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文章以洛阳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指出制约洛阳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人才因素,分析“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战略对改善洛阳旅游业现状的积极意义。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还能熟悉旅游行业有关方针政策,同时具备较好的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心理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对“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战略的实施有极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洛阳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价值丰厚,组合度高,开发潜力大,优势得天独厚。但目前洛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文化内涵不足、资源欠缺整合、体验性较差等一系列问题。未来洛阳文化旅游开发需突出资源特色,提升文化品位,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组合式开发,以特色为基础进行创意式开发,以主题为中心进行体验式开发,以精品为核心进行品牌化开发,把洛阳打造成东方文化圣城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相似文献   

3.
发展桂林文化游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的思考和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林以“山水甲天下”誉满全球,又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将桂林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是全市和全国人民的心愿。桂林的建设不能忽视丰厚的历史文化。保护并有选择性地恢复历史文物古迹,兴建历史文化博览城,充分发挥历史文化旅游博物馆的作用,加强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建设,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开发出桂北五条历史文化线路,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以及遵循旅游发展中的历史文化性,将为创建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开辟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4.
扬州作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旅游资源富集。以扬州为例,从文化生态的视角探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文化旅游开发。通过分析扬州名城文化旅游资源,提出基于文化生态理念的扬州名城文化旅游开发原则和开发重点,从而促进名城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吸引旅游者外出旅游的最本质动因。把文化变为资本,用文化来发展旅游经济,以旅游经济的发展来体现文化,实现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这是大连对俄旅游的发展前景和方向,也是向国际旅游名城迈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开封提出了要立足独特优势,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坚定不移地发展特色城市之路。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中,开封成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成为我国中西部唯一一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机遇促使开封开始跨越式发展,建设国际旅游文化名城是开封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开封国际知名度、美誉度的必要途径。为此,开封可以选择政府主导全力谋划、宋文化主题引领、重大项目建设、城市智慧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等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7.
洛阳水文化高地建设要生态先行,以深入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实施"四河同治""三渠联动"等项目工程,实现"一河清水入洛城"的目标。打造洛阳水文化高地,要彰显城市历史文脉,通过河流水系景观讲述洛阳故事,建构心灵栖居的诗意场所。对洛阳河流景观进行大力度的建设、改造、提升,以丰富城市景观肌理,传承创新河洛文化,展示国际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魅力,有力促进地方文化旅游和社会经济发展。期待在中原大地、在"一带一路"的起点,把洛阳建设成为一座山水园林相间、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和现代气息交相辉映的东方文明都市。  相似文献   

8.
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未来的一大发展方向。开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显著,方兴未艾,前景广阔。开封在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进程中,做大做精做强文化旅游产业至关重要。其主要实现路径包括:科学规划,引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带动,做精、做强文化旅游项目;培育龙头,做精、做亮文化旅游品牌;突出特色,做活、做靓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做全、做特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注重创意,做优、做奇城市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9.
旅游文化着重考察在旅游活动中各个领域的文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其背后包含的共同的、普遍的本质。洛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文化建设喜忧参半。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初步分析,提出相关对策思路,有助于洛阳旅游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却没有形成优势旅游品牌.洛阳应在遵循文化保护原则、继承创新原则和协调发展原则的前提下,实施旅游形象设计战略、古都文化旅游产业大集群战略和节庆会展带动战略来构建古都文化旅游品牌,以实现洛阳旅游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洛阳区域经济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宜昌在建设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进程中,开发设计吸引海外游学者的汉语修学旅游产品,大力发展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是重要途径。本研究分析了宜昌开发入境修学旅游的意义、基础和条件,提出了发展汉语修学旅游的策略,并对汉语修学旅游产品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2.
开发地方特色旅游产品,创建中国旅游名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将大连建设成为“有特色、高品味、国际化、大客流、高创汇的中国旅游名城”的目标 ,本文从加大旅游城市环境建设、开发有特色旅游文化产品、宣传有特色的旅游饮食产品、创建有特色的旅游购物产品、强化有特色旅游服务产品 ,五个方面论述了开发地方特色旅游产品 ,创建中国旅游名城的思路对策。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名城”含义丰富而深刻,导游服务人员必须对其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导游在名城历史文化基础建设方面责无旁贷.但必须要明确名城建设与开发不能“只为旅游”.导游之于名城意识需注意:努力导游,坚持诚信,明确导游的“口头文学”是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4.
底蕴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是洛阳旅游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文章通过对洛阳文化旅游资源形成条件的探讨和开发现状的分析,提出今后洛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即走以塑造精品为核心的品牌化经营战略,以文化旅游为引领的文化产业战略和以保护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旅游文化—大连建成中国旅游名城的深厚底蕴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进入新的世纪,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文化价值将更加深刻地影响着各国人们的生产和消费,特别是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精髓和灵魂。大连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建成中国旅游名城,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深刻理解旅游文化的内涵,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进而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旅游文化建设措施,使大连的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洛阳是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洛阳的智慧旅游正在稳步建设中。智慧旅游是对传统旅游的一种彻底颠覆。随着智慧旅游建设的稳步推进,洛阳酒店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洛阳酒店业必须深入理解智慧旅游的内涵,了解智慧旅游酒店应有的功能,熟知智慧旅游酒店应有的业态,全力推进智慧旅游酒店建设,提高洛阳酒店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作为"郑汴一体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开封金融机构规模小、种类少的现状,如何抓住郑汴金融同城机遇,建立和完善投融资体制,优化郑汴金融结构和布局,在促进开封经济不断提升、推进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基础上,对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方面同样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到阳朔游览的国内自助游客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行为特征进行研究,揭示他们在阳朔的自助游活动规律,提出支撑阳朔自助旅游发展的政府配套政策和措施,以促进阳朔国内自助游市场的开发,这对于全面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乃至桂林建设国际旅游名城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加快洛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会宾 《文教资料》2008,(26):70-72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的联姻使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实现了双赢,并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文化旅游.洛阳发展文化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随着形势发展,人才匮乏、体制陈旧、创意不足等已成为影响制约文化旅游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便成为加快洛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桂林世界旅游城是桂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先行试点,以桂林临桂为点,发展成"一点三星三区"的基本布局,形成与桂林老城相互呼应的国际旅游名城。通过梳理桂林临桂的文化脉络,以城市意象的各要素为依据,对桂林世界旅游城的城市文化意象的塑造,提出打造桂林旅游城旅游文化、道路文化、边界文化、节点文化、地标文化等特色文化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