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要求: 1.通过儿歌《小小手》的教学,让幼儿知道人人都有一双能劳动、会做许多事情的手,教育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2.教幼儿学会儿歌《小小手》,念准梳、双、穿的字音。3.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教学准备: 图片六张,磁性黑板一块,玩具照相机一只。教室四周布置四个角:梳洗角(有小脸盆、小毛巾、小牙刷、小梳子、娃娃)、穿衣角(有各种衣服)、画画角(有蜡笔和纸)、活动角(有皮球)。  相似文献   

2.
在英国,保育学校是为两岁半到五岁幼儿服务的一种学前教育机构。当你走进保育学校的活动室时,就可见到孩子们分散在各个活动角里正欢快地忙碌着。有的戏水,有的玩沙,有的作画,有的描图,有的看书,有的剪贴,有的拼拼板,有的揉泥团,还有的在兴趣盎然地整理布置着房间……。这里设置了十多个不同内容的活动角,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游戏活动。保育学校里没有正规的课堂教学,它的教学活动是以游戏的形式,通过孩子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我在实习时,发现小班的不少幼儿每当鞋带散掉了,就把脚往老师跟前一伸,让老师给系上;有的干脆置之不顾,让鞋带拖着、踩着。这样游戏、活动时,既不安全,也不方便。我把这事告诉了指导老师,指导老师说:“这事很麻烦,教幼儿系鞋带的内容要到中班才进行。”能不能想想办法,把这个内容提到小班阶段来教呢?现在的孩子各方面发展都较以前有所提高,肌肉力量的发展也比较好。手的动作已开始发展,有学会系鞋带的可能。我想不妨对此作一点尝试。我先教了儿歌《系鞋带》,让幼儿能具体形象地了解系鞋带的动作顺序,然后由我示范,让幼儿边念儿歌边动手系鞋带。当时就有一名幼儿学会了,我便让她当场表演。这一下,许多幼儿都很感兴趣,常常在午睡前后练习系鞋带。见到这种情况,我又带来一双干净的鞋子,放在活动角,让幼儿在课间活动时自  相似文献   

4.
儿歌,就是儿童喜欢说唱的歌谣。这种歌谣大都是语句简短,形象生动,有自然的音韵,合乎幼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因而能受到儿童的喜爱。指导幼儿准确地富于表情地说唱儿歌,是幼儿园老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托儿所里,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因年龄不同,对儿歌的兴趣以及说唱儿歌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有的幼儿说唱儿歌时能读音正确清楚,也能富有表情;有的就只能急急忙忙地念,小声小气地念,念得很单调,一点都没有表情。老师必须指导每个幼儿都能把儿歌念得清楚明  相似文献   

5.
内容和要求 1.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会念整首儿歌;学习新词:农贸市场、荤食、素食。 2.要求幼儿记住儿歌中提到的蔬菜食品,分析它们的外形特征,用简笔画表现,培养幼儿表征及手脑并用能力。 3.通过观察、记忆、想象能力的训练,发展幼儿形象思维能力。情况分析在设计画《农贸市场真正好》这首儿歌时(附一),考虑到班上幼儿发展存在的差异,活动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有的幼儿对儿歌中的新词不能一下就理解,不容易记住儿歌的  相似文献   

6.
一得集     
在发放副餐时,有的老师总喜欢组织幼儿听故事、念儿歌或者让幼儿将小手放在腿上静坐。日复一日,幼儿对这比较厌烦。考虑到大班的幼儿求知欲较强,需要不断给他们新的刺激,我在发副餐时,常常引导幼儿根据当日的副餐品种,从其形、色、味等方面编儿歌。邻座的小  相似文献   

