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由于宫缩乏力而导致的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治疗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宫缩乏力性的剖宫术后出血患者,然后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实施止血治疗,对照组则使用常规止血方法。结果: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所需时间以及出血量等)和预后情况(产褥病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相比,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由宫缩乏力而导致的剖宫术后出血的治疗中,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效果更佳,可以显著地优化患者的手术情况和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在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中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剖宫产手术中出现大出血18例产妇的治疗中实施了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术后加强护理,着重预防再次发生继发性的出血等症状,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所有产妇的术后愈合均满足甲级标准,产妇的平均住院天数11天,跟踪随访中未发现有继发性贫血、产后出血等症状的发生,所有产妇的子宫复旧情况均正常,无远期并发症的记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母草针剂臀部注射给药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用我院近一年多来分娩有子宫收缩乏力出血高危因素的106例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于胎儿娩出后臀部肌注益母草针40毫克;对照组50例,于胎儿娩出后臀部肌注或肘正中静脉注射催产素10u加10%葡萄糖溶液20mL,两组分别治疗。结果:益母草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为136.47士26.53ml,无1例产后大出血,第三产程时间缩短,且无明显的升高血压或副反应症状的发生;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为232.36士27.28m1,1例发生产后大出血。结论:益母草针剂臀部注射给药预防产后出血,方法简单,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纱条填塞宫腔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至2005年6月应用纱条填塞宫腔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98例临床资料。结果:采用纱条填塞宫腔制止了大出血,无一例子宫切除及产妇死亡。结论:宫腔填塞纱条是控制剖宫术中大出血的应急处理手段,常规处理无效时可以试用。  相似文献   

5.
仓决 《西藏科技》2007,(4):41-41
剖宫产是解决某些难产最有效的手段,术后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本人在护理工作中的体会总结如下:1病情观察应严密观察产妇情况。产妇从手术室送回病房后,应稳当地搬到床上,并注意保暖,立即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尿管接袋床边固定,并查看输液及尿管是否通畅,腹部置砂袋6小时,术后12小时内,密切注意观察阴道出血量及腹部切口渗血情况,为防止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可给5%葡萄糖500m l加催产素20U静脉点滴。同时存术后2小时的观察至关重要,应每半个小时按压一次宫底,观察阴道出血的量,防止发生产后大出血。若产妇术后的血压与术前相差3KPa,且脉…  相似文献   

6.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毫升者称为产后大出血。产后大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常常出乎意料之外,严重影响孕产妇健康甚至危及产妇的生命,目前是导致孕产妇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尤其是存在高危因素的孕产妇一定做好产前、产时、产后的监测预防,降低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所以防治产后出血是妇幼保健和产科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精神因素等。  相似文献   

