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原文) 呜呼!盛衷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②,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③,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④;燕王,吾所立⑤,契丹与吾约为兄弟⑥,而皆背晋以归桨。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⑦!”庄宗受而藏之于庙⑧,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⑨,请其矢,盛以锦囊,(?)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⑩。方其系燕父子以组(11),函梁君臣之首(12),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13),天下已定,一走夜呼(14),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警天断发(14),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16),而  相似文献   

2.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健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相似文献   

3.
肉智     
艾子之邻者,皆齐之鄙人也。闻一人相谓曰:“吾与齐之公卿皆人而禀三才之灵者,何彼有智而我无智?”一曰:“彼日食肉,所以有智,我平日食粗粝,故少智也。”其问者曰:“吾适有粜粟钱数千,姑与汝日食肉试之。”数日,复又闻彼二人相谓曰:“吾自食肉后,心识明达,触事有智,不徒有智,又能穷理。”其一曰:“吾观人足面前出,甚便。若后出,岂不为继来者所践。”其一曰:“吾亦见人鼻窍向下,甚利。若向上,岂不为天雨注之乎?”二人相称其智。艾子叹曰:“肉食者其智若此!”  相似文献   

4.
吴廷俊 《报刊之友》2014,(10):177-177
"方法"一词在我国早已有之。2400多年前,墨子就说:"今夫轮人(做车的工匠)操其规,将以量度天下之圆与不圆也,曰中吾规者谓之圆,不中吾规者谓之不圆,是故圆与不圆皆可得而知也。此其故何?则圆法明也。匠人亦操其矩,将以量度天下之方与不方也。曰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故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也。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  相似文献   

5.
学与思     
学习与思索二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篇》)这句话指出,整天闭门空想不如片刻学点实际东西,强调了思索要以学习为基础。学习到的内容越广阔,越透辙,那末,思索的程度也越博大精深。“短绠不可以汲深,器小不可以盛大,非其任也。”“宫池涔则溢,旱则涸;江水之原渊泉,不能竭。”(均见《淮南子·说林训》)要能汲取深井里的水,短绳子办不到;盛放大的物件,就得相应大的容器。宫庭里的池塘太浅,所以遇到水多就溢,天旱就干;而江水有源头,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习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6.
[原文]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①寒署不溃。出之烨然②,玉质而金色③。置于市,贾十倍④,人争鬻之⑤。予贸得其一⑥,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⑦。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⑧,将以实笾豆⑨,奉祭祀,供宾客乎?将街外以惑愚瞽也⑩?甚矣哉为欺也(11)!。卖者笑曰:“吾业是(12)有年矣。吾赖是以食(13)吾躯。吾售之,人取  相似文献   

7.
正"方法"一词在我国早已有之。2400多年前,墨子就说:"今夫轮人(做车的工匠)操其规,将以量度天下之圆与不圆也,曰中吾规者谓之圆,不中吾规者谓之不圆,是故圆与不圆皆可得而知也。此其故何?则圆法明也。匠人亦操其矩,将以量度天下之方与不方也。曰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故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也。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墨子·天志》)《中文大辞典》对方法的解释是"行事之条理也",即  相似文献   

8.
<正>释文: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尽藏也。  相似文献   

9.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世界名人、大家如是说。我国古人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此言妙哉!吾此一辈与书为伍,受益匪浅。书为吾用,亦为吾乐。  相似文献   

10.
酒故     
苗子曰:吾友杨宪益博士。沉湎曲蘖,嗜威士忌如命,而赐之以佳名曰“苏格兰茶”,益讳言酒也。吾夫敢以直谏尽友道:因集古酒人荒诞之事以进之,题曰《酒故》,纪故实也。宪益阅此,殆会心笑,而嗤之曰:老头不可教也!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标题是孟老夫子的话。他这里所说的《书》,是指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的《尚书》。由于《尚书》中有的记载夸张失实,孟夫子不肯全信,所以说出这一带有矫枉过正的话。具体所指是《尚书·武成》中记载武王伐纣时战斗的残酷的,说纣王率兵迎战,“前徒倒戈”,“血流漂杵”,殷纣败亡。尽管这里所说的“杵”是木质的,但如非血流成河,是不可能漂起木杵的。所以,孟老夫子不肯相信,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何其血之流杵也?!”看出孟夫子读书之认真,他不肯单据一书的记载  相似文献   