7.
顾鑫磊 《考试周刊》2014,(82):181-182
<正>一、什么是差异性教育(一)误区1.家长的误区有的家长认为差异性教育就是差别对待,有的家长认为存在差异性是因为老师偏爱个别幼儿。2.老师的误区有的老师认为差异性教育就是对待能力弱的孩子不做要求,不做批评。其实不是,那么什么是差异性教育呢?为什么要实施差异性教育呢?(二)定义幼儿在学习速度、认知方式方面存在差异,同样的内容,有的幼儿学得快,有的幼儿学得慢。教师应该考虑、尊重不同  相似文献   

8.
叠衣歌     
这首儿歌是老师在让小班小朋友练习叠衣服时,与幼儿一起编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掌握动作要领,尽快地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已做。  相似文献   

9.
五彩树     
被新的彩旗替换下来的一批小三角彩旗,老师将其洗干净,凉在院子里。户外活动时被幼儿发现,他们高兴极了,因为平时小彩旗都是高高悬挂着的,可从没用手摸过,现在这么多的彩旗触手可及,在高兴的同时,他们扯下了彩旗,有的孩子把彩旗挂在脖子上饰花环,有的放到头上饰辫子,有的是两人拉起彩旗其他幼儿练跳跃,蹦着摸彩旗,还有的拉着飞跑,边跑边笑。老师发现幼儿对这些彩旗很感兴趣,灵机一动,就捕捉了这一教育契机。首先让大家讨论这些小彩旗能干什么用,你想用来干什么?孩子们听后都七嘴八舌说自己的想法,有几个幼儿坚持把彩旗装扮成一棵五彩树,老师…  相似文献   

10.
一次上语言课,幼儿学习了《专业户》这首儿歌。儿歌学完后,我便问:“小朋友,儿歌里的小朋友好不好?”“好!”幼儿齐声回答。“应该向这位小朋友学习什么?”小朋友争着回答:“向小朋友学习不乱花钱,把零花钱都存到储钱罐里。”我问:“你们是怎样做的?”这时,我看见一部分幼儿面带愧色,低头不作声。我趁机告诉他们:经常向家长要钱买零食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老师也不喜欢。并告诉他们哪些东西该买,哪些东西不该买。衣服只要不小、不破、干净就可以穿。我还给他们讲《卖火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不少幼儿园添置了电视机、录像机、收录机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极大地方便了老师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当然也开阔了幼儿的眼界,给教育活动增添了活力。然而,现在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有的老师在教学时却又不知不觉地走入了“误区”。请看,有的教师在进行故事、儿歌等语言教学活动时,按下收录机的开关,让幼儿听故事或儿歌,接着就是提问:故事里有谁,他在干什么。幼儿回答不上来,就让幼儿再听一遍故  相似文献   

12.
<正>情景描述一:"叮叮叮"小铃铛不停地"唱歌",孩子们也不停地走进走出。有的幼儿在互相聊天,有的幼儿在椅子上玩跷跷板游戏,有的幼儿站在墙角玩口袋里的玩具,有的幼儿呆呆地坐在椅子上。这是吃完点心后的某班的一幕,这时候的幼儿是松散的,那老师在哪里呢?老师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不停敲小铃催促孩子们快  相似文献   

13.
包饺子活动     
泥工是孩子喜爱的活动之一。然而让孩子们用面粉做皮子,自己包饺子自己吃,这种乐趣是泥工作业所不能比拟的。在收获的季节里,我县农村幼儿班总要举行一两次幼儿包饺子的学习活动。老师事先通知每个幼儿从家中带两棵白菜、一碗面粉(其他佐料由学校准备)。在老师的带领和示范下,幼儿分别把带来的白菜洗净,在洗菜时还边洗边唱儿歌:“红太阳,白云彩,我  相似文献   

