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韩国经济奇迹般的起飞,到80年代初,韩美经贸位置发生实质性转移,美国为扭转经贸逆差的劣势,一方面频频向韩国施压,要求韩元升值,开放市场,一方面限制对韩国的进口,打破了以往韩美贸易秩序,严重损害了韩国的经济利益,激起了韩国民众对美国的严重不满,并引发了系列经济上的反美行动,成为20世纪80年代韩国反美主义高潮的重要一环。只要美国经济霸权主义的心态一日不变,韩美经贸关系就不可能正常化,经济上的反美主义就会始终与政治、文化、军事反美主义相互交织,成为韩国人反美主义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2.
1968年1月21日,朝鲜袭击韩国总统府邸青瓦台并在随后48小时内捕获美国情报调查船普韦布洛号及其船员。朝鲜此举使美韩关系面临考验。本文考察了美韩处理此次危机的不同态度,揭示美韩分歧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3.
卡特的撤军计划是美国在全球进行战略收缩态势的延续。卡特的撤军计划使美韩关系陷入低谷,也在某种程度上切断了日本的生命线,日韩携手反对美国的撤军计划,并炮制了"新韩国条款"。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之后,朝鲜以此为契机发动和平统一半岛的宣传攻势,企图通过谈判缓和与美国的紧张关系,但美国在与朝鲜的“非对称关系”中推行“敌视、遏制、不接触”的政策,放弃在韩国主导下的朝鲜和平统一,转向维持半岛分裂局面,通过强化韩国的实力以遏制朝鲜的发展。这使得朝鲜半岛在1960年代中后期出现较严重的危机。特别是,约翰逊政府推动韩国与日本关系正常化,美日韩同盟对朝鲜的国家安全带来相当大的威胁,加之金日成利用越南战争尝试采用类似于越南革命的方式统一半岛,朝韩之间不断出现低烈度冲突,半岛局势十分紧张。而美国则实施十分矛盾的政策:一方面因越南战争的牵制需要维持半岛稳定而阻挠韩国袭击朝鲜,另一方面大大增加对韩国的军事援助,在客观上助长了韩国的对抗行为。因此,美韩同盟恰恰成为朝鲜半岛危机得以缓解的一个较大的障碍。美国在半岛处理危机时的选择余地不大,其对半岛的政策陷入困境就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5.
1968年1月朝鲜俘获了美国间谍船“普韦布洛号”。美国却接受了朝鲜的建议,同意通过双边秘密谈判解决“普韦布洛号危机”。韩国政府非常愤怒,威胁要单独进攻朝鲜并撤出驻越韩军。无奈之下,美国决策者决定加强韩军的反渗透能力、增加对韩军援、完善美韩安全协商机制。最终,约翰逊政府渐渐地改变了以往主要强调韩国政治民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政策,再次优先关注韩国防务。  相似文献   

6.
卡特的撤军计划是美国在全球进行战略收缩态势的延续。卡特的撤军计划使美韩关系陷入低谷,也在某种程度上切断了日本的生命线,日韩携手反对美国的撤军计划,并炮制了“新韩国条款”。  相似文献   

