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是适应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新探索。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于1999年9月1日出台,三年多来,在国务院有关领导的直接关心与指导下,经过各有关部门、商业银行和高校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该项工作已取得明显进展。截止2002年11月底统计,全国累计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132.84万人,申请贷款金额94.80亿元;银行已审批贷款学生数55.68万人,审批贷款合同金额42.68亿元;实际发放贷款学生数44.82万人,发放贷款金额27.20亿元。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银行已审批贷款人数占申…  相似文献   

2.
数据     
中国地方教育门户网站排名前十(省级)(数据采集日期:2006年8月10日)27%学生助学贷款未获批本刊讯教育部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国家助学贷款有关情况,透露自2004年6月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实施以来至今年6月底,全国申请贷款但没通过审批的学生约占申请总人数的27%。对于被拒绝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研究》2005,(1):10-10
2004年上海市高校资助贫困生工作有了新举措。该市教委会同有关部门通过招标、议标等形式.确定63所地方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率先落实国家助学贷新机制.解决贷全部全日制普通高校包括民办学校在内的学生贷款巾息和风险补偿金,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的覆盖面达到100%。  相似文献   

4.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6年多来.中国累计已审批国家助学贷款学生230万人,合同金额190.9亿元,这是在近日举行的中央部属高校2006-2010学年国家助学贷款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公布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从1998年提出,1999年试点。到2000年在全国铺开,走到今天已历时6年。但一直进展缓慢。全国已累计审批贷款学生115万,审批贷款合同金额达到96亿多元,先后有108万学生得到发放货款69.8亿元,解决了一大批家庭贫困大学生的实际困难,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目前全日制本专科在校1333.5万人,其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占20%以上,按此计算,每年需要助学贷款资助才能完成学业的学生就有270万之多,而受到助学贷款资助的学生6年来累计才115万。平均每年能够接受贷款的学生还不到20万。由此可见,助学贷款的效率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让每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经济原因而失学。  相似文献   

6.
国家助学贷款从1998年提出,1999年试点,到2000年在全国铺开,走到今天已历时6年,但一直进展缓慢。全国已累计审批贷款学生115万,审批贷款合同金额达到96亿多元,先后有108万学生得到发放贷款69.8亿元,解决了一大批家庭贫困大学生的实际困难,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目前全日制本专科在校1333.5万人,其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占20%以上,按此计算,每年需要助学贷款资助才能完成学业的学生就有270万之多,而受到助学贷款资助的学生6年来累计才115万,平均每年能够接受贷款的学生还不到20万。由此可见,助学贷款的效率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  相似文献   

7.
曾发英 《广西教育》2009,(2):F0003-F0003
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问题,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财政部、教育部、银监会决定,从2008年秋季学期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工作。我区自2005年3月启动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以来,全区已有35所高校开展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共有6.01万名学生,获得了6.85亿元的国家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8.
数字     
《教育》2006,(8):7-7
248所教育部3月7日透露,截至2005年底,中国应开办国家助学贷款的1714所普通高校中,还有248所地方高校,主要是地、市所属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尚未启动。172.7亿元教育部3月7日透露,截至2005年12月底,我国累计已审批国家助学贷款合同金额172.7亿元,资助了206.8万名高校贫困家庭学生。  相似文献   

9.
《河南教育》2014,(11):84-91
国家助学贷款是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渠道。2004年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实施后,在教育部、省政府和国家开发银行总行的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国家银监会批准,河南进行了国家开发银行承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试点。河南省教育厅与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密切合作,探索建立了"强化高校管理,激励约束并重,各方共担风险"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模式,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被国内一些主要媒体称作"河南模式"。值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新机制实施十周年之际,本刊特摘编了2005年以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等国内主要媒体的重要报道,以见证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探索发展的历程,对以后的河南省学生资助工作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后,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要求,所有的高校在今年9月份或者稍晚时间,要全面按照新机制推行助学贷款政策。2005年4月26日,河南省首批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河南省教育贷款管理中心主任宋振。宋振介绍说:“河南的助学贷款工作通过与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的合作,目前进展得很顺利。新的助学贷款政策在制度上进行了创新,完善了风险防范措施,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了银行、高校和学生的多方共赢:承办银行消除了风险顾虑;学校方面既出台了防止贷款学生欠费的措施,又满足了贫困生对助学贷款的实际需要;新政策简化了贷款申请、审批手续,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拿到助学贷款,不再有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1.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利用金融手段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大举措。在其新机制下学校应积极探索工作方法与思路,认真总结经验,内部扎实做好大量基础性工作,灵活友好地协调与银行的外部联系,从而有效地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文章从新机制下国家助学贷款的初审情况出发,对此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与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运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试图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助学贷款新机制在实施过程和操作效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从"学生、银行、高校、国家"这贷款四方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的困境予以剖析,从理论层面上提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运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国家助学贷款作为我国政府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自1999年开展以来截至2007年10月,银行已累计审批贷款学生332.9万人.累计审批合同金额308.6亿元.  相似文献   

14.
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主要途径。根据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新增审批贷款金额120.67亿元。  相似文献   

15.
新旧机制下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试从国家助学贷款旧政策的根本问题及对助学贷款新、旧机制比较分析入手,具体对助学贷款新机制所面临的新困难进行讨论,并探析了新机制下国家助学贷款继续稳步推进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个人信用——推行国家助学贷款遭遇的难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决扩招后出现的贫困生上大学问题,国家和各地、各校都做了种种努力,特别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适时出台,成为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最强有力的措施和最主要的渠道。今年6月,国家专门召开助学贷款工作会,部署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新学期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银行相互配合,力争让更多的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国家助学贷款。但总的来看,2001年新学年助学贷款形势不容乐观。从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了解,不少地方和高等学校、家长、学生纷纷反映在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主要是部分商业银行不十分积极,个别经…  相似文献   

17.
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合理运行的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从国家助学贷款旧政策的根本问题及对助学贷款新、旧机制比较分析入手,具体对助学贷款新机制所面临的新困难进行讨论,并探析了新机制下国家助学贷款继续稳步推进的着力点,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期要点     
地市级高校按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运行的困境、原因与对策。地市级高校按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运作凸显严重滞后困境,其原因为:地市级高校面临政府承担国家助学贷款的财政贴息、风险补偿金和组织协调职能的严重缺位;面临银行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纯经济利益原动力严重过度与社会公益职能严重缺失;面临自身认同心理仍然缺乏与办学实力的些许欠缺等劣势。其对策为:构建政府宏观调控的相关职能框架,建立财政贴息与风险补偿金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奖励惩罚机制,大力构建诚信保障体系等。(文见第1页)我国高等教育助学体系定位问题研究。我国高等教育现有…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2007,(13)
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指南第一步:学生提出贷款申请第二步:学校机构进行贷款初审第三步:经办银行进行贷款审批第四步:与学生签订借款合同第五步: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第六步:国家助学贷款的偿还  相似文献   

20.
国家助学贷款自出台至今不断地完善体制,从老机制到新机制、从学校到生源地、从学生自行还款到国家代偿等政策相应出台,不断改写着高校助学贷款的新篇章。本文作者对石河子大学800名贷款学生进行了调查摸底。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认识,以及其自身的诚信度、就业观,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