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邓小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科学的原理,提出了“从政治角度考虑经济问题.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的治理国家的科学方法论。提出了:发展根据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规律论:“台阶式”和“梯度式”;发展动力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发展条件论:“稳定和开放”;发展模式论:“社会整体进步”;发展保障论:“政治明与依法治国”。他把发展问题作为时代根本主题的第一要义来研究.把社会发展.实质是人的发展,提高到“三个有利于”和根本价值标准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以全新的视野、全新的境界、全新的高度对现代化理论进行了创新性诠释.  相似文献   

2.
二战结束以来的五六十年中,人类围绕着“发展”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发展观不断演变: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第一代发展观”可以概括为“发展=经济增长”;经过改善的“第二代发展观”可以概括为“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的“第三代发展观”可以概括为“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人为中心+可持续发展”;世纪之交的当代前沿发展观则是“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并不是对国外发展经验的简单承续,而是既有借鉴又有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精辟概括使科学发展观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国际发展理念中融进了更加科学的内涵,提升了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种提升集中体现在“三个创新”上:第一,创新“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要务”;第二,创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第三,创新“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实施学校:浙江省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 核心理念:“无缝对接,校企双赢。” 理论依据:教育作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其性质和运行方式也是由社会生产决定的。当前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的“物质生活”已构成我国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大环境,而职业教育与现代经济的本质关系和直接联系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改革。与社会经济接轨,与企业合作,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相互联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商洛师专“商洛暨中国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其前身是“中国东西部经济文化发展比较研究所”,成立于2000年,名誉所长:白永秀(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所长:甘新民,成员20人。  相似文献   

5.
孟子的经济思想既有时传统经济思想的继承,又体现了战国时代社会经济关系变革特点的新思想。孟子的“仁政”主张是对孔子“仁”的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义利观、恒产论、分工与交换和赋役思想。  相似文献   

6.
《求学》2023,(13):53-54
<正>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讲述人:陈利红适合人群:喜欢英语,希望从事经济、商业领域相关工作,但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还不太明确的同学1国际经济与贸易是一个什么样的专业?陈利红:但凡某样东西的名字中有“国际”二字,人们总会自动为其添上“高大上”的光环。不过,国际经济与贸易(以下简称“国贸”)专业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它其实是国家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交换活动的总称。  相似文献   

7.
建国初期,从李先念主政湖北期间对经济建设与发展进行理论探索,并初步形成的经济思想体系分析,其主要经济思想为:发展经济,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重视发展农业,处理好湖北“三农”关系;坚持“民生第一”的人本观,做好经济工作;尊重经济发展规律,抓好经济建设等。  相似文献   

8.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目的就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使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其大体思路是:强化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普及成人教育,促进三教沟通,实行农科教统筹,服务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五个方面剖析了市场经济的几种认识误区:一是市场经济是“捞钱经济”;二是市场经济是“商业经济”,三是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四是市场经济是“两级分化经济”;五是市场经济是“腐败经济”。澄清这些认识误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建立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系列重大问题。其突出的本质特征在于:不是否定发展,而是强调必须发展,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威胁论”是西方国家遏制中国的一种手段。其危害主要是:损害中国的国家和人民形象,破坏中国经济赖以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给别有用心者破坏中国经济秩序以可乘之机等。应对“中国威胁论”的对策是:将计就计,灵活利用之;针锋相对,坚决反对之。  相似文献   

12.
浅析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国职业教育在国际上素负盛名,其“双元制”更独具特色,被誉为德国战后发展经济的“秘密武器”。所谓“双元制”(Doubie System),其核心是徒工培训的双重职业培训制度,基本含义是私营企业与公立职业学校共同负担培训徒工的合作制度。在“双元制”下,每一个接受训练的青少年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企业内接受培训的学徒,  相似文献   

13.
尹仲容被台湾工商界称为“台湾经济之父”,其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变应变”的经济政策思想;二是“藏富于民”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这两种思想主要通过指导台湾当局的经济决策和正确处理“公营”与“民营”的关系,对台湾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倒u型”假说和“u型”假说的基础上,利用回归模型对全国及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演变趋势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全国和各地区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发展差距演变趋势。1978—1994年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符合“u”型,但1995年以后朝“倒U型”右端方向发展,呈收敛的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区域经济差距继续朝着“u型”左端方向发展,但是,近年来东部区域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经济特征,使得该地区有可能出现空间再结构化现象,这必将对其收敛的发展趋势造成冲击;中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符合“U”型,但2005年以后中部各省区紧抓发展机遇,经济差距开始朝“u型”右端方向发展,呈发散的发展趋势;1993年以来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朝“U型”右端方向发展,表现为发散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发展观是在对国内、国际形势和时代发展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主要内容有:“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和“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济一体化又称贸易集团化,通常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内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和共同的经济调节,向结成一体的方向发展。经济一体化早就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而起步,但其迅速发展却是在“二战”以后。战后出现的国际经济合作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世界性的,如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等;另一种是区域性的,如欧盟、东南亚国家联盟,等等。“二战”后,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政治、经济原因。一、经济一体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1929—1933年发生…  相似文献   

17.
罗世宁 《历史学习》2001,(11):14-15
从一些复习资料和高考模拟试题中,我多次见到这样一个题目:“自十月革命至30年代中期,苏俄(苏联)的经济政策有何变化?这些变化对苏俄(苏联)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这个题目的答案基本相同。其最后一问的答案是这样的:“(I)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山东阳信发展“支点工程”本报讯:山东阳信县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强经济“支点工程”建设,为社会各行业输送大量实用型人才。该县领导达成“教育是自动经济活力的有效杠杆”的共识,把职业教育作为发展经济的“支点工程”,夯实了经济发展的基础。──建立由政府牵...  相似文献   

19.
特区教育要实现“率先达到”的举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地提出:“鼓励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率先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八十年代末的教育发展水平.”这项任务对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经济特区来说,是义不容辞的,是必须认真研究、力争“率先达到”的.“率先达到”是...  相似文献   

20.
振兴东北:东北地区曾经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方针,将其纳入了国家经济工作日程。东北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京三角”之后中国内地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并将创造一个“新东北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