7.
面对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中韩两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中国大陆成为韩国复国运动的基本依托。政治、经济、人文、军事战略的综合因素,使安徽成为朝鲜民族独立运动重要的活动场所。江淮大地上,演绎了中韩互助社、韩国临时政府、朝鲜义勇队、韩国光复军等可歌可泣的故事,留下了韩国志士与安徽人民并肩奋斗的足迹。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以来,文化视角逐渐被引入到了对美国外交史的学术研究之中。王晓德教授的专著《文化的他者:欧洲反美主义的历史考察》关注欧洲对"美国化"的不认同,从文化冲突的视域研究了殖民地时期以来欧洲反美主义的变迁及影响,并着重对其间欧洲文化精英阶层所建构的美国文化"他者"形象进行了揭示和剖析。作为美国外交史领域的经典之作,该书代表了当前国内学术界反美主义研究的最高水准,对于理解和应对美国软实力外交等现实问题亦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韩国是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韩国社会文化中既保留着浓厚的儒家传统价值,又包含着一定的西方文化元素,加之与中国特殊的地缘政治关系,韩国日益成为部分中国大陆学生的留学首选.在留学形式、留学目的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1953年以后,苏联积极寻求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东西方关系一度缓和.李承晚担心美国会为了追求和平而“抛弃”韩国,于是挑起了中立国监察委员会争端,以制造紧张局势.艾森豪威尔政府认为韩国的单边行动很可能使美国受到“牵连”,被迫卷入一场冲突.为防止李承晚擅自行事,美国采取了压抚并用的策略.最终,“联合国军”司令部将中立国监察委员会成员驱逐出韩国,争端得以解决.此次争端表明,美韩同盟内部难以建立起互信关系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往往从亚洲乃至全球的角度审视朝鲜问题,不愿受到韩国单边行动的“牵连”;韩国则总是从自身安全出发看待美国的全球和亚洲政策,担心被美国忽略甚至“抛弃”.  相似文献   

11.
1919年朝鲜"三一"运动之后,暗杀活动是大韩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一种重要斗争形式,成为韩国独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志士之所以采用这种非常的斗争形式,有历史渊源,亦有客观现实诱因;暗杀活动尽管是一种权宜之计,但却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权威主义在韩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视为韩国政治文化最基本的特征和指导理念,影响着韩国教育政策的制定。20世纪60年代以来,体现在教育政策制定中的权威主义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经由后权威主义过渡到权威自由主义,在权威主义变迁的各个阶段,教育政策制定的主体、过程与特征存在明显不同。通过对权威主义变迁与教育政策制定二者关系的考察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基本的对应关系,权威主义的变迁影响了韩国教育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动漫在民族化风格探索方面曾经有过辉煌,但近几十年来,中国动漫创作在日美韩等的冲击下渐渐地迷失了方向,陷入了低谷,如何处理动漫的民族化与时代性、创新性的关系,民族精神、民族化与外来文化的借鉴与汲取的关系,成为如何重振民族动漫产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指出它成功地成为塑造年轻一代精神支柱的主渠道,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韩国和中国有着许多相似的文化背景,分析了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从而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文化交流与传播为核心的文化外交逐步发展到公共外交新阶段,成为国际文化软实力竞争和提升国家形象最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战后韩国的"文化外交"向"公共外交"演进的历史表明,韩国的公共外交已经从国家事务的相对边缘地带逐步走向政治中心,对韩国良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反美主义是一种全球现象,反映了世界其他国家对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称王称霸的不满,这种不满情绪在欧洲国家更为常见。欧洲的反美主义的理论基础是该地区精英阶层不能认同美国文化的观念,美国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使欧洲的反美主义具有了抵制"美国化"和维护当地文化认同的深刻含义。因此,欧洲国家的任何反美主义形式,都可以从文化上找到其根源。  相似文献   

17.
韩国的政党在后威权主义时代呈现出地域性、私党性以及随意性等鲜明的特点,其原因在于韩国独特的历史惯性、文化传统和现实的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等客观政治生态因素所造就的政治生态环境的影响;韩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已经给韩国的民主化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儒家文化圈韩国与中国和日本一样同属东亚儒家文化圈。儒家学说对韩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的影响可谓源远流长,韩国对儒学的研究也一直绵延不绝。儒家文化传入韩国较早,影响较广。  相似文献   

19.
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表明,政党在现代民主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朝鲜半岛南北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国际环境因素,影响了韩国政党政治的演变。而韩国政党政治的演变又反作用于南北统一问题:政党政治的反复影响南北统一进程;政党政治的民主趋势又有利于南北尽早实现统一。  相似文献   

20.
何慧芳 《教育与考试》2011,(2):43-46,80
韩国的科举制度萌芽于新罗时期,确立于高丽958年,在朝鲜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于1894年甲午更张时期被废除,在韩国共存在了936年。科举制度成为韩国封建制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韩国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它丰富了韩国的政治文化,推动了儒学在韩国的传播,并促进了韩国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