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本文利用双前沿面数据包络法,将评价单元分别同"最优"和"最差"的决策单元相比,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乐观效率和悲观效率进行测量,综合结果由几何平均效率表达。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普遍偏低,22个分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差异较大。中国高技术产业在保持投入的同时,应着重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视角,考虑共享资源在两个子系统间的分配结构,构建包含共享投入在内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共享投入两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9个省份2010—2014年的研发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综合效率水平不高,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效率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研发创新综合效率基本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省际间高技术产业效率差距较大;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效率显著高于成果转化效率,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利用模式属于"高技术开发,高成果转化"型的省份仅占样本总数的27.5%,且主要来自于东部地区。最后,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实际情况,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视角,考虑共享资源在两个子系统间的分配结构,构建包含共享投入在内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共享投入两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9个省份2010—2014年的研发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综合效率水平不高,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效率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研发创新综合效率基本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省际间高技术产业效率差距较大;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效率显著高于成果转化效率,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利用模式属于“高技术开发,高成果转化”型的省份仅占样本总数的27.5%,且主要来自东部地区。最后,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实际情况,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1995-200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的研发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随机前沿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两种方法实证测算了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主要的发现有:考察期内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整体偏低,但其时间演变基本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的效率高于随机前沿分析法,但后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虽然两种方法测算的效率在均值上具有显著差异,但在排序方面却显示出高度的一致性;提高研发创新效率对提升高技术产业的经济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面板VAR模型估计,基于2002-2011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研发效率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检验GDP增长、人力资本积累、产业结构升级和研发效率之间的面板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认为研发创新带动经济发展作用的发挥需要完善科研监督体系确保研发经费的充分利用,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投资,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向主导性高技术产业转变。  相似文献   

6.
正确判别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性,有利于促进区域高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借鉴创新生态系统理论、Lotka-Volterra模型和聚类分析法,构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的分类评价体系;以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1997-2014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从生产经营水平、研发创新活动水平与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协同关系两方面,给出了中国大陆31省市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的分类评估结果和优化对策。 研究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总体态势较好,不同类型省市的创新生态系统生产经营水平差距悬殊;切实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不断提升研发创新活动效率,并促进研发创新活动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步发展,是相对落后省市改进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的主要路径。本研究为我国不同类别省市优化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提供了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立中国高技术产业研究部门与开发部门之间的关联模型,运用动态网络SBM模型测度了2010—2013年中国各省市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的总体效率、时期效率、部门效率以及时期部门效率水平。结果显示: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且地区差距明显;大多数省市高技术产业研究部门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度低于开发部门;研发经费、人员及专利等投入要素普遍存在冗余。今后应从强化高技术产业的基础研究、加强区域技术资源整合、提高专利技术水平等方面入手,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研究和开发部门的创新能力协调度及技术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8.
 考虑中国要素市场不完全的特征,从“技术最优”和“成本最小”两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引入要素价格信息的创新效率指标,并利用三阶段DEA-Windows方法测度1996-2008年四位码高技术产业内、外资部门的相对效率差异,分解出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在此基础上得出要素市场不完全下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特点:第一,创新效率主要受制于低配置效率,创新研发效率主要受制于低规模效率,而且有极强的内生性;第二,内、外资部门创新效率的差别主要在配置效率上,创新研发效率的差别主要在规模效率上,研发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差异不显著;第三,外部环境、主要是政府政策支持在提高研发效率的同时却以配置效率的损失为代价。因此,应注重“市场”维度、发挥要素市场在高科技产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政府支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需要在研发效率提高与配置效率损失之间权衡,确保创新效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研发投入的效率对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1996-200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估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对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具有较高的研发投入产出弹性,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细分子行业的研发投入的产出弹性存在差别,但是各行业的研发投入都具有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前从区域视角探讨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动态演变趋势的研究基本为空白。为进一步描述和呈现近10年以来中国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效率的演变特征,并分析其隐含的政策启示和管理意义,提出一个较为综合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结合2006—2017年的相关统计年鉴,对中国不同区域的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动态演变趋势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近10年以来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整体呈现出典型的研发和转化不均衡状态,其中转化效率更低。这或许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并在“十三五”期间的区域科技政策制定中适当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2000-2008年中国大陆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实证测评了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的相对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研究显示,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技术效率存在差异,且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研发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均有所增长,多数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率高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技术效率在考察期内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7-2014年中国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政府支持与研发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政府支持有利于促进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提高,并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提升技术效率来实现的;分地区比较表明,政府支持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政府支持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没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而中西部地区政府支持则显著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提升,且主要也是通过提升技术效率来实现的。不论是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还是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上述结果均成立。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得出了促进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提升的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现有研究认为发生“资源诅咒”现象的原因在于过度的资源依赖降低了研发投入从而抑制了创新。为了进一步探究了资源依赖和研发效率的关系,本文利用随机前沿模型计算得到了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级区域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并实证研究了自然资源依赖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自然资源依赖对高技术产业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这种抑制作用,西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为此,本文认为应当降低资源产业的依赖程度,应当制定专门的扶持政策,应当注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应当因地制宜的制定资源产业政策和高技术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4.
