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汉时期的官方识字课本《苍颉篇》流传广、影响大,是东汉许慎编纂《说文解字》的重要依据。唐宋之际,《苍颉篇》亡佚不传。20世纪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出土的秦汉简牍文献中重新出现了《苍颉篇》的残篇,成为研究《说文解字》以及上古汉语的重要资料。本文用出土简牍文献《苍颉篇》与《说文解字》做对比研究,旨在发掘其对于研究上古汉语、中国古代字书发展历史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音韵学研究》在民国时期开始成为汉语音韵学研究的经典名著,汉语音韵学研究也出现了新的气象.高本汉的著作译成中文之前,其影响在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已经形成,自此,传统中国语文学转向现代的语言学.本文将回顾汉语音韵学研究,特别是高本汉汉语音韵学研究及其对于我国音韵学形成与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近代语言研究已经成为比较热门的汉语史研究学科,陆续出版了一些高质量的研究性论著.这是汉语史研究的一大新动向,它改变了过去那种偏重上古、轻近代的学术偏向,对于推动语言学研究的均衡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最近我们又高兴地读到了由四川大学古籍所李文泽先生撰著的<宋代语言研究>,该书也是近代语言研究的专门之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刊物如林,木秀于林的《辞书研究》双月刊以其10多年来在辞书学和辞书编纂领域不断开拓、创造、深化的业绩,取得了其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 1979年,《辞海》、《辞源》修订出版,《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大型辞书的编纂也开始走上正途,加速了编纂进程,正在编纂或即将上马的中小型辞书更数以千计。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的辞书编纂事业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应该肯定主流是好的,但也不能忽视有不小的阴暗面。为数不少的一批无知却有胆的人,以为编纂辞书有名有利可图,趋之若鹜,采取不可思议的手段,不断炮制出质量低劣、祸国殃民的辞书。其中最为典型的,当数号称“辞书大王”、“超韦伯斯特”的王同亿接连推出号称“当代中国辞书之最”的《语言大典》以及号称“换代性产品”的《新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大词典》和《新编新华字典》等一批劣质辞书。  相似文献   

6.
一 辞书作为自学和科研的必要工具,历来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被称为“无声的教师”、“没有围墙的大学”。建国以来,特别是十年动乱之后,我国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辞书,如《辞海》、《辞源》修订本、《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英汉大词典》等等,大都千锤百炼、精雕细刻,以其高质量赢得了高声誉和高效益,在我国出版界掀起持续升温的辞书热。这股热潮  相似文献   

7.
整治伪劣辞书,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五年,是中国辞书出版空前繁荣的时期。在这个四分之一世纪里,我国出版了数千种辞书,其中许多种是饮誉全国以至世界的精品,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源》(修订本)、《辞海》(修订本各版)、《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新华字典》(1953年初版,迭经修订)、《英汉大词典》等等。但是近年坊间也冒出不少质量低劣的辞书,浊流泛滥。于是,在辞书园地里呈现出良莠混杂、薰莸同在的状况。这些劣质辞书严重败坏了向来备受尊重的辞书的声誉,扰乱了图书市场,传播了错误的信息,干扰了读者的求知欲以至毒害…  相似文献   

8.
《汉语的意义:语文学、世界文学和西方汉语观》一书从全球知识生产和跨文化观念互动的角度考察“西方汉语观”。作者童庆生以自我东方主义和人文主义作为切入口,富于启发性地将中国本土的语言文字改革与汉语的世界性经验联系起来。这为我们重审民族语言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或带来一维参照。  相似文献   

9.
辞书编纂问题纵横谈陈福季我国的辞书编纂出版近年来出现繁荣的态势。仅十多年,已编印出版了8于多种辞书,许多辞书“精耕细作”,质量极高,赢得了海内外学人的一致赞誉,如堪称文化史上最大出版工程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及《辞海》、《辞源》、《汉语大辞典》等等无...  相似文献   

10.
《中国记者》2006年第1期发表延百亮的文章《新闻照片画面语言的四种表达方法》。 文章说,新闻摄影的可贵之处,在于用画面语言与读者进行心灵对话。在于用丰富的画面语言向人们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有没有画面语言就成了一幅新闻照片成功与否的质量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将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的时代,各行各业对知识的渴求将比任何一个时代更加全面和迫切,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将比过去更快速、更彻底。辞书作为学习和求知的工具,被人们称为随身携带的老师,必将更加受到大众的关注,辞书也将发挥它无与伦比和不可代替的作用。广大辞书工作者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自己的任务,编出更多更好的辞书满足人民的各种需要,为国家的现代化和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辞书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彻底改变了我国辞书编写和出版的落后面貌。《中国大百科全书》、《汉语大词典》、《汉语大…  相似文献   

