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旅游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旅游资料的宣传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交流。旅游英语中涉及许多中西文化差异,其翻译则是跨国界、跨文化、跨社会的宣传活动。翻译工作者需具备语言、社会文化、民俗等多方面的知识,翻译时必须变通手法体现原语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生态翻译学主要以适应性原则和三维翻译转换方法为基础,在旅游宣传语翻译中的应用可以使其表意更加直观、生动、形象。本文首先对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基础和旅游宣传语特点进行介绍,进而分析生态翻译学对于旅游宣传语翻译的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具体研究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的旅游宣传语翻译策略,包括语言适应性转换、文化适应性转换、交际适应性转换等。  相似文献   

3.
旅游资料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旅游资料的翻译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本文从中西文化差异入手,分析了文化差异对旅游资料翻译的影响,提出了克服文化差异的旅游资料翻译策略,通过旅游资料的合理化翻译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民族特色旅游景点如何进行英语翻译进行了探索,对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从景区标识牌、旅游宣传资料、导游词、根据实际情况翻译出文化对应词等方面给出了建议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名胜古迹景介翻译是向国外宣传我国文化和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旅游景介英文翻译的目的,除了向外宾传递信息外,更要诱发潜在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兴趣,激发其产生去目的地旅游的欲望。因此,要翻译好一篇景点介绍,译者要寻求合适的翻译策略与原则。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以河北省旅游景点介绍为例,探讨名胜古迹汉英翻...  相似文献   

6.
政府门户网站是城市面向世界的窗口。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我国各级政府纷纷建立政府门户网站英文版,以加大城市对外宣传力度。而网站的旅游版块是外来游客来中国参观旅游的重要向导,旅游文本的准确、得体地翻译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旅游翻译的目的和旅游文本的特点,在卡特琳娜·赖斯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以上海为例,探讨了政府门户网站旅游外宣文本直译、增译、减译、释译、改译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旅游文本英译是旅游文化资源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城市外宣和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烟台旅游外宣文本的英译为中心,以生态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框架,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层面对烟台市旅游宣传的翻译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提出此项研究对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对外宣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当下旅游翻译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这无疑会影响中国旅游业的形象与发展。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简要分析了旅游翻译中变译策略的成因,并以书面体指南性旅游资料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翻译实例详细介绍了旅游翻译中的删除原文低价值信息、增加必要解释、适度"改写"原文三种常见的变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从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看旅游文本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如何让外来游客了解中国旅游景观的文化底蕴,更好地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是旅游翻译工作者的主要任务,而目前旅游市场上英译旅游资料普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重点讨论旅游文本的英译,希望能从中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提高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0.
笔者认为功能翻译理论对旅游资料翻译起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分析了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原理,指出译者应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采用适当的方法翻译旅游资料,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旅游文本这种具有明显的召唤功能的宣传资料,关联理论的信息处理认知观对翻译过程中各种具体策略的运用具有重要的启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读者语言文化背景、审美观点、表达修辞习惯和旅游期待,对原文各类信息单元进行压缩、解压、调控或重建,帮助读者以最小的处理努力获得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香港旅游发展局发布的中英对照版《香港旅游锦囊》及《香港电子杂志》为例,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角度探讨旅游宣传册的翻译问题。通过理论探讨和实例分析,作者认为香港旅游宣传册翻译遵循了以游客为出发点和以传播文化为取向两大原则,并能相应地采用灵活的翻译手段,从而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旅游业飞速发展,但是旅游英语翻译缺乏专门人才,翻译质量不尽人意,翻译中文化不对等现象较为普遍。因此,译者应对汉英旅游资料的语言特征和差异有所把握,并以跨文化的视角剖析旅游英语翻译中的伪对等现象,处理好旅游英语文化对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础,对洛阳龙门石窟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问题考察的结果加以分析,并探讨龙门石窟景区公示语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旨在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以净化景区语言环境,提升景区的国际化水平,更好地对外宣传龙门石窟。  相似文献   

15.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日益多元化,旅游产业也如商品需要有效的宣传广告。旅游宣传片的译文质量对于旅游景点的宣传作用意义重大。语篇视点的连贯可以更有效地激发观众的文化情趣。本文将从译者角度,以网络播出的合川、北京、张掖、西安旅游宣传片英译字幕为例,探讨旅游翻译文本中时空、观念、叙述、知觉视点在翻译生态环境下的"适应"和"选择"。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与文化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的不断增多,旅游文化外宣翻译也变得越发重要,而我国各地方的旅游文化翻译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整合优势,来推动地方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的发展,从而达到外宣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7.
当前,各大旅游景点官网英文版文本的翻译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有损我国旅游行业服务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难以实现宣传效益最大化。因此,以韩礼德的语篇分析模式为理论指导,特此提出"一纲、两对等"的翻译原则。本文以国内两家知名景点网站的汉英文本为例,在一纲(分析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和两对等(语义对等和语用交际对等)方面进行汉英对比分析,为旅游外宣翻译实践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三明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文本翻译显然已经成为衡量三明市文化软实力的标志。本文以三明市旅游文本和旅游资料翻译为例,从跨文化交际学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考量旅游和跨文化交际的关系。通过对三明市旅游区翻译实例的分析,剖析旅游翻译中对跨文化交际的运用,对比优劣译本,分析成因。对三明市旅游翻译进行跨文化审视,一方面可以减少因语言文化差异所引起的交际误解,另一方面也能从译文的文化背景中挖掘出能激起外国游客共鸣的文化情感,既从翻译的社会功能出发,又融入了翻译的文化意义之中,从而促进三明市旅游业发展进一步规范化、国际化。  相似文献   

19.
诗歌的引用是旅游文本最显著的一个特点。由于旅游文本的实用性与交际功能性,文本中的诗歌翻译应立足于对其功能的传达。为了更好的实现旅游文本中诗歌引文的价值,翻译中,译者可以进行创造性叛逆,以增添旅游景点的艺术魅力。通过对旅游文本中诗歌英译的创造性叛逆现象的解读,使汉语旅游文本的英译能更好地实现旅游文本的宣传劝说功能,传播中国的旅游文化。  相似文献   

20.
在政府大力倡导旅游业和形象经济为主导的时代背景下,旅游外宣翻译成为了吸引游客和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依据CIS城市识别系统理论,探讨河西走廊旅游外宣中旅游宣传口号英译,旨在促进旅游外宣翻译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