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公共管理的基础与薄弱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缩小城乡差距和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宝山村三府坪社区的实地调查与资料分析,得出农村社区的建设发展得益于科学的规划指导、民主化的管理方式、集体主义精神和富而重教的战略思维,使宝山村走出了一条"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宝山村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日趋活跃,数量和比重保持持续上升趋势,使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转移模式发生转变,"离土离乡"的农民逐年增多,并逐渐成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尤其成为农村新增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城市发展过程中一线产业工人的新生力量将越来越多地来自于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但是据统计,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左右,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有0.13%,大量农民没有接受过适当的职业技术教育,缺乏一技之长。加强  相似文献   

3.
农村农户兼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大亮点。一直以来,农民在经营土地的同时也面临着就近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难题,而农村小企业非典型雇佣方式的出现,既为农民提供了"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机会,也为小企业自身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农户兼业普遍存在的背景下,通过探寻河北省农村小企业非典型雇佣方式的成因及其发展特点,为进一步改善河北省农村小企业非典型雇佣方式提出有效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过去的20多年,巨大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要实现全面小康,完成工业化、城市化,就必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离乡不离土的流动转变为离乡又离土的转移.为此,政府必须破除一切制约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的制度障碍,积极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自由流动转移,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全国范围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5.
一、当前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社会环境因素分析(一)城镇就业形势严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以户籍管理为主要手段,将人群泾渭分明地分割成两种身份:农民和市民。有关城乡二元结构的改革虽已经历了将近20年的时间,仍没有被真正打破,农民进入城市是以离土不离乡为特征的,“召之即来,挥之须去”成为城市对农民工的用工政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呈现出极不稳定的状态。由于长期对农民进城进行严格控制,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  相似文献   

6.
路向     
《职业技术教育》2004,(27):24-26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先生认为,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大方向是明确的,即为农业现代化培养素质较高的新型农民,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科技服务,使务农的农民也能增收致富;为农民转移到非农产业从事第二、三产业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及相关的服务,其中农民转移既包括"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也包括"离土又离乡"的进城务工的转移.  相似文献   

7.
了解长株潭三市城市社区体育的运行情况,分析"两型社会"建设对社区体育的影响,探讨三市实现城市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对两型社会的作用,解决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所面临的制度问题和体育资源的合理布局问题,做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实现三市城市社区体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向城市的流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农民工在城市从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保障,因而造成了农民工阶层流动的障碍,使产业结构与社会结构不协调,很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清除一切阻碍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障碍;调节收入差距,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制定并完善保护城市农民工的法规;提倡农民"离土不离乡"。  相似文献   

9.
离开农村,涌向城市已成为农村学生毕业后的主要选择,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学校教育的城市化取向、农村家庭教育的离农期望、社区和社会大众媒体的离农影响也是农村学生离农现象不可忽视的原因。为此,应充分挖掘农村隐性的课程资源;培养致力于乡村教育事业的农村教师;为农民探索致富之路,转变农村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规范大众媒体的影视文化。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项目的反思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广"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项目,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旨在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项目在我国的实施已取得了成效,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困境,可从宣传教育、加大投入、充实资源、完善体制、反思实践、开拓创新等方面入手,促进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区认同总体趋向消解。它跟生产方式的变化、农民内部的分化、传统婚姻家庭的解体、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性"下乡"、国家基层治理转型不无关联。这些变化、发展都是国家所推进的现代化工程的重要部分,对于其积极性意义已有过多的论述,然而对其给农村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副作用却估计不足,突出表现在农村社区认同的变迁上。  相似文献   

12.
"村转居"社区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理论界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村转居"社区既不同于城市传统社区也有别于农村村落社区,主要特点有:居住人口密度高、异质性强、流动性大;经济支持形态以房屋出租为主要方式;社会交往多以传统的交往为主;社区内公共物品供给独特等。"村转居"社区存在的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衔接过渡中社区管理的利益争夺问题;社区社会联结方式上的内卷封闭问题;社区管理行政化与认同薄弱问题;社区服务缺乏问题等。"村转居"社区的建设近期应理顺集体经济组织与新社区的关系,妥善处理村集体经济实体与新社区机构的摩擦,增强"村转居"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中期要切实落实"村转居"社区的自治与选举权,理顺政府指导和社区自治的关系;远期建设的目标;要完善"村转居"社区的服务功能,实现村转居社区全面融入城市一体。  相似文献   

