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1月12日,外交部档案馆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外交部1961—1965年形成的4万余份档案经解密后,于即日起向国内外公众开放。这批开放档案共41097件,主要是外交部在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的工作中形成的各类请示、报告、谈话记录、来往电报以及照会、备忘录等外交文件,解密数量占当时外交档案总数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2.
王天泉 《中国档案》2004,(3):M001-M001
春节前夕,外交部档案馆向社会开放1951—1955年形成的外交档案近万件,赢得满堂喝彩。誉之者将其作为我国大国外交自信的一个体现,同时也是增强外交工作透明度,保证公民知情权的一个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3.
口述历史——外交档案资源建设的有益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健 《中国档案》2005,(6):45-46
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馆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档案馆得以维系和发展的基础。外交部档案馆作为保存新中国外交档案的基地,一直十分注重外交档案的资源建设,其中对口述外交史料的采集和研究,是近年来逐步开展起来并卓有成效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刘莹 《山东档案》2006,(5):21-22
2004年1月16日,外交部举行了“外交部开放档案借阅处”揭牌仪式,标志着外交部保存的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外交档案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是我国对公众开放的第一个部委档案馆,这些外交档案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和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的素材。一、外交档案开放是中国政府政务公开的产物,体现政府对公众知情权的高度重视外交部档案馆馆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早在上个世纪末,外交部档案馆就向时任外交部部长的唐家璇同志建议,参照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做法,开放外交档案,这一建议立即得到唐家璇同志的首肯。1998年,外交部组织…  相似文献   

5.
30%的遗憾 100%的进步——各界人士评说外交档案开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月18日,外交部档案馆的网站公布了一条消息:“外交档案正式对外开放”。经过媒体的宣传。外交部开放外交档案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几天之内,就有上百人在外交部档案馆的批准后利用了开放的外交档案,他们当中有学者,也有记者;有官员,也有公众;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最近本刊编辑部对部分外交档案的利用者和有关人员进行了采访,这些人从各自的角度对外交档案的开放进行了评说。下面的文字就是本刊编辑根据采访记录所做的实录。  相似文献   

6.
外交部档案馆作为一个部门档案馆,目前主要服务对象是外交部机关,同时也为外交史研究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提供档案服务。我国各驻外代表机构也保存着数量不等的档案,以便在对外活动中查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外交活动空前活跃,因而外交档案利用人次、利用量逐年增加。这给外交档案利用工作的开展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7.
2004年1月16日,外交部举行了"外交部开放档案借阅处"的挂牌仪式.1月18日,外交部档案馆将馆藏中1949~1955年形成的部分档案正式向公众开放,开启了我国外交档案开放的先河.这一现象不仅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眼球",成为新闻报道的"热点",也引起了相关学术界的普遍关注.2004年11月,笔者前往外交部档案馆进行调研,重点了解外交档案开放的原因和实施进程,并从学术视角对外交档案开放的相应启示作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8.
刘莹 《山东档案》2006,(5):21-22
2004年1月16日,外交部举行了“外交部开放档案借阅处“揭牌仪式,标志着外交部保存的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外交档案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是我国对公众开放的第一个部委档案馆,这些外交档案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和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的素材.……  相似文献   

9.
聚焦外交档案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月18日,共和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档案正式向社会开放。此举引起社会的极大反响。本刊编辑部对外交档案的开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就外交档案开放的背景、过程、内容以及外交档案开放的社会反映等内容。对外交部档案馆和有关方面的人士进行了采访。组织了这一组《聚焦外交档案开放》的稿件。  相似文献   

10.
郑丽 《四川档案》2010,(4):18-19
遂宁市档案馆目前馆藏档案23万余卷,其中仅清代、民国档案就多达16000余卷.对地方史掌、人文景观、自然科掌、民俗风情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11月12日,外交部档案馆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外交部1961—1965年形成的档案经解密后将于即日起向国内外开放。本批开放档案共41,097件,开放率将近70%,内容主要是外交部在工作中形成的各类请示、报告、谈话记录、来往电报以及照会、备忘录等外交文件。  相似文献   

12.
《兰台世界》2006,(6X):4-8
对于全省档案事业和档案工作发展情况。是各位档案局(馆)长首先要了解的问题,目的是明确方向,找出不足,以利前进。(一)全省档案工作基本情况全省县团级单位以上各级各类档案机构9092个,其中各级档案局114个,各级各类档案馆149个,档案室8830个。上述档案部门共保存档案3696万多卷(册)。除纸质档案外,还保存有大量的录音、录像、影片、照片和磁盘、光盘、磁带及实物档案等。目前116个国家综合档案馆依法开放档案195万卷(册)。  相似文献   

