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和学的矛盾是历史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矛盾。怎样在教学中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果,这一直是教师不断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我体会到了备课这一环节特别重要。在备课中,既要“吃透教材”,又要“吃透学生”。并把两者结合起来,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在教学实践工作中,我注意了备课研究,突出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2.
对于物理教师来说 ,要让学生从学懂、学会到会学 ,而且负担又不过重 ,必须不断改革课堂教学 ,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让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 ,积极主动地学习。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讲”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但是 ,为了实现“讲”的效果 ,达到“讲”的目的 ,“功”还在课外。首先 ,要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还得把“讲”的内容备熟、备深、备透 ,要吃透教材 ,抓住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对教材内容进行细化。比如 ,教授“电磁感应”一章 ,通过备课要明确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 ,包括概念、现象、规律及…  相似文献   

3.
任永生 《学周刊C版》2011,(7):109-109
一、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这句话说明了,课程改革后的教学课堂,应该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它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将知识教学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课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教”要服从且服务于学生的“学”,就是把“教”立足于向“学”的转化上,即变“教”为“学”,让学生的“学”逐渐摆脱教师的“教”,使他们不断地走向独立自主,走向创新。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创新的个性,并使其得到逐步的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提示】 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学、爱学,这是不少有经验的教师发出的心声。正是基于这样的愿望,江崇英老师大胆地在教学中让学生做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让学生在自主天地中,兴趣盎然地投入活动,进而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教学过程】 我一直在琢磨,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有一天,我想起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谚语。我们两个班有120个“臭皮匠”,怎么也顶我这一个“诸葛亮”了吧。我要让他们做一回自己的主人,做一次“课堂教学设计”。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学生的时候,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喜悦。我选择了一篇比较简单的课文——Lesson39课,该课只有三个生词(Hongkong,Macao,SAR)和一个句型Where is……?然后对他们进行了备课要素、教学过程及小组和个人分工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就是说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课题。课堂教学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应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起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使自己得到充分发展。一、创设氛围,激发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平等相待和蔼可亲,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民主,达到较为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在心情放松、心理安全的环境中大胆想象,大胆猜测,敢于标新立异,独立…  相似文献   

7.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确实是把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达到“轻负优质”的关键所在。笔者从多年的改革实践中探索出优化教学设计的六大原则。一、“模糊”性备课原则设计多种教学过程,表面上看来,过程是模糊的,给人以不清晰的感觉,但这个“模糊”性备课,能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班级学生实际,有的放矢,采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案实施教学。如在《怎样溶得快》一课教学中,备课时设计了三种教学过程:1.教师演示→教师讲解→学生分组实验1-3→观察讨论→在教师帮助下得出实验结论。2.学生上讲台演示→教师讲解→分组实验1-3→观察讨论…  相似文献   

8.
所谓个性教学,是指实现教师个性化的教,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促进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教学活动。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需要,让教师乐教、会教、创造性地教,让学生乐学、会学、创造性地学,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怎样才能上出有个性的课呢?笔者谈谈浅显的看法。一、教师和教材相互依存要达到教师与教材和谐统一,备课时必须做到“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所谓“入乎其内”,是指教师必须要“钻进”教材,抓住文章的主题思想、写作特点以及情感基调,进行领会,理解并设身处地地体会,将教材内容化为自己的理解。所谓…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靠课堂教学起步的,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实实在在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备课要做到“目中有人”,这是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的.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而不是学生的学要适应教师的教。教学就是要研究怎样有利于学生的学,怎样为了学生的“再学而学”奠定基础。备学生的已有认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备课也不等于单纯地非得写教学详案。不会备学生已有认知的老师,其上课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问题的导向性作用,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学会设问,在预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拓展思维,教师要学会在作业中找问题,这样才能反思课堂,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考问的方式,让教师更加深入把握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四问"的促进下让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1.
学生自主学习,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各个方面能自觉地作出选择和控制,教师适当地加以指导,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让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的过程.在课上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想学",重视教学过程让学生"会学".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高中,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只是空洞地的传授英语语言点和语法点的教学而没有考虑学生的基础和农村学生的现状,那必然会导致课堂效率极其低下。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和农村学生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近体原则,改变教学方式,缩小教与学的距离。让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我要学”。在教学中运用近体原则,将会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高中英语的课堂效率。本文从时间近体原则、活动近体原则、心理近体原则三方面来阐述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由于教学评价只重形式、重结果,导致教师备课流于形式,脱离教学实际,形成种种不良倾向。新课标指出:“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即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相应对策、指导思想。一、“X+1+Y”备课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共性的地方也有个性的地方。共性即教材的统一性,目标的一致性;个性即教师的教学风格,及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整体素质。备课时除了考虑到整体性外,更应注重“个性行为”,即“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教师教学行为”可在课前备案,而“学生学习行为”只能…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种受智力水平制约的、追求过程和结果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个性品质。教育的本质就在于诱导和激发、培植学生的创新欲,使之转化为创新力。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更新教学观念,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要创新,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老一套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和行为,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从感知中领悟到知识,从而达到化教师的教为学  相似文献   

15.
针对教师备课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育研究部门应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上做一些具体的工作,引导教师重视备课和课堂教学工作,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教师把注意力转向备课和课堂教学上。在备课上,教师要掌握课标,熟悉教材,改革教案,变教案为讲义,充分发挥教案的资料价值和保存价值。课堂教学要达到"两率"要求,即100%以上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90%以上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的基本内容。其核心要做到让学生"学会"知识,让学生"会学"知识。  相似文献   

16.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备课应改变传统的做法,有所创新。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往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备课重点往往放在知识的习得和技能的训练上。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新课标下的备课,可以用“教师搭台,学生唱戏”这句话来概括。“搭台”就是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的认知和心理,构建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问题情境,以便有效地组织学生“唱戏”(自主学习)。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更要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  相似文献   

17.
自主学习指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学、尝试、实践等活动,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会学”的目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犯的毛病是低估学生的创造  相似文献   

18.
“预设”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环节和内容的预先设计,即备课或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生成”是教学过程中灵活产生的内容,是教师无法预先设计的部分。教师要灵活地处理课堂中的“预设”和“生成”,做到充分“预设”,在面对动态的“生成”时,把握“生成”产生的时机,引导学生,从而有序而高效地推进课堂教学,达到尊重学生、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目标,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近两年的实验,我们探索出了“课前预见性备课、课中实践性备课、课后反思性备课”的教师课堂教学备课模式。下面结合《教学计划》及部分内容的设计说明如下:本课时计划是笔者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借鉴布鲁姆目标教学在我国研究的新思路和我国现代新课程理念相结合提出的一种创新教育新模式。其目的:一是帮助教师打破常规备课,让备课贴近学校、教师、学生实际;二是打破教学目标的单一性,构建多元教育教学目标;三是改变“八股式”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创设符合校情、学情、能充分张扬教师个性,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新机制,实践课前预见性、课…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观要求教师要把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即在教学过程中,要让“教”服务于“学”,实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最后达到学生带着知识走向教师、家长、社会……从而真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人地位。为了实现这一转变,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