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的企业可能产值上亿,你以你企业的生产能力为荣,你很骄傲地对别人说,看看,麦当劳里的什么什么原料,都是我们生产的!通用公司的什么什么配件,都是我们生产的!你的公司确实很牛啊!可是,我问你,你们的利润率是多少?库存有多少?  相似文献   

2.
伟人对我的影响当时我不懂,一些政治术语我真不懂,我不懂政治。可是我们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我们常去中南海,见到的都是最高级别的国家领导人物,谁跟你讲几句你都是受教育啊。我们不是事先通报的,我不知道今天晚上唱什么戏?到了时候,才告诉你唱什么戏,那都要跨好多行当的,你就得唱,还不能唱错。多亏了小时候学到肚子里,戏宽啊,什么都会!  相似文献   

3.
王健 《出版参考》2007,(6):45-45
什么叫做路径依赖?比如上海有些孩子就不怎么理解父母。像在座的企业家都比较成功,你们的孩子都羡慕你们能干,但现在上海有些当工人、干部的,由于工资少,被老婆骂倒也算了.有时孩子甚至也这样问:“爸爸.你怎么这么笨啊?”爸爸很惊讶:“耶?你怎么这样说话?”孩子说了:“爸爸.你就是笨。你想想看,今天隔壁老王到我们家来做客.我才知道老王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档案随想     
《四川档案》2013,(2):27-27
经常都在接触档案,就是很少思考,什么是档案,档案又是什么。梢案是一沓卷宗。工作调动时,管人事和组织工作的同志.会很神秘的对你说,档案我们已经给你寄到你要去的单位了,请放心!一脸的庄重和严肃。  相似文献   

5.
虚拟化存储不是什么新概念,但随着网络存储时代的到来,虚拟化存储被赋予了新内涵而在不断升温。但虚拟化存储技术究竟能为企业提高多少生产效率,能为企业的策略带来什么价值,对股东能有多少回报。总之,一句话,虚拟化存储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虚拟化存储的优势任何一个企业的业务目标都是增加营业额及利润。在企业内的数据中,一般与企业关键业务相关、保证业务运行的数据只占全部数据的20%至25%,即首层数据。为提高这类数据的可用性,企业对这些数据投入的精力及财力占总投资额的80%。而用来增加利润的第二层数据一般…  相似文献   

6.
佚名 《新闻世界》2008,(3):56-56
“啥?你问电视上的人为什么都长得那么漂亮?这算是什么问题?!你说不漂亮的能当得上演员吗?不漂亮的不都在电视机前坐着嘛!”  相似文献   

7.
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一个人最害怕什么7”“你以为呢?”老和尚含笑看着徒弟。“是孤独吗?”老和尚摇了摇头:“不对。”“那是误解?”“也不对.”“绝望?”“不对。”小和尚一口气答了十几个答案.老和尚都一直摇头.“那师父您说是什么呢?”小和尚没辙了。“就是你自己呀!”  相似文献   

8.
《出版广角》:我看你的专业和出版的联系并不是很紧密,是什么想法让你走进这个行业,成为一名编辑?
  赵海燕:我想,下决心进入出版行业的人,内心深处多少都有一些柔软的文艺情节。多少人曾在少年时期,被杜拉斯的湄公河迷惑过,或者触碰过村上春树脑海里溺水少女的手指,再或者被曾经的《萌芽》勾起内心的蠢蠢欲动。我想,我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动笔写新闻的时候,遇到的头一个问题当然是什么样的事情能够被当作新闻来写?众多的新闻教材里,不论说法有多少,归结起来总不外乎是要你去寻找那些读者“应知”、“欲知”而“未知”的“重要”事情。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事情才算是这样的事情呢?我们许多学员都有这样的感受,自己处在一个单位,日常所见所闻不少,却总抓不出什么新闻采,而一位有经验的记者,来了没有几天,却满眼都是新闻。记者何以具有这样特异功能的眼睛?在谈正题之前,这里不妨先引用最近读到的一篇文章讲的一个简单的却很有趣的故事:英国和美国的两家皮…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著名的大企业都很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列入企业管理的发展战略中去,并加快实施和推进,这说明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那么,新闻宣传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11.
网络上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道算术题:从呱呱坠地到大学毕业,22年,父母陪伴我们成长4684天,从出外工作到父母终老,34年,我们真正陪在他们身边也许只剩不到83天。你可曾想过,这辈子还能陪老爸老妈多少天?还能为老爸老妈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2.
这两天,最热闹的事就是三月三相亲大会了。作为一名26岁的大龄青年,我也去了。一是看一看能不能找个好姑娘,二是想看看济南人是怎么相亲的。《生活日报》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济南人民服务”,你连人家在想什么?感情生活有什么需求都不知道,怎么全心全意?!  相似文献   

