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所谓的“好东西”完全凭各人自己的眼光和理解,在你看来毫不起眼的,人家可能认为就是好东西;你觉得是好东西,换了他人会认为一钱不值。  相似文献   

2.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对个别的人而言的,也不是对一些官员而言的;它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的,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的.坦率地说,对于那些以自我利益为重的官员而言,民主不但不是一个好东西,还是一个麻烦东西,甚至是一个坏东西.  相似文献   

3.
有朋友问我,博客是个啥东西,我说,博客不是东西。后来想想,说这话有点像说对口相声。 我就问自己:你也写了三年博客了,博客到底是个啥东西。我想了想,然后很认真的回答自己的提问:博客是个好东西。  相似文献   

4.
◆在我看来,不出新的东西不能够叫做文章,只可以叫做文字。◆读者闻所未闻的消息才是出新的消息,动人心弦(感人)的通讯才是出新的通讯,启人心智的评论才是出新的评论。◆好题目(好题材)没有写好,写成了一般化的东西,甚至干脆写瞎了,这是新闻工作者最大的浪费。  相似文献   

5.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对个别的人而言的.也不是对一些官员而言的:它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的,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的。坦率地说,对于那些以自我利益为重的官员而言,民主不但不是一个好东西,还是一个麻烦东西,甚至是一个坏东西。试想,在民主政治条件下,官员要通过公民的选举产生,要得到多数人的拥护与支持;[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民主的回归及其本体论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进民主[美]道格拉斯·拉米斯著,刘元琪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谈论民主,在当下中国,最热议、最流行的一句话莫过于"民主是个好东西",著名历史学家朱学勤(1952—)说"现在大家终于齐声说了一句大白话,民主是个好东西!  相似文献   

7.
<正>豆瓣上有L&H的粉丝团,他们叫"李雷都这么牛X了韩梅梅却不喜欢他"小组。这是一个带有身份自动识别系统的小组,组员都自称是和谐好少年,因为如果挖到LiLei&HanMeimei的好东西,他们都会贴到这里来共同分享。"我看的有点热泪盈眶,好象什么东西丢了很久,忘了  相似文献   

8.
●一个企业的创新模式依赖于团队的努力建设,学校里是没有现成的模式的,要不断去发现适应自己企业发展的经验和先进的企业文化。 ●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应当把好的东西不断地挖掘出来。不去挖掘好的东西,企业便不能发展。  相似文献   

9.
干了几年记者,写过一堆“本报讯”,却找不到丁点儿“成就感”。翻翻曾为自己博取过些许虚名的东西,大多是“事儿好”,套句广告词:“事儿好,稿子就好,读者爱看,见报带响,嗨,您瞅准喽,准能获奖。”“事儿好”的东西别人碰上可能写得更好,自己心里有数。跑了几年社会新闻,参加过不少“活动”,赶过许多“场子”。听汇报,赶场子写出来的东西,嘁里咔嚓,砍瓜切菜般发了不少。看看锅里是“白水煮白菜”,盛到碗里再看还是“白水煮白菜”。碰到有人说好,自己更是汗颜,为啥?自己心里明白,有些从“场子”里搬来的东西,搭眼一看就是“白菜”,自己却“扭扭角  相似文献   

10.
甚至,童话《白雪公主》里那个女巫在卖木梳时不吆喝木梳,而吆喝“卖好东西了啦。”“好东西”才人见人爱,才吆得来顾客,才广告得来市场。如是,我每与万千刊名中的“好东西”遭遇,才有与博尔赫斯邂逅的感觉。尽管书刊的、电子的出版物地毯式轰炸着使人几无藏身之地,但一个好刊  相似文献   

11.
人类其实已经离不开足球,好的东西久了会腻歪,坏的东西久了则会离不开——一如鸦片  相似文献   

12.
留影与留名     
领导干部为官一任,主政一方,大都希望留下一些东西,留下好的形象。从现实情况来看,领导干部希望留下的东西有多种形态,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能留下的形象有多种表现;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  相似文献   

13.
我不是球迷,但我坚信不疑:能让人像孩子一般率真的东西,是好东西.所以,我从眼力所及的世界杯图片里选择出来一些--我个人认为有点儿意思和味道的,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4.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双能引人注意的好眼要有三个条件:明亮、传神和传情。一个好标题基本的要求是言之有物,能将新闻稿中最重要的东西提示出  相似文献   

15.
学会提炼     
新闻写作学上的提炼,就是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分析、归纳、概括,使表象的东西上升为本质的,使实践的东西上升为理论的,使零散的东西上升为系统的,使个别的东西上升为普遍的,使新闻更具思想性,更具指导性。学会提炼对写好政治工作新闻尤显重要。政治工作新闻大体可分为四类:一类是动态新闻,一类是问题新闻,一类是工作经验,一类是典型报道。要写好问题新闻和工作经验,就必须掌握提炼的方法。通过提炼,可以使问题进一步聚焦,思想进一步升华,经验进一步具体。提炼是一双神奇的手,它可以使一堆零珠碎玉用一根主线串成一条漂亮的项链…  相似文献   

16.
信息等量的新闻,受众都喜爱精短作品,好比吃面筋比吃面好一样。 面筋比面好,是因为面筋是面的精华。受众喜欢精短新闻。也是这个道理。受众需要的是新闻最本质的东西。而不在于它的篇幅和规模。用最准确、最生动和最节俭的文字,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新闻中最本质、最有价值的东西反映出来,这就是精品。  相似文献   

17.
第二种途径,穿珠红线在何处。这种提炼主题方法的要点是:把一个一个的素材当做珍珠,要研究这些珍珠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联系不是枝节性的,而是贯穿性的,不是表面的,而是内在的,不是人为的,而是固有的。所以我们把它称为“红线”——适合穿珍珠的线。珍珠是好东西,是闪闪发光的东西,但是如果它是散乱的,并不成为艺术品。只有用红线把它们穿起来,它们才是可以欣赏的艺术品了。这种提炼主题的方法着重是在现有的素材上下功夫。素材在这里是第一性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主题是第二性的东西,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中提炼出来的东西。但主题一旦提炼出来它又成了统帅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网络不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治外法权”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阅读平台,网络当然是个好东西。但“好东西”和“坏东西”向来都是会相互转化的。所以,要确保作为阅读平台的网络之为“好东西”,就必须将其置于由一系列规范构成的法制框架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便是这“一系列规范”中最为重要的规范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第十一条)“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的规范和标准。”(第十五条)遵守这些法律规定,本是作为阅读平台的网络理应享有的权利和无可逃避的义务。该法从2001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至今已有9年,但作为阅读平台的网络呈现在我们  相似文献   

19.
有付出才有回报,没有付出得到的东西容易让人淡忘。二十多年的新闻工作实践让我体会到思想感情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倪匡 《出版参考》2009,(8):38-39
我是一个生活态度很随便的人,就是广州人讲的“煮来你就吃吧”那种人,什么都无所谓。不喜欢争输赢,人家下棋争个你死我活的,为了一个棋吵得面红耳赤,我觉得自己认输就好了嘛,又有什么关系。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不知道奖励我什么东西,买了一支好钢笔给我。我哥哥一看就喜欢,我说你拿去好了。没有什么东西是我特别喜欢:非要不可的。女人也是这样。人家问我最喜欢什么样的女人,我说最首要的条件是她要喜欢我,她不喜欢我,我喜欢她有啥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