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传输的多样化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渠道多不胜数,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大市场,读者的选择是多元的.不可能耐着性子把一张报纸从头细细读到尾.即使是一个版面的内容也不可能照单全收。多数是先草草浏览一遍.发现有自己感兴趣的报道才会细读。我们就是要设法打造读者感兴趣的“看点”让读者在这一瞥之间被“看点”所打动。一张报纸如果能做到“看点”频频闪现.就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读者,要闻版上也需要这样的“看点”来吸引读者。《吕梁日报》近年来着力于要闻版的改革。为要闻版精心打造“看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要闻版是党报的"门脸".它的好与差,关乎读者对党报的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报纸的水平和品位.可是由于条条框框过多,一直以来,地市党报要闻版从形式到内容都让广大读者不满意,从而影响了党报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其在纸质媒体中的市场竞争力.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各地市党报都在不同程度地寻求突破.笔者结合<宝鸡日报>要闻版的编排,谈谈地市报要闻版如何创新求变、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3.
<临沂日报>立足市情,始终把"三农"作为主要报道领域,不但在一二版要闻版上有较多篇幅的"三农"报道,并专门开辟<新农村>专刊.作为<新农村>专刊的编辑,笔者认为,做好新时期的"三农"报道,要做足以下三方面文章.  相似文献   

4.
工人报作为工会的机关报,起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工会工作,弘扬劳模精神,以及工会团结带领职工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等重要的媒介桥梁作用;同时也是反映时代主旋律,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的重要阵地.从读者阅读规律来看,工人报的要闻版办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报纸的品位和质量,正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因而,要闻版作为一张报纸的"牛头",必须求实创新,办出力度和特色,才能更好地做到名副其实,起到对整张报纸应有的"领军"作用.  相似文献   

5.
成都某报在同天的要闻版和成都版分别刊登了两篇新闻<哦嗬第9根断指忘在自贡了>和<10米高空脚打滑哦呵>.一连呼叫的两个"哦嗬",记者露出的低俗笑容让读者的心都凉透了.  相似文献   

6.
在党报进市场的改革创新实践中,要闻版往往被许多党报看作是走向市场的一个关键环节.而<辽宁日报>从2009年4月起进行的改革创新实践证明,主旋律突出、权威又有看点,既重领导言行、又重衣食住行的要闻版面,不仅不拖改革后腿,反而是凸显党报特色、参与差异化竞争的优势所在,是进市场的主角.  相似文献   

7.
郑义风 《青年记者》2007,(23):23-24
"忽如一夜春风来,理财报道遍地开。"理财报道今年可谓红红火火,遍地开花。这其中,作为平面媒体核心部分的要闻版,也开始加大对理财新闻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南非世界杯已经落下帷幕,纵观<南宁晚报>的"非·战"特刊,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营销之举. 找好定位 找好定位,就是摆脱过往做法,做不同于以前世界杯报道的特刊,以"社会性、娱乐性"作为主线,做到多点开花,看点十足.  相似文献   

9.
作为政务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两会报道早已经成为"例牌".在新媒体参与激烈竞争的今天,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迎难而上,将"例牌"炼成"招牌"甚至"品牌",才是必然之选.如何"炼"呢?笔者认为,创新求变是法宝,抓住热点是关键,关注民生是要点,攻克难题是重点,打造品牌是看点.  相似文献   