13.
生命是我们每个人得到的最珍贵的礼物。但是烟民朋友们,您的这份礼物每天都在流失!——每吸一盒烟,我们就会丧失1小时生命!每年丧失多少?一生丧失多少?我们能用这时间做多少事情?实现多少理想!别人老说:那烟有什么戒不了的,咬咬牙就挺过去了,那是他们不吸烟!我们戒不了,为什么?烟瘾太顽固!控烟、戒烟太辛苦!相信在全程禁烟的动车组列车上的您,现在对此是最有体会的……为何控烟难?用什么控烟才有效?中国国家控烟办公室指出:有害的是吸烟产生的烟焦油等致病物质,而尼古丁则是使瘾君子们欲罢不能的  相似文献   

14.
朱頔 《青年记者》2007,(9):29-29
这两天,最热闹的事就是三月三相亲大会了。作为一名26岁的大龄青年,我也去了。一是看一看能不能找个好姑娘,二是想看看济南人是怎么相亲的。《生活日报》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济南人民服务”,你连人家在想什么?感情生活有什么需求都不知道,怎么全心全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玩转南非     
潘璇 《大观周刊》2006,(37):89-89
当所有游客都冲着欧洲,泰国等热点境外旅游地蜂拥而至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像南非这样的异族风情地,它原始,古朴而纯净,同时也是天然,狂野而怀旧的,在这个地方,你可以体验到不同一般的生命感受,甚至还很有可能激发出你的创意和设计灵感哦,还在犹豫什么?就让我们带你一起走进南非,让你也来一次不同凡响的异域探险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朱秀梅 《大观周刊》2012,(29):82-82
大凡中国企业都会谈“以人为本”,似乎这是管理现代化的一个基本象征,但我们在给企业咨询或培训时却强调中国企业应该到了不再谈“以人为本”的时候了!是不是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不是,是“以人为本”本来就是企业管理最基本的内涵,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不以“人”为本,那以什么为本?这就像我们中国人见面都要问声“吃饭了没有?”一样没有任何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媒体里做新闻,不管你是在广播、电视还是报纸,只要手里有版面,嘴边有话筒,免不了要发议论。2002年转眼过去了,盘点一下,热点还真多,围绕热点的议论当然也很不少。我们不妨找几个有代表性的新闻事件,看看我们都说了些什么?看看我们的说法经得起推敲吗?A:哈利·波特热遍全国的时候,某电台播发了一篇文章批评《哈利·波特》是“教唆犯”,因为作品中的怪兽什么的“是一种与现代科学严重背离的传说”,孩子们在魔法学校,学的是“没有科学的知识”。———真的是这样的吗?这位批评者的希望大概是:哈利·波特应该上伦敦市重…  相似文献   

18.
信息动物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人会上网、会使用手机,动物不会!
  当然,这只是开个玩笑。但离开了网络和手机,人还能活吗?肯定能,只是活得不舒服、不自信、不踏实。你有没有在吃饭或者聊天的时候突然翻出手机查看,然后发现其实并没有响?并没有人找你汇报工作或者指派任务(让人沮丧的是你分明很清楚即便漏过了某些电话也无大碍,因为你并不是某国总统,也不是跨国公司的CEO或全球瞩目的UFO),但你就是担忧,仿佛随时会错过生命中很重要的事情。或者,你一进家门就顺手打开电视机调到新闻频道,一上车就调到新闻频率,一进办公室就打开电脑浏览新闻,虽然你明白自己不是报社总编或电视台台长,但就是潜意识里不愿错过任何重大新闻(哪能天天都有“重大新闻”!我们害怕把新闻“落下”,其实是我们害怕自己被“落下”)。以上症状,传播学上应该叫“信息依赖症”。  相似文献   

19.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什么东西外行看起来很高深,但是本专业领域的人看起来很普通?”对于学习心理!学的人来说,催眠就算是其中之一。 舞台上的催眠大师仿佛具有不可思议的“魔法”,说让你走不动路,你顿时死活都抬不起脚,洋葱当成苹果吃,分明酷暑难熬,却可以让人冻得瑟瑟发抖……太神奇了,活像一个操控人心的巫师。  相似文献   

20.
不知从何时起,一种被成为“娱乐节目”的怪兽带着西半球的霸气,横扫大陆,“让你轻松”是这匹怪兽的口头禅,“不要去思考什么吧,不要去探索什么吧,我们的生活已经充满了压力,让我们尽情娱乐吧!”。于是各种低俗的游戏节目、智力节目、情感节目纷纷登场。起初,观众,特别是一些年轻的观众,他们果然很“娱乐”、很“高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