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上公开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我们就是在听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也是在上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哪位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他的成长就快一些;哪所学校的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哪所学校教师的成长就快一些。”“如果没有公开课,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缓慢的。”对于公开课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许多教师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2.
王玲 《考试周刊》2012,(14):177-178
一、引言与背景从当教师开始,我就与公开课结下了不解之缘,公开课促进了我的成长,我对它也有了鲜活的认识。随着教学技能的日趋成熟,我在思考:"学困生"在公开课中到底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是局外人、旁观者还是……?三次公开课的经历,让我慢慢地体会与明白,公开课不仅仅是教师教研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我以为,“公开课”就是“公开的课堂”,观摩课、示范课、展示课、研讨课、会诊课等都是公开课。时下,公开课中的观摩课、示范课最为流行,名师的课堂成为许多普通老师所不能企及的高度。有人说公开课就像时装模特身上的衣服,中看不中用,可观不可摩。这种评价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公开课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却也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4.
公开课泛指:开放课堂,同事、同行、家长、领导或专家等进入课堂听课;特指:有组织的,有一定规模的,有特别准备的,因而有一定影响的。但凡上过公开课的教师一般都有这样的体会:辛苦却收获颇丰!可以说,公开课是年轻教师成长的坚实台阶,是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是教学名师成长不可缺少的磨炼。我国知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一定要争取多上公开课!这是你最好的‘炼炉’。--你会在广泛的阅读中丰富自己;你会在许多‘师傅’的搀扶中学着站立;你会在精心的‘设计’中避开许多弯路。久而久之,当你蓦然回首,就会发现在公开课的舞台上,你所成就的,不仅仅是几节“代表作”,而是脚踏实地走出的精彩的人生。”名师中肯的教导铭记内心,在公开课的教学中我勇敢的迈着步子,感受并认同着名师的感慨。  相似文献   

5.
<正>公开课是每位教师的从教生涯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经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对青年教师来说,上一节公开课,如同完成一次蜕变,有着刻骨铭心的阵痛,但换来的是突飞猛进的专业成长。可以说,公开课是青年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我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为基础,从如何看待英语公开课、课前备课、课中实施、课后反思等四个方面,来跟大家探讨如何上好一堂英语公开课。一、调节情绪,理性看待公开课因为要把自己暴露在公众视线中,所以在面对公开课任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公开课公开课泛指开放课堂,同事、同行、家长、领导或专家等进入课堂听课;特指有组织的、有一定规模的、有特别准备的课堂。它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示范型公开课、研究型公开课、竞赛型公开课。公开课的意义公开课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公开课是最好形式的课例研究,正像病例研究是名医成长的重要载体一样,课例研究也是名师成长的重要载体。首先,公开课一般都要经历说课、听课、评课这三种课例研究的基本活动方式,它比常态课的备课、上课、反思多了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等要素和活动,因此为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提升提供…  相似文献   

7.
宋玮 《内蒙古教育》2012,(20):75-76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上好一节公开课既是挑战又是学习:说它是挑战,因为公开课不同于我们平时的常态课,它要求我们把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和能力融合在一起,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但我更倾向于后者,把它视作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每上完一节公开课,仿佛完成一次蜕变,尽管过程很痛苦,但换来的是突飞猛进的成长。在工作的两年中,我也承担了学校的一些公开课。起初,在刚刚得知自己要上公开课时,特别紧张,简直就是寝食难安;慢  相似文献   

8.
<正>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以后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以后,每个人就是两个思想。"对教师而言,听课正是这种交换思想的过程。听别人的课,自己的课被别人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工作9年,听过多少节课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这些课就像是隐形的加速器,一直在促进我的成长。刚工作的时候,我对上公开课教师的一招一式都佩服不已。哪里有公开课就往哪里钻,总想从公开课中探得一劳永  相似文献   

9.
有些语文课,包括一些名师的课堂,听一次就够了,如果有第二次,那简直就是折磨。然而窦老师的《游园不值》,却再三地让我感动。是公开课那种近乎完美的精致让我着魔吗?单纯地从教学论的角度讲,公开课也无非就是这些因素: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生成,等等,只不过窦老师发挥得更自然更妥帖罢了——顺便说一句,有人把公开课贬得一钱不值,但我以为公开课对于优秀教师的成长,对于广大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立下了汗马功劳。我曾经说过,优秀的公开课是多种“营养素”的集合体,教师们只要把其中的一种吸收到日常的教学中,课堂就会有质的飞跃。是…  相似文献   