13.
试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社区归属感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的社区归属感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标志和心理要件,是关系城市社会稳定、繁荣和发展的"稳定剂"和"推进剂"。然而,现实中存在的诸如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及多种现实客观条件制约着农民工社区归属感的形成。惟有城市社区与农民工自身二者共同努力才能使农民工尽快地融入城市社区。对城市社区而言,要做到"破"、"除"、"立"三位一体;对农民工自身而言,也要做到自信、自律、自强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单一模式已不适应中国的现实要求,应当寻求多种转移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四种基本模式;农业产业化模式;“离土不离乡”模式;“离土又离乡”模式和异地产业内开发模式。各地可以从实际出发,多渠道,多层次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乡镇企业的发展,小城镇的建设,中西部地区的开发相结合,并且实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更大的空间与自由,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增长的难题.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厌耕弃耕,当农不农,这种局面,不仅使现代农业发展失去了应有的基础,也使农村社会管理人才严重匮乏,加深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矛盾,特别是给国家粮食安全形成了巨大的潜在危机,这种危机在经济不景气时会形成爆发性的社会动荡.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是还三农主体地位,农业需要产业化但不能工业化,农村需要城填化但不能商业化,农民可以离乡但不能离土.农村改革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将其建成一片乐土,使农民安居乐业,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市场的等级划分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①的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地农民充分利用地处水乡的自然地理优势,发挥本地劳动力充裕及劳动者都掌握一定技术的传统优势,实行以农为主,兼顾家庭副业,发展家庭手工业的灵活多样的农副业经营方式。一部分农民利用农闲从事家庭副业,还有一部分农民离土不离乡地专门从事家庭副业和手工业,也有一部分农民离土又离乡靠出卖自己的技巧从事副业及手工业生产,从事副业的人数不断增多。农民生产的大量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需要有流通渠道和固定的交换场所,于是集市贸易日趋活跃,具有商品集散功能的市镇也就…  相似文献   

17.
一、研究背景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市场对劳动力资源要求合理配置,这就为人口的跨地区流动提供了条件与可能;而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发端的经济改革,使本已人多地少而存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显性溢出。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原先主要依靠“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内部就地转移战略。然而,这一转移模式日益受到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的限制。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土地进入城市谋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动人口家庭化现象日益突出,大量处于义务教育学龄阶段的儿童随同父母流入…  相似文献   

18.
构建"双证型"教师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需要,也是农村成教校向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双证型"师资队伍建设,一要对现有教师培训;二要从生产、科研第一线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三要制定利于教师向"双证师"方向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离乡不离土,历来是中国农民的传统观念。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民观念的变化,离乡进城,由农民变为市民,已成了必然趋势。但离开土地进城,怎样保证土地给农民带来长久的红利,是农民的一块心病,当然也是农村改革必须探索解决的一个关键性课题。被评为2013年度江苏省专业报优秀作品一等奖的消息《信托让农地成为农民"可携带"的财富》,就是这种探索的最新成果之一。这篇报道之所以获得称道,有三点值得肯  相似文献   

20.
“两型”社会视野下农民工的道德融入与社区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融入”应该说是世界各国均会遇到的共同性问题,“城市融入”这一范畴是一种空间意义上的“融入”,强调农民工发生了空间迁移,由农村迁入到了城市,是对城市属性的选择性适应。而道德融入是一种社会层面的“融入”,强调农民工在道德层面的城市融入,是对城市道德属性的选择性适应。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大量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不仅仅是农村人口的空间位移、户口变迁和职业转换.而是现代化意义上的“文化移民”。促进“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中的农民工道德融入。对于促进农民市民化角色转换的顺利进行,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将起到十分重大的作用。社区作为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与纽带,是社会的“具体而微”。加强社区建设,对于实现农民工道德融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而农民工在道德融入过程中遭遇到了来自社区的阻力,出现道德融入“受阻”现象,为农民工道德融入提供社区支持成为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从社区建设维度探讨重构农民工道德融入的社区支持网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