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平  邢瑾 《辽宁教育》2003,(10):53-54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在最短时间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课前谈话正是促进最优化教学目标实现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和必不可少的手段。所谓课前谈话,是指教师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为沟通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而设计的即兴式谈话。它有三大特点:一是形式多样,可采用聊天、讲故事、谈家常、猜谜语等多种方式;二是内容广泛,可涉及天文地理、家庭琐事、生活趣闻诸方面;三是指向明确,所有谈话均着眼于提高当堂课的教学效率,为新课教学作准备。在课堂谈话中,由于师生双方均处于一…  相似文献   

2.
张玉成 《辽宁教育》2010,(11):47-48
所谓课前谈话,是指教师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为沟通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而设计的即兴式谈话。课前谈话这短短的几分钟,不仅让上课教师很好地了解了班级的学生情况,而且还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也是教师知识储备和人格魅力的体现。课前谈话的策略有很多,有的用丰富的情感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有的用幽默的语言融洽师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石平  邢瑾 《湖北教育》2003,(21):50-51
课前谈话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教学质量。课前谈话必须讲究艺术。虽然课前谈话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无论采用何种谈话方式,设计哪些谈话内容,均应视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变化而确定不同的谈话策略。 1.适度铺垫 所谓“铺垫”,就是有意识地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准备。优秀青年教  相似文献   

4.
谈话是一种技巧,也是一门艺术,课前导入时教师的讲话也是如此,由于课前导入谈话没有固定的语言方式,没有固定的谈话内容,所以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场景确定不同的、灵活多变的谈话内容与讲话技巧。好的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本文就结合实际体验,笔者浅谈一下"课前谈话"策略方面的相关做法。一、沟通情感借班上课,师生的陌生感决定教者需利用课前时间,与学生互动,活跃气氛,拉近彼此距离。在一次听课中我曾看  相似文献   

5.
这里的课前谈话,是指教师借班上课时利用课前几分钟熟悉班级时的谈话.相对于整堂课而言,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序曲.如何在几分钟内迅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为新课的教学铺垫良好的基础,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细品特级教师的课前谈话,名师们以充满魅力的语言引入新课,达到了雪落无声、大道无痕的境界,奏响了课堂教学优美的序曲.  相似文献   

6.
教师借班上课,总会碰到因不了解学生、不熟悉环境,而导致教学预设不当、师生无法有效沟通产生的教学阻隔现象.课前谈话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提高教学针对性、消除阻隔的有效途径.激情、幽默、启思和联系生活的谈话,是教师借班上课时经常采用的四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所谓课前谈话,就是指教师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为沟通师生情感、了解学生基础、活跃课堂气氛等而设计的即兴式谈话.课前谈话这短短的几分钟,不仅是教师机智的体现,还是教师知识储备和人格魅力的体现.以下是笔者在听课及自己上课时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课前谈话是外出借班上课教师经常采用的方式,利用课前几分钟进行即兴谈话,用来沟通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同时,也可以充分展现执教者的知识储备、语言特色和教育理念。近日,笔者有幸参加了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活动,听到了许多精彩、风趣、有效的课前谈话。其中有三位执教教师都采用了“猜一猜”的方式进行课前谈话,笔者对他们的这一教学环节进行了归类与比较,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按照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师必须“吃透两头”:一要吃透教材,做到“心中有本”;二要吃透学生,做到“目中有人”。教师充分利用课前准备的两三分钟和学生作多种形式的交流沟通,这是做到“目中有人”的最佳途径之一。我们通常把这种活动称作课前预热。成功的课前预热,可以缓解学生紧张情绪,促进师生了解,融洽师生关系;可以渲染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为新课的进行作些必要的铺垫。有效的课前预热主要有这几种形式:一、谈话谈话是教师和学生最常见的交流方式,如果使用得当,三言两语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著名特…  相似文献   

10.
<正>课前两分钟预备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一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前两分钟预备,包括教师的预备和学生的预备。教师在预备铃响起时,应该准时站在教室门前,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或走进教室,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联络师生感情,调动学生情绪,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新课在最佳教学  相似文献   

11.
谈话是一种技巧,也是一门艺术,课前导入时教师的讲话也是如此,由于课前导入谈话没有固定的语言方式,没有固定的谈话内容,所以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场景确定不同的、灵活多变的谈话内容与讲话技巧。好的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本文就结合实际体验,笔者浅谈一下"课前谈话"策略方面的相关做法。  相似文献   

