20-21
"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句口号,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拂走了"填鸭式"教学的阴霾."把课堂还给学生"实际上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回归的呼唤;"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求教师们积极在课堂上开展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是教育生态学理念与学科本质特性在数学课堂的有机融合。生态课堂具有低碳性、自主性、合作式、多层次、和谐性和高品质等六项内涵特质,具有优化教学方式、明晰师生思维、促进交流表达和丰富课堂生活等价值。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五步操作范式是:自主学习,聚焦问题;尝试探究,解决问题;练习运用,拓展问题;自我反思,生成问题;课后调研,再设计思考。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对于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连宝 《考试周刊》2014,(98):34-34
<正>如何让语文课堂更精彩?这是语文教师永远的课题。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课堂应该成为开放的课堂。开放是为了融合,是为了取得最佳效果。教师是组织者、引领者,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课堂是体验、发现、交流、共鸣、提升的一个场所,不应该是"喂养"和"灌输"的地方。课堂的生动,在于学生的生动;课堂的精彩,在于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幸福课堂"是我校师生共同追求的理想课堂学习状态和教学方式的体现,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开启"幸福课堂";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获得幸福体验;开展分层教学,提升学习幸福感;注重师生互动,构建幸福"情感场"。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变得具体、生动,诱发学生内在的知识潜  相似文献   

11.
努力创设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是多数教师追求的目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的基础;精彩的教学导入环节是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形成的前提;教学中的"情"与"趣"是形成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的核心;而创设和优化教学情境则是形成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今天语文课上,学生们表现出从未有过的积极主动,好动的专心了,懒散的认真了,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愉悦氛围.尤其让我喜出望外的是,一向文静害羞的陈同学一次次自信地高高举起小手.下课了,我把陈同学喊到身边,准备好好鼓励一番:"今天上课时,你表现得太棒了!真是……"没等我讲完,她急忙喜滋滋地说:"我觉得这节课挺好玩的!"  相似文献   

13.
朱建明 《文教资料》2013,(15):172-173
一例到底教学法在部分人文学科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对于是否应该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堂上使用该教学法,出现了一些不同声音,其中比较典型的三种观点是:"一例到底"代表传统课堂,是填鸭式;是教师包办课堂,违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低效的应试教育,违背新课程理念。这些观点不仅忽略了"一例到底"的合理内核,更是对新课程的误解。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课堂呈现出一些少见的"迷人景观":情境创设"千姿百态"、合作交流"百家争鸣"、探究活动"百花齐放"、生活数学"花样百出"、教学评价"百般呵护"……所有"壮举"都有"新理念"的坚强"支撑",都被看作是"新理念"的生动演绎.  相似文献   

15.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它具有极强的逻辑性,抽象枯燥,晦涩难懂,情境教学法能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理解和掌握。本文从情境教学法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具体案例详尽阐述“生活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问题化情境,调动探究思维;信息化情境,培养探究能力;操作化情境,发展探究素养;事实和认知冲突情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希望能为初中物理课堂更具趣味性,提升课堂效率提供一条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模式、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实践操作又是学生长期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所以,教师们要把握好实践操作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升课堂效率的同时,锻炼学生正确的思维模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7.
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想的数学课堂需要最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因此,要实施数学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应潜心研究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重点突出"四大抓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重视实践操作,促进学生体验数学;强化学习训练,保证课堂训练到位;培养数学思想,提升处理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显鹏 《家教世界》2013,(8X):170-171
<正>江苏省"五个严格"和苏州市"三项规定"的严格贯彻实施,对学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教育教学时间里,适用最优的教育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有效教学效率,是所有教师都在探究和实践的最主要课题。笔者做为一名一线教师,经大量实践,认为高中历史课堂的"活动"教学,既是教育教学方式转变的趋势,更是体现教师、学生个性发展的良好平台,收效良好。历史课堂上的"活动"教学,因为灵动,所以精彩……  相似文献   

19.
陈曦 《教育与职业》2008,(5):130-13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六步教学法是一种个人自主学习和小组集体学习相结合,课前学习和课堂讲评相结合,教师讲授和学生讲授相结合,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讲授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具体步骤为:第一步,将全班学生编成学习小组;第二步,分配任务、合作学习,共同提问;第三步,小组成员集体探寻答案;第四步,课堂讲解问题;第五步,学生评价;第六步,教师评价和总结。六步教学法是对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扬弃,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张耀成 《考试周刊》2009,(24):91-91
“如何进行数学课堂新课的导入”是值得每一位数学教师思考的话题。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问题,着重从五个方面进行探析: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2.设置悬念,导入新课;3.巧用媒体,导入新课;4.联系实际,导入新课;5.操作演示,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