7.
简要分析了导致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在本院进行诊治的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是引起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为了降低患者产后出血的发病率进行产前相关分娩的宣教是关键,同时还要注意在分娩过程中对并发症的有效预防,这对降低产妇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入治疗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妇产科的各种疾病,文章阐述了介入治疗在产科疾病如产后大出血、剖宫产术后出血、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功血等妇科良性病变,宫颈癌ⅡB-ⅢA、子宫内膜癌Ⅱ期以上、侵葡、绒癌等恶性病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产后大出血的预防、监测护理的对策、方法和体会,并对123例产后出血达500ml以上产妇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结果显示,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常出于意料之外。产科出血仍然是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加强产前保健充分了解病史、普及新法接生、产时严格按常规操作与处理,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才能降低其发病率、病死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时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原因,探讨子宫切除术的时机。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13年间44例急症子宫切除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发生率0.076%。剖宫产子宫切除是阴道分娩的9.5倍。子宫切除前平均出血量3000ml以上。血红蛋白平均为47g/L。结论产科子宫切除术是挽救产妇生命的有效措施,但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胎盘因素和宫缩乏力是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在积极处理产后出血无效的情况下,为抢救产妇生命宜行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11.
产后出血是指在胎儿娩出后42小时内,阴道出血量大500毫升以上者.它是目前产科领域里最复杂,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者,可致出血性休克、死亡或遗留严重后遗症.子宫收缩乏力仍为目前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但剖腹产引起的产后出血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2.
乔艳  陈友伟 《西藏科技》2006,(5):36-36,38
目的:总结对急诊胃镜下诊治219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体会.方法:对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出血采用不同的药物及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局部喷洒药物止血的182例中172例治疗后未发现有呕血及活动性出血现象,24小时内出现再次出血有10例;17例注射止血的患者24小时后有3例再发大出血;总的止血成功率为93.9%.结论:急诊胃镜下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病灶直观、止血效果好、安全可靠、降低医疗费用、防止再次出血及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阴式手术和腹腔镜下经腹膜外子宫悬吊术对于治疗子宫脱垂的疗效,为选择更适合的手术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间收治的Ⅱ度以上,需要手术治疗的子宫脱垂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试验组采用腹腔镜下经腹膜外子宫悬吊术,对照组采用阴式手术(阴道子宫全切术)。结果:通过比较两组之间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随访一年所得出的患者对于术后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对于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做出结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后瘢痕妊娠大出血中的临床表现进行探讨。方法:将某一医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CSP患者作为对象,以是否行UAE为依据将其分为栓塞组A以及非栓塞组B,其中栓塞组共20例,当中的15例在UAE后行清宫术,另外5例在UAE后行开腹或阴式病灶切除术。此外非栓塞组共10例,当中6例是直接行清宫术,此外2例病灶局部注射甲氨蝶呤(MTX)50 mg后行清宫术,另外2例直接开腹行病灶切除术。结果:A组治疗成功率远远高于B组,其患者的临床指标也远比B组要好,并且比较两组的造影表现和不良反应并发症,A组的安全系数要高于B组,由此可知子宫动脉栓塞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其安全性较强,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剖腹产术中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腹产术的产妇80例,收集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出血原因,并根据出血的原因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80例患者均在剖腹产术中出现出血现象,其中由于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出血患者有14例,由于宫缩乏力出血的患者有15例,由于子宫肌瘤出现出血现象的患者有24例,由于切口撕裂出现的出血患者有27例。所有患者均针对剖腹产术出现的出血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患者基本症状恢复正常,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现象。结论剖腹产术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凝血功能障碍、宫缩乏力、子宫肌瘤及切口撕裂,采取针对行的止血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母婴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总结子宫脂肪瘤的病理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式和预后。方法对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近7年见到的唯一1例子宫脂肪瘤病例进行资料收集、病例分析,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果子宫脂肪瘤多发生于绝经后女性,本例可见阴道不规则出血,并有脂肪肝史。B超示盆腔内实性团块。镜下见肿瘤由大量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及少量平滑肌细胞组成。结论子宫脂肪瘤极为罕见,且临床表现、B超、影像学表现与子宫平滑肌瘤相近,需要借助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并进行鉴别诊断。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治疗及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方法总结1998年元月至2006年9月间28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包括外伤,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方法为在解痉降压抗炎止血的基础上,尽快终止妊娠。28例中阴道分娩9例,剖宫产19例,发生产后出血8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4%,胎死宫内l7例。结论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基础上,尽快终止妊娠是治疗胎盘早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探讨RPH加内痔芍倍注射加外痔切除缝合术与传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疗效对比观察。实验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在2018年10月到2019年7月住院的10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其中实验组采取RPH加内痔芍倍注射加外痔切除缝合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经典术式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术后疼痛、术后肛缘水肿、术后总体疗效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术后疼痛、术后肛缘水肿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二组总疗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H加内痔芍倍注射加外痔切除缝合术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总体疗效相同,但前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轻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5,(23)
目的:评价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及临床结局。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70例产妇分成两组,一组设定为观察组实施阴道分娩,另一组设定为对照组实施剖宫产。比较两组产妇产时出血、住院时间及产褥感染、新生儿评分等情况。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有23例行阴道分娩,有12例产妇由于头盆不称、宫颈水肿、担心子宫破裂等原因改行剖宫产分娩,阴道分娩成功率为65.7%。两组产妇产后出血、住院时间及产褥感染、新生儿评分等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瘢痕子宫产妇在情况允许状态下,经过严密的各项监测是可以试行阴道分娩的,瘢痕子宫也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手术方式及治疗经验。方法:对9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进行检查,根据术中情况进行囊肿剥除,附件切除或中转进腹手术,术后根据患者有无生育要求及病灶严重程度分别加用GnRHa、孕三烯酮及米非司酮药物治疗,术后定期随访。结果92例中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成功剥除70例,单侧43例、双侧27例,附件切除18例,4例因盆腔粘连非常严重,操作困难中转进腹。无其他术时、术后并发症。按AFS分期法:Ⅲ期65例(70.65%),Ⅳ期27例(29.35%)。术后病理均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随访6~48个月。Ⅲ期复发率4.60%(3/65),Ⅳ期复发率14.81%(4/27),总复发率7.6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一种理想方法,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规范操作,术后及时辅助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