12.
【现状点击】 现在,教学观摩课、公开课、赛课等课堂教学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多,借班上课成了教学交流活动的重要方式。面对陌生的教学环境和学生,几乎所有的上课教师都会进行课前谈话。因为不是正式上课,很多教师的谈话都相当随意。据笔者观察,教师的课前谈话常有如下几种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每个学期,一般每一个教师都至少要上一堂汇报课或教研课。这犹如对每一位教师的大阅兵,也使其他老师多了一次学习的机会,最重要的是通过自己及教研组教师的“磨”,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跨上一个新的台阶。本来这是一种很好l的教研方式,但现实中出现了一种“做”课的现象:教师提什么问题,学生就能答什么问题,一堂课来。顺顺畅畅、圆圆满满,似乎老师教得很好,学生素质很高。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师生睬前排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巨杰 《语文天地》2013,(2):34-35
导课是开启新课的金钥匙,导课是一种教学艺术。一堂好课需要一个好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堂课的开端往往决定整堂课的氛围。每堂课的前十分钟,应是学生精神饱满、热情高涨的时期。古诗文的教学更需要教师运用别具风格的导课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新课导入是指教师为沟通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而设计的即兴式谈话。这类谈话 ,形式多样 ,内容广泛 ,目标明确。好的“话引子”犹如戏剧的“序幕” ,能起到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可见 ,“导语”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 ,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尤其像现代汉语这样注重语言理论和技巧传授的课程 ,如若课前不设置一些新颖别致、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的“话引子” ,老师一开讲就平铺直叙 ,甲乙丙丁 ,条条框框 ,势必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激趣导入是现代汉语教学环节中…  相似文献   

16.
战利 《广东教育》2005,(2):56-56
不知从何时起,教师们在上公开课之前,增加了一个环节:课前谈话。这个小小的环节如春风化雨,沟通起师生间的情感,使学生得以更快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课前谈话这短短的几分钟,不仅是教师机智的体现,还是教师知识储备和人格魅力的体现。我以为良好而有效的课前谈话应该具有三个特点:一要巧,二要诚,三要尽可能为本节课的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7.
在许多语文公开课上课之前。一般都有几分钟的课前谈话。很多老师都会抓住这几分钟的时间,或向孩子自我介绍,互相熟悉,既可以消除陌生感,又可以增进感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或选择一个话题和孩子一起聊聊.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使孩子的注意力快速地集中到课堂上来;或创设一个情境,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上课的主题,为正式上课徐徐拉开序幕.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可有些老师却觉得上好一堂课更重要。因此不够重视课前谈话,在课前几分钟只是和学生随意地、没有目的性地闲聊,就等上课铃声的响起。这样的谈话浪费了课前大好的“时光”,不足取:另外,在一些公开课上.偶尔能看到上课的老师照搬某位名师的课前谈话,而其谈话的内容却与自己将要上的课毫无关联,听后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很不舒服。  相似文献   

18.
课例研究作为一种扎根课堂、合作共享的研究方式,受到教育界广泛关注。课例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课例研究是教师以课为载体、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再现和描述教学改进过程,以合作的方式对教学中的问题展开研究,使之形成教师反思的对象、理论研究的素材或他人学习的范例。课例研究既是一种教学实践,又具有研究形态,主要用于中小学教师的校本教研。理论研究与实践均表明,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课例研究为教师集体备课、观课、课后相互评论、共同改进教学提供了平台,为深化教学研究提供了有效途径。成都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在学校的组织及专家的指导下积极进行课例研究,围绕一堂课的教学认真准备课前、课中和课后活动,主动与相关研究人员、上课教师及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话和讨论,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本刊《特设专栏》围绕“中小学课例专题研究”这一主题特别组稿6篇,展示成都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开展课例研究的过程与成果,希望能为其他教师团队开展课例研究提供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参考范式,以获“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9.
结课是一堂课将近结束的体现 ,成功的结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念、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 ,而且还能延伸、拓宽课堂教学内容 ,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而取得“课虽了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为此 ,一堂完整的好课 ,不仅要有“凤头”和“猪肚” ,还应具有“豹尾”。下面谈谈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可采用的一些结课方法 :1 梳理内容式 新课结束后 ,把当堂课所讲的内容做一番梳理 ,把重点、难点之处再突出强调一下 ,把知识结构与脉络理清。例如 ,在一节课结束前 ,通过谈话的方式 ,先让学生小结 ,说说本节课学…  相似文献   

20.
倪志刚 《考试周刊》2014,(34):49-49
<正>什么是导课?导课即在教学中,教师用恰当的方式,创设良好的情境,通过一定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导课虽然在一堂课中只占很少的时间,但是它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设计导课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由无意向注意转化,由平静向活跃转化,由抑制向兴奋转化,由满足向成功转化,尽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保证一堂课顺利进行。导课的方法很多,但无论哪一种方法,都要达到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