12.
《论语·八佾》:"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笔者从孔子的语言习惯和当时的社会情况入手,试分析此章的阐释与其中"不如"的确切含义。认为"不如"应释"不及,比不上",而此章应释:"夷狄虽有君主,仍不如诸夏无君"。  相似文献   

13.
[原文] 晋中行文子出亡①,过于县邑,从者曰:“此啬夫,公之故人②,公奚不休舍③?且待后车。”文子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④;吾好珮,此人遗我玉环⑤,是振我过,以求容于我者也⑥,吾恐其以我求容于人也。’乃去之⑦。果收文子后车二乘而献其君矣。  相似文献   

14.
子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乎;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相似文献   

15.
俗语有所谓重喜日或双喜日者,若中华民国二年十月初十日可谓之重喜日或双喜日矣。盖大总统就职是此日,共和纪念国庆日亦此日也。此日此日,其为吾民国永远纪念之日矣。然此最可纪念之日,吾曾新闻记者乃有两重厄运:一庆祝总统就职之庆祝员,须穿大礼服:是日(初十日)晚间外交部茶会,又须穿晚礼服。保存国粹之吾曾,向以对襟马褂为大礼服者。至此乃不能不东西借凑成两套之礼服,其困难不下于大借款矣!十日午前八时起床,外微雨滴沥,而畴昔之夜,大雨倾盆,街市中泥深三尺矣。吾曹乃如古礼壮者之始,第一次冠戴高帽子,第一次穿大礼服。御车而出,绕顺治门入御河桥赴北海,由金玉蝾(北海中牌楼之名)而出,蜿蜒以至于西华门之午门。盖前门一带路线,因阅兵而暂绝  相似文献   

16.
文献"一词在古代中国最早出自孔子.<论语·八佾>记载:"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礼记·礼运>记载: "言偃复问日:‘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欤'?孔子日:‘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  相似文献   

17.
劝学     
[原文] 君子曰①:学不可以已②。青,取之于蓝③,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④,鞣以为轮⑤,其曲中规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⑦,輮使之然也⑧。故木受绳则直⑨,金就砺则利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2)。吾尝终日而思矣(13),不如须(?)之所学也(1);善尝跂而望矣(15),不如登高之博见也(1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17);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18),而闻者彰(19)。假舆马者(20),非利足也(21),而致(?)  相似文献   

18.
予观弃于友人所①。一客数败②。嗤其失算③,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乎;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报甚④,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弃者,终日默坐而已。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⑤,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弃之优劣,有定也。一著之失⑥,人皆见之;虽护短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弃者之不若已⑦! ①予,我。弈(Y(?))下棋,这里指围棋。所,指友人家。②数(shu(?)),屡次、多次。③嗤其失算,讥笑他不会算计。④赧(n(?)n),羞愧得脸发红。⑤度(du(?)),分析、推测。⑥著,“着”的本字,此处读为(zh(?)o),指下棋落子。⑦曾观弈者之不若已,这句意思是连看棋的人也还比不上呢。  相似文献   

19.
什么叫“书肆”?简单明了的解释就是“卖书的市肆”。“肆”,集市贸易之处就叫肆。成行列队地分别经营各类商品,叫列肆。《论语·子张篇》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庄子·外物篇》说“吾得升斗之水然活耳,君子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这两处所说的“肆”,都是贸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告诉你吧,服务不是出售自尊,告诉你吧,服务并非低人三分。服务意识是人类文化自觉的体现,服务观念是文明高度发展的必然。人类所以生息,因为相互依存,社会所以繁荣,因为劳动分工。谁愿意自己被冷落,谁情愿家人受委屈。以吾老及人之老,感恩难别疏远,以吾幼及人之幼,付出皆为轮回。服务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