12.
概况与沿革《东方杂志》(以下简称《东方》)是中国历史上刊期最长的一份大型综合性学术期刊。它创刊于1904年3月11日,至1948年12月终刊,历时45年,共出版正刊44卷811期,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辞书出版由粗放型进一步向集约型转化。20世纪后20年,我国辞书出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新推出的辞书就有8 000多种,是前80年的8倍。辞书品种的日益丰富,极大地拓宽了图书市场,基本上满足了社会需要,并有力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此同时,由于辞书出版规模的迅速扩大,市场出现相对过剩的现象,一些跟风出版的辞书滞销、积压。为改变这种局面,以适应读者的需求,不少出版社已经开始注重精品辞书的锻造,一批优秀辞书相继脱颖而出,如《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本)、《辞源》(修订本)、《…  相似文献   

14.
彭梓君 《新闻记者》2020,(4):F0003-F0003
汉语是我国民族语言文化传统的载体,通过汉语的对外教学发展,我国有力地推进了民族文化的全球传播,在更大范围内增强了中国的文化认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陈青文著《语言、媒介与文化认同:汉语全球传播研究》一书以多元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为语境,深入阐述了汉语在国际传播中的语言发展、媒介应用和文化认同,并在此基础上,科学整合了汉语语言文化的全球传播策略,对我国对外汉语传播与推广有着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条件下辞书出版的宏观监管与市场规范(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辞书出版的管理和宏观调控加强辞书出版的管理和宏观调控是当务之急,具体建议有以下几条:第一,重点项目应实行重点管理。我国辞书事业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发展壮大起来的。至今,大多数有传世之功的工具书,无不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物。上文所述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中国大百科全书》、《藏汉大词典》等莫不如此。新版《辞海》的成功修订,也与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密切相关。因此,国家对于重点的工具书项目,可予以重点扶持与管理,使之尽早上…  相似文献   

16.
一所大学,正是因为拥有一大批学高德重的大师才更显文化底蕴.朱祖延先生(1922-2011)就是这样一位大师.他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是我国著名的辞书学家、文献学家,曾任湖北大学古籍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兼任中国修辞学会第一届副会长等职务,曾获评首批“荆楚社科名家”.他一生主持过多项国家大型文化建设工程.曾编撰《汉语大字典》、《尔雅诂林》、《汉语成语大词典》、《汉语成语辞海》、《引用语辞典》、《引用语大辞典》等,为我国辞书事业作出卓越贡献,获中国辞书协会首届“中国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  相似文献   

17.
1993年,是中国辞书界和出版界最不寻常的一年。围绕《现代汉语词典》等三部辞书的著作权和专有出版权是否被侵权问题,已经引发了国内目前最大的一起辞书版权争讼案。原告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商务印书馆等,被告则是目前国内享有盛名的词典编纂家王同亿先生和海南出版社。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两部规模最大的汉语辞书——《汉语大词典》和《汉语大字典》的编纂工作,经过六年的艰苦努力,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工作中的问题也不少。为了使这两部辞书的编纂工作能够加紧进行,《汉语大词典》编写领导小组组长陈翰伯、首席学术顾问吕叔湘、主编罗竹风同志于去年9月8日联名给中央书记处写了《关于加强<汉语大词典>工作的报告》,提出了四点意见:(一)进一步明确《汉语大词典》的重要意义;(二)稳定、充实和提高编写队伍,健全编写组织;(三)编写人员评定学衔、晋级、住房等,要同学校其他教学人员、科研人员一视同仁;  相似文献   

19.
金道荣 《文化遗产》2010,(1):134-139
本文从清代带满腔满味的"满汉语"的中介语现象入手揭示了有关老北京话与京味的前身,并为了证明本文的看法还解释了满语族所讲的"把"字句,即从阿尔泰语系的语言框架出发集中讨论了以《红楼梦》为首的"满汉语"中介语现象,直到《儿女英雄传》这种错误运用才大大减少,到了老舍时代,就几乎找不到语言的错误运用了,但是对于满腔满味渐渐变为京腔京味的过程很少有人注意,老北京人自己也不知道其来源,只不过无意识地人云亦云而已。研究结果显示"把"在北方汉语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原因与阿尔泰语系语言长期接触而错误运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的框架希望能够帮助解释汉语史上存在的特例或者特殊语法的现象,还希望能够帮助让外国人更好地理解汉语本身的特点和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20.
辞书概述     
辞书是字典、词典和各类专科辞典的统称。自从近代生产“词典”(或辞典)这个名称以来,字典和词典之间相对地有了界限。众所周知,当今的字典古时称作“字书”。字书本指解说文字形、音、义的著作。字典以收字为主,主要收录单位是字,说明单字的写法、读音和意义。而词典以收词为主,主要收录单位是词。一般词典除收词外,也收一些词组和成语。但是,由于汉语的词和方块汉字之间存在差别,一个词写出来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两个字、三个字。这就使字典往往要收录一些复音词。换句话说,词典要用单字领头,由单字带出复词、词组和成语。总之,字典与词典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也有差异和不同功用。中国字书的历史源远流长,种类也很多。见诸于史籍记载的最早一部字书是《史籍》15篇。收字约九千余,相传出于周宣王时太史籀之手。《史籀》作为我国周朝史官教儿童认字的启蒙书,是字典形成前的雏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