10.
要闻版是党报的"门面"。要增强党报的必读性,必然要增强党报要闻版的必读性,使党报要闻版"活"起来。一、抓一则好头条精选头条是党报要闻版争取读者的关键。那么,如何抓好头条新闻呢?笔者认为,作为头条新闻应具备如下特点:1、时新性。新闻事实时间近,内容新。为此,本报在要闻版开设了"昨日新闻"专栏,并规定新闻价值相当的两则头条候选稿以"昨日新闻"优先。因此,近段时间以来,大量新闻性较强的"昨日新闻"成为本报要闻版的头条稿,如《从"蹩脚货"到"抢手货"(副)一亿老外戴上杜桥眼镜(主)》、《厂房可按揭、落户更轻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把要闻版比作一张报纸的“脸面”,甚至有“窥一版而见全报”之说,透过稿件的长短搭配、轻重处理,版式的高低组合、区位排列,报纸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一览无遗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要闻版更是直接、集中体现了一张报纸的读者定位、价值取向、风格特点和办报质量。都市报为了增强视觉冲击力,强化卖点,在要闻版中将各种版面手法用到了极致。要闻版的作用版面设计也是一种传播语言,主要是因为版面空间存在着强势上的差异。所谓强势,就是版面吸引读者注意的特性。一个读者阅读报纸时对每个版面以及每个版面上的各个局部的注意程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一轮改版热不断升温,党报副刊何去何从?党报文化报道如何兼顾文化品位与新闻看点?<河北日报>"文化周刊"自1999年成立以来,不断探索与创新,文化品位与新闻创新互相促进、兼收并蓄之路渐渐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张志宏 《新闻知识》2003,(11):45-46
《商洛日报》是商洛市委机关报,近年来我们在探索办好要闻版、弘扬主旋律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我们针对地方党报要闻版会议报道、领导人活动报道充斥版面,报纸板着面孔、死板老套、要闻不要、要闻不新等问题,积极创新要闻版,着力在可读性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肖毓媛 《青年记者》2006,(10):66-67
本文试图以两会报道为切入口,通过观察《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在这一事件上的报道,分析两报的采编方法和策略,探讨成都都市报的异质化改革的措施和方法。研究样品为两报今年3月3日至3月15日要闻版和国内版的所有与两会相关的新闻报道。数据分析(一)对主流资讯的报道度在报道量上,《华西》要闻版、国内版稿件数量为470篇,关于两会的报道数量为158篇,在此两版中所占比例为34%。《成商》要闻版、国内版稿件数量为480篇,关于两会的报道数量为87篇,所占比例为18%。《华西》高度重视两会报道,体现了它积极报道主流资讯,打造主流都市报品牌,…  相似文献   

15.
甄奎 《新闻记者》2005,(10):62-63
一、党报要闻版的“双重压力”。对于一张报纸来说,人们常常把要闻版(头版)比喻成“会客厅”、“脸面”,甚至还有“窥一版而见全报”之说,虽有“以貌取人”之嫌,但也颇有道理。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全国5个计划单列市中率先开设《人民政协》专版的地市级党报,《宁波日报》《人民政协》专版坚持在"关注民生,引导舆论,服务大局"上下功夫,使之成为党报宣传人民政协工作的鲜亮"看点".  相似文献   

17.
正要闻版是一张报纸的"脸面",是一张报纸当日集中刊载最重要新闻的版面,是读者阅读的起点,它承担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国内外时事及地方要闻等职责。一张报纸的办报宗旨、目标任务、监督能力、采编水平,往往通过要闻版显示出来,因而,办好要闻版,历来是各级党报编辑工作的重中之中。要闻版办得如何,成了衡量一个报纸整体质量的"天平",而研究、探索要闻版的版面改革尤为重要。下面是笔者数年来  相似文献   

18.
办好报纸要闻版,历来是各级党报编辑工作的重中之重.地市级党报作为最基层的党报之一,党的声音必须在要闻版“唱响”;政府的重大举措必须在要闻版“报透”;代表社会正当要求的群众心声必须在要闻版中正确反映.  相似文献   

19.
新闻时评不仅要有正确的观点、深刻的思想来引导舆论导向,还要具备多样化的"看点"和"亮点",才能备受受众青睐,才能揭露社会黑暗、分析社会问题、弘扬社会正气,进而疏导公众情绪,达到传播的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20.
党报的要闻版面集中体现一份报纸的风格和门面,更肩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使命。作为要闻版的编辑,在微观上要具备对稿件的编辑处理能力,在宏观上要有大局意识、协调意识和责任意识。形象说来,党报要闻版面的编辑像一位足球运动员,既要当好"守门员",也要担当"前锋"、"前卫"和"后卫",做一名攻防兼备的全能型队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