14.
根据小班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我们编写了26首儿歌,包括友爱同伴、爱长辈、爱劳动、有礼貌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并为每首儿歌配上一幅插图,每幅插图下面画一朵花、一颗五角星、一个三角形。然后,把26首儿歌及插图装订成册,每个幼儿一本。在运用“儿歌画册”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时,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几种形式: 1.运用集体教学活动的形式。如在语言课上教幼儿学儿歌《幼儿园里真快乐》。教师首先用提问的方法,问幼儿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看画面,初步感知儿歌内容,然后教师再教幼儿朗诵儿歌,幼儿边看画册边朗诵,容易记忆,学得也快。有时学完了一首儿歌,我们还让幼儿给画面上小朋友穿的  相似文献   

15.
一、引出活动 1.放录音“小鸟飞”,幼儿随音乐做律动。 2.出示小鸟头饰,提问:“这是什么头饰,有几个?”数数后出示数字“6”。 3.教学儿歌:小鸟小鸟飞呀飞,飞到树林里,飞到草地上。 二、游戏:小鸟飞——学习6的分解组成 1.今天,老师请每组小朋友(6名)扮“小鸟”做游戏。座位上的小朋友拍手说儿歌,6只“小鸟”可以自由飞,当大家说到儿歌最后一句时,“小鸟”飞到“树林”或“草地”。  相似文献   

16.
有的幼儿在家里会做许多事,还觉得挺能干,可到了幼儿园里,却产生了自卑情绪,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怎样消除幼儿这种不正常的心理呢?我的办法是在幼儿中开展“自己夸自己”的活动。一天,我利用班会时间,专门让幼儿告诉老师和别的小朋友自己会做什么事。我则在全体幼儿面前说:“陈平小朋友会自己穿衣服,亭亭在家里是自己吃饭的。我们大班小朋友已经学会了很多本领,老师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夸夸自己,人人都可以站起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自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愉悦幼儿身心。玩法:两幼儿面对面拉好手,然后念儿歌:炸,炸,炸油条,你一个,我一个,咕噜咕噜翻过来。随儿歌节奏双手做上下摆动的动作、待念至最后一句“咕噜咕噜翻过来”时,两人抬起一边的手,头从下面钻过,翻成背对背状。手仍相牵,继续念儿歌,做动作。念到最后一句时,翻回面对面。游戏反复进行。每次念儿歌时,可将第2句中的“你、我”政成“爸、妈”或“弟、妹”等。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们针对幼儿的特点,在教学儿歌时运用“三先三后”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儿歌教学的质量。一、先讲故事后教儿歌由于受字数和句式的局限,叙事的跳跃是儿歌的特点之一,这也给幼儿学习儿歌造成困难。叙事跳跃的儿歌,如果老师按传统的教法,先示范朗读几遍,再让幼儿一遍又一遍地跟读,幼儿就难以理解儿歌的内容。为了解决儿歌教学中的这一难点,我们先根据儿歌的内容编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讲  相似文献   

19.
童年的颜色     
曾经,我在一所乡村小学的学前班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在一个美术活动中,老师让每一个幼儿画一只"美丽的手",方法是先把一只手压在白纸上描出轮廓,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装饰。很快,许多幼儿画出了各式各样并且五颜六色的手,有的还让老师帮助写上自己喜欢的话,老师纷纷表扬他们画得漂亮、富有想象力。但老师发现,小丽画的手与众不同:这是一只黑色的右手,从手指到手掌都被涂上了黑乎乎的颜色,与其他色彩缤纷的手相比,小丽画的手就像"丑小鸭"一样"难看"。  相似文献   

20.
活动角有时又被称为活动 区域。目前,许多幼儿园都非常 注重活动角的设置,可想而知, 活动角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起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 活动角的设置有许多,如图 书角、智慧角、音乐角、劳动角、 卫生角等等。设置这样多的活动 区域,可供幼儿任意选择活动内 容。那么,活动角在幼儿的教育 中究竟起着什么作用呢$ 笔者根 据数年教学经验谈以下几点: 一、活动角为幼儿提供自由 交往的机会 如今,大多数幼儿是独生子 女,他们在家受到父母、长辈的 无微不至的照顾、保护,这使他 们失去独立性,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