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校本教研乃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平台,校本教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是,笔者以为,磨课、辩课、思课、写课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 一、磨课 校本教研,最重要的一环便是公开课.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公开课决定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教师调动教育储备,认真研究学生,反复琢磨教材,积极博采众长,虚心集思广益,优化教学流程,斟酌课堂用语,推敲板块细节,教师的专业能力会在这个反复磨课的经历中快速成长.这个过程起初是枯燥的、繁琐的、艰难的,但只要坚持,教师的教育视野必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拓展,教学灵光必定在这里频繁闪现,教材开掘必然会更加得心应手,课堂驾驭必倦游刃有余.但如果敷衍地对待备课,所有的校本教研都将是空中楼阁,于人无益,于己无补.这个过程教师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还可以与阅历相当的教师切磋,但接受同行建议也好,模仿他人设计也罢,都必须有自己的理论思考,千万不能当演戏的木偶.  相似文献   

2.
正效仿是必要的,但前提是对学习对象有准确的认识。先要问问自己,这个东西是什么?好在何处?我该学什么,怎么学?这样才能学到根本而非皮毛,不至于荒腔走板,画虎成猫。最近,有几个概念被炒得很热: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等。放眼所及、耳边所闻常常是这些字眼,许多地方教育局、教研室纷纷为此组织培训、开展竞赛,不少专家也撰文介绍推广,好似疾风骤雨遍及神州。然而在这一片热闹之中,我却看到了一些让人忧虑的东西。关注并学习新事物是好事,但在没认识清楚时就盲目跟风实在是无益的。与一些忙着组织培训的教研员  相似文献   

3.
爱迪生说过: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的。做一名好教师也必须有热忱。我喜欢课堂。课堂教学在我看来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如何从一名"技术能手"成为"艺术家"?我想,还是离不开说课、做课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正>一、课前"访问"——让减负有章可循"访问"是指有目的地去探望人并跟他谈话。其实"访问"在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对学生进行"访问",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新课可能产生的障碍点,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数。如,教学《小小竹排画中游》一文的生字时,我提前做了这样的"访问":投影出示文中要求认识的生字,手指着识字条依次询问:"认识它就举手!"根据学生举手情况,就可以大致判断出认字重点应该放在"流""岸""绿"这几个生字上。二次备课时我就特意在这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种级别、各种形式的示范课竞赛竞相展开。随着参加和参观示范课次数的增多,笔者最初的新鲜感逐渐淡去,代之而起的是一种遗憾。遗憾的是:这些示范课中和自己是那么遥远。后来,慢慢地,一想到这些遥  相似文献   

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提高化学课的教学质量,加强化学实验的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上好实验课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一堂好的实验课,我认为首先应当做到重视实验原理教学。每个实验都有明确的实验原理,实验课自始至终都应围绕实验原理进行,但大部分学生预习实验时只简单照抄书上的实验步  相似文献   

7.
一、三种概念的认识(一)何谓公需课?公需课就是技工院校每位学生都必需上的课。其与公共课的区别在于:后者是所有学生应该上的课;前者是所有学生必须上的课。应该一词是指在情理、习惯、规律、制度上理应如此,指对事理、情况发展趋势的推断、估量和评价。必需一词是一定要有而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课和整合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目前在教育教学上两者都有作用,但从其发展趋势来看,多媒体课必须向整合课转变。  相似文献   

9.
一、说课与备课的相同点一是主要内容相同。二是直接任务相同。三是检查方式相同。四是说课与备课的做法有些相似之处,但说课是高层次的集体备课。二、说深与备课的不同点一是概念内涵不同。说课是集体备课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的研究活动,属于教研活动的范畴。二是主要目的不同。说课是面向教师,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认识备课规律,提高备课能力。三是活动形式不同。说课是教师向同行讲述某一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准备,是集体进行的动态备课活动,教师要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叙述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四是基本要求不…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按照教育部关于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要求,各高校引进了一批优秀的思政相关领域的博士、硕士进入思政课教师队伍,思政课青年教师的数量和占比激增,这一举措推动了高校思政课的发展。青年教师能否成长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优秀思政课教师,担负起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使命,关系着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关乎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成效。思政课青年教师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学术积淀深,但也面临由吸收知识到传授知识的角色转化、自身知识系统由专向通的过渡、学术研究与思政课教学相统一等方面的问题。鉴于此,西南政法大学聚焦课堂主战场,以课程为核心,采取备课、说课、磨课、赛课多种方式为一体助推思政课青年教师成长。  相似文献   