10.
正我深知成长过程中力的意义。一个人的成长既离不开内力的作用,也需要外力的推动。内外力的结合,就会减少成长过程中的阻力,呈现成长过程中的加速度。我很庆幸,成长过程中有"力"的作用。我,我们,我们这一代,是在老一代名师的哺育、浸润、教化下成长起来的,我们的成长记事本上,一定有他们的影像存在,我下面摘录的,只是对我成长过程的三个关键期有重要意义的几个片段……【时间】1984年夏天【成长阶段】教师生涯哺乳期  相似文献   

11.
<正>一次磨课,一次成长;一次磨课,一份沉甸甸的收获。每次磨课后的修改,都伴随着思想的冲突,挣扎很多,困惑也不少。虽然一次一次地否定、一次一次地改进,但辛苦的背后,我的教学却真正得到了成长。记得那天,教研组长突然通知要我上一堂公开课,我顿时慌乱起来:一则,我好久没有上公开课了,俗话  相似文献   

12.
公开课是教师之间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与家常课相比.公开课可能更多地脱离了“教学体系”.转而强调个体的“研究性”.是一种以教师发展为导向的教学研究活动.足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公开课既是教师基本素养、审美情趣的展示,也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风格的体现。作为一名成长中的教师,在多次执教公开课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公开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青年数学教师,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除了严格要求自己、激发自己的教学热情之外,积极参加各类公开课活动是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有效办法之一.我从2009年11月初次尝试上公开课,以多次参加公开课教学比赛,在看别人上公开课—自己开始学习上公开课—自己认识到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的过程中,我对公开课的认识渐渐有所加深,对于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细节也略有体会.  相似文献   

14.
公开课似乎让人很纠结,有人喜欢,有人怨。但教师需要与公开课打交道,获得更快成长。那么,如何改进公开课?我想,公开课必须拒绝虚假的"表演",反对单纯的"真实",呼唤自然纯真。回想我上公开课的经历,其中三次让我难以忘怀,对公开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第一次公开课,我准备的是校内公开课。开课头一天,听说县教研室领导  相似文献   

15.
从事韩国语专业教学很多年了,从曾经的稚嫩到如今的思考与谨慎,公开课成为了我提高和进步的一个载体。本学期照例要开设一节面向全校的的公开课,于是我选择了11级学生的韩国语视听说课程作为公开课内容。由于视听说这门课程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所以选择了有一定韩语基础的高年级学生开课。其实在选上这节公开课前,我也是无比纠结的。第一是我从来没有将视听课程作为公开课上过,因此没有任何的视听公开课的经验;第二是因为我深知公开课更是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性和学生活动的活跃性。而我所带的高年级班级由于种种原因只有五个人参与公开课,虽然平日上课学生也非常积极,但如果是公开课,也许看起来过于惨淡了些。  相似文献   

16.
<正>每当听到有人抨击公开课是一些名优教师追求表演效应的名利场,建议取消公开课的观摩与研讨时,我便有些不以为然。因为说这些话的人很可能没有真正在一线"摸爬滚打"过,没有相应的体验,可能只看到极少数名师因公开课名利双收而心生妒意,于是就推断公开课可能会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引向歧路,这种武断偏激的方式显然不是分析讨论问题的应有态度。我在农村乡镇学校工作了19年,能有机会上一节区县级的公开课相当不容易,至今  相似文献   

17.
秦志安 《课外阅读》2010,(10):102-102
公开课这个词语,我相信作为一名教师,大家都很熟悉。公开课在促进英语教学改革、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教师成长等方面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一节成功的公开课,是师生人生美好的记忆,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我以为,要成功地上好一节英语公开课,要做到如下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18.
近来《中学历史教学》杂志上连续刊登了几篇有关对公开课中教师“作秀”问题讨论的文章,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此,笔者也想就教师成长的问题来谈一谈对公开课中教师“作秀”问题的看法,籍此来和广大的历史教师作一个交流,目的是要进一步地去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和推动历史课程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林艳丽 《成才之路》2012,(24):36-17
正美国教育家杜威说:"人的成长是各种能力慢慢生长的结果。"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人就是在不断地修正、克服缺点过程中成长和成熟起来的,这种修正和克服必须有一个认识和体验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等待。教育中缺乏这种等待,是因为教师缺少期待、宽容,缺少教育方法和智慧。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段时间,圈内一些人士对公开课微词颇多,认为“作秀”味浓,“表演”成份多,与“镜中花、水中月”相仿,可借鉴性小。更有甚者认为,公开课是一些教育人教育教学浮躁心态的表征,是教育诚信缺失的外显,诸如此类的指责,不一而足,有人干脆提出“让公开课安静地走开”的观点。对此,我却不敢苟同。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公开课确实让我受益匪浅,我是在咀嚼公开课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记得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由于是新手上路,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还颇感陌生,年轻气盛的自己又不想碌碌无为,正当我摸着石头在水中挣扎的时候,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