13.
李莉 《兰台世界》2007,(11S):7-8
档案鉴定决定档案价值和存毁于否.它是档案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进馆档案质量的重要保证。我们进行档案鉴定目的是以最小的代价保存数量适中的优质档案。而档案鉴定是指对档案真伪和档案价值鉴定。这里价值是档案对于社会的有用性,。既然档案鉴定是一种价值的预测,预测活动又存在不确定性,那么必然会增加我们在档案归档鉴定中的风险因素,稍有不慎,就会带来不良后果。如把本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档案销毁就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将本无保存价值的档案送人档案馆长期保存,带来经济等方面的浪费等。例如,某省档案馆收藏有未经鉴定的历史档案50多万卷,其中至少夹杂着10多万卷无保存价值的档案。另外,还收藏有建国后已鉴定出来的短期、备毁档案20多万卷,现在仍未销毁。两面相加,该馆共存有30多万卷无保存价值的档案。国家每年拨给该馆事业费100多万按卷量平均计算,其中30多万元被无保存价值的档案白白浪费了。所以,在归档鉴定中研究其风险因素并找出解决方法是档案工作者在提高档案鉴定工作水平.优化馆藏的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汪志星 《新上海档案》2006,(7):F0004-F0004
卢湾区档案馆成立于1963年10月,馆名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题写,卢湾区档案馆现有馆藏档案182个全宗20余万卷,其中有照片数万张,另有馆藏资料2万余册,馆藏档案中有近千件珍贵的、有保存价值的特色档案,主要有江泽民、吴邦国、贡菊、徐匡迪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著名人士的题词和书画作品;孙中山先生生平照片;区域内淮海中路、打浦桥地区的风貌照片等。  相似文献   

15.
北京 1月 2 0日电 (记者常爱玲李萱娜 ) 2 0 0 4年初 ,近万份记载新中国建国伊始外交活动的珍贵档案向社会开放。—“这些档案是外交部于 194 9年至 1955年间形成的 ,主要反映建国初期新中国对外关系建立和发展的过程 ,其中许多以前是绝密的 ,具有极强的研究价值 ,”外交部档案馆馆长廉正保对记者说。消息一公布 ,外交部开放档案借阅处就电话不断。“第一位来查询、调阅档案的是社科院的一位研究人员 ,他对中苏关系很有研究 ,”外交部档案馆鉴定开放处处长张素林说。媒体记者更是显示了浓厚的兴趣。张素林说 ,除北京当地媒体外 ,借阅处已经…  相似文献   

16.
档案开放利用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屹 《兰台内外》2005,(2):24-25
2004年,我国外交部档案馆陆续开放了一批外交档案,一时间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欣喜之余有点遗憾,我国档案开放利用虽取得了一些成效,逐步放开了限制,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下面就结合外交档案的开放利用,谈谈我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有关规定,外交部近万份建国初期形成的档案最近向国内外公众开放,此举在国内外档案界、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社会新闻媒体竞相在显要位置予以报道。前不久,外交部档案馆馆长廉正保、鉴定开放处处长张素林等有关负责人就此接受了本刊专访。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月16日,外交部在南配楼举行了"外交部开放档案借阅处"揭牌仪式,李肇星部长、部领导成员乔宗淮等和部内各司局有关领导出席了揭牌仪式,外交部保存的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外交档案就此正式向国内外开放.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上海市档案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宣布开放第20批档案。至此,上海市档案馆已向社会开放档案80余万卷(册)。同时,该馆加快档案数字化进程,目前可向利用者提供28.8万卷开放档案全文数据。利用者通过互联网和上海市档案馆局域网能够查询开放档案的案卷目录,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就可到上海市档案馆政府公开信息和档案文件资料查阅服务中心查阅已开放的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20.
陕西是文物大省,也是档案大省,馆藏量在全国居于前列。截至2003年底,全省档案馆藏600余万卷,其中陕西省档案馆馆藏60余万卷册,档案资料丰富而有特色,特别是党中央在延安13年形成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边区党委及所属机构的档案,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手迹、照片、文献等重要档案资料,在全国独一无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