11.
郭杰 《教书育人》2007,(4):32-32
近年来,各种级别、各种形式的示范课竞赛竞相展开。随着参加和参观示范课次数的增多,笔者最初的新鲜感逐渐淡去,代之而起的是一种遗憾。遗憾的是:这些示范课中和自己是那么遥远。后来,慢慢地,一想到这些遥远的示范课,我脑海中总是固执地闪现出模特们竞秀的影子。为什么我的思维会产生如此的联想呢?细想来,根源就在我所经历的某些示范课——我总觉得那是在作秀,有些简直就是名副其实的作秀课。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中小学校除有宽阔的操场外还设有室内体育馆。学生上体育课一律穿运动服。每天下午只上一节文化课,课后就是开展各种科技活动和体育活动的时间。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繁多——各种球类、田径、剑术、弓箭术、拳术、体操、游泳等,都有指定的教师辅导。  相似文献   

13.
联邦德国各类学校课程设置均开有家政课。此课在小学一年级为每周一学时,二、三、四年级增至二学时。上课时一般男女生分开,女孩子学习编织等手工活,男孩子学习小制作。中学动手课分得更细:男生上劳作课,学习木工制作等手艺;女生则要上家计、家政和纺织品加工课。课时平均每周三节。联邦德国经济发达,就职人员收入丰厚,很少有人真正需要自己动手制作家具或裁剪编织。但为什么几乎用不上的能力却要花这么多时间来培养?中小学教师告诉说:“凡送子女来上学的父母都希望  相似文献   

14.
汪超 《大学生》2013,(13):80-81
“有谁可以告诉我PAKISTAN一词的来源和意义?“这是克里斯托弗·加弗洛(ChristopheJaffrelot)教授在第一节课上的第一个问题。巴黎政治学院的课程每年根据时事热点和学生反响,裁撤或增开课程.而加弗洛教授的这门“十字路口的巴基斯坦”每学期都在课程表上.足见其受欢迎程度。加弗洛教授是法国南亚问题研究专家。他在索邦大学、巴黎政治学院和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先后取得学位。  相似文献   

15.
教学要求: 教会幼儿画猴子的外形特征;要求幼儿添画有关的景色和事物。教学准备: 事先让2名幼儿戴头饰,听音乐,学做猴子的动作;垫子两块,小桥30厘米高的平衡木桥两座,桃树两棵(上面结满桃子),范画和不同姿势的猴子图例(有坐、爬、抓树枝的猴子)各一张;幼儿作画用的蜡笔、画纸等;录音机一架,磁带一盘。  相似文献   

16.
……福禄培尔还为幼儿园确定了一种教育活动形式———作业,通过作业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教学。作业和“恩物”的关系十分密切,作业是运用恩物所提供的观念来开展活动,将恩物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作业的种类很多,有绘画、纸工(编纸、折纸、剪纸)、用小木棒或小环拼图、串联小球、刺绣等。因为作业活动需要较多的技能和技巧,所以必须在学会“恩物”游戏后才能做。福禄培尔认为,通过作业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幼儿对于多种图形的认识,而且可以帮助幼儿认识点、线和平面,并练习使用它们去组成整体。作业活动可以使“恩物”知识得以巩固。在福禄培尔为幼…  相似文献   

17.
<正>只要是在教学第一线,就会遇到这样的窘境:当学生的课堂活动呈现一片繁荣,教学活动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紧锣密鼓,热热闹闹朝着预设的轨道前进时,突然半路杀出了"程咬金"——有位学生冒出一句与教学设计可能完全不同,但又带着"金子般闪光"的"意外"发言——打断了你,若对这"意外"发言给予重视,势必打乱整个教学设计,若断然否定置之不理,或搪塞过关,不但会轻易错过一个"千里难觅"的适合学生思维发展与创新的教学契机,而且  相似文献   

18.
分阶段、有目的地向中学生开专题课是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地区进行语文教育改革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针对中学阶段学生语文能力的实际情况安排与之适应的专题课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专题课是联系学生课内外学习的桥梁,在升学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战略转移中有它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波斯那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教学反思犹如一位向导,带领我们从经验迷宫走向智慧殿堂.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是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不将经验升华到理性认识的高度,那么,这些经验永远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把反思与日常教学活动融为一体.教师要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就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可以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听了本区一位教师上的一堂有关圆柱、圆锥知识的练习课,感到练习设计很有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