相比传统的自主研发创新、内部研发,开放式创新条件下寻求外部知识源化,重视非研发创新途径是有效的创新转型策略。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2009-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外部知识源化和非研发创新路径特征、地区异质性和发展趋势,实证考察了其对专利产出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开展外部源化、非研发创新活动的经费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外部研发支出和非研发创新投入比重要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地区异质性显著,空间分布活动存在差异;高技术产业通过外部知识源化和非研发创新整体上对专利产出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利用;而现阶段中国高技术产业外部知识源化、非研发创新与内部研发之间的协同驱动效应呈现出不显著或微弱的负向作用,多样化有效创新路径正向协同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研究为高技术产业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探索独特、有效的多样化创新路径提供了有效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樊钱涛 《科学学研究》2020,38(3):506-514
本文基于中美日三国创新领导企业2012年到2017年的相关数据,分别采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进行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估计,通过企业研发资本产出效应的跨国比较,探讨中国特殊的产业发展机制。回归结果显示创新领导企业之间存在明显不同的投入产出效应;中国创新领导企业的研发资本相比物质资本具有更高的产出贡献率;在中高技术产业和中低技术产业,中国企业的研发资本具有相对较高的产出贡献率;在高技术产业,中国的大企业具有较高的研发效率;中国创新领导企业总体上正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现实差距与创新驱动发展的经济发展路径转变问题,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从创新价值链的产出视角出发构建C-D生产效率函数,对中国各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度,然后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中国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收敛性。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整体上出现逐渐上升的态势,但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显著的集群趋势;考虑空间效应的中国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不仅存在着绝对收敛而且存在条件收敛,且固定资产投资对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产生了明显的杠杆效应,但市场竞争和政府支持对省域创新效率的影响表现为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韩晶 《科学学研究》2010,28(3):467-472
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分工地位。应用SFA方法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整体创新效率呈改善的趋势;其中,电子计算机及相关行业创新效率最高,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最低;科技人员在高技术产业创新中的产出弹性弱于科研经费的产出弹性,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主要是经费拉动型的。在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中,企业数量对于创新效率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产业内三资企业总资产、产业利润对于创新效率有着明显的正向影响。为此,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科研人员创造性;提高产业集中度,组建大型产业集团,为产业创新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适当提高产业开放度,促进中资企业获得技术溢出。  相似文献   

18.
自主创新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基础,也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人力资本、技术和资金比较缺乏,提高创新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的BCC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内的17个行业的自主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得出了各行业自主创新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通过投影分析,提出了非有效单元如何进行有效性调整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软科学》2018,(3)
在探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研发活动集聚改善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机制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随机前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通过竞争效应和专业化分工效应降低高技术产业研发活动成本,从而提高研发效率;研发机构的空间集聚将通过研发知识外溢效应和集体学习效应而提升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研发活动集聚在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廖湘岳  刘敏 《科技风》2014,(2):69+71
高技术产业是驱动创新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具有知识和技术优势,具备了实施创新活动有利的技术机会。文章运用因子分析,从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中,提取了两个公因子:研发努力及创新绩效和技术水平。分析发现:自1995~2008年,在研发努力及创新绩效和技术水平的综合作用下,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研发努力及创新绩效与创新能力保持了相同的变动趋势,但是技术水平却呈现出倒"U"形的特征,1995~2001年持续上升而在2001~2008年却处于下降状态。本文从激励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和提升高技术产业技术能力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