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科技研发服务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以社会培训服务区域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提升,以文化资源服务区域文化建设和社区教育发展等方面。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存在"服务域"分布不均衡、社会服务整体层次不高、示范与非示范院校间能力差异较大、社会服务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政府要通过搭建平台促进社会服务层次提升,非示范院校应加强提升社会服务意识与能力,院校要建立与完善社会服务内部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已经成为职业教育迈向现代化的主要发展目标。以苏州高职教育为案例,聚焦人才供给、人才需求、人才服务和人才质量4个维度分析苏州高职教育服务苏州经济发展的人才贡献度现状,发现苏州高职教育存在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存在落差、人才培养规格与民生期盼存在落差、多元办学与均衡发展存在落差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打造高职名校、提升人才地位和推进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提升区域产业服务能力是对当前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这里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战略定位与规划、办学特色等各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并在价值链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建立园区经济、打造科技创新团队和加强国际合作发展等高职教育区域产业服务能力提升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如何通过高职教育改革以优化其服务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功能,进而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提升全民的职业素质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优化高职人才结构功能、技术供给功能、教育创新功能等角度,揭示了高职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建构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终身教育新理念、变革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教学方法与技术、重视政府和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的作用、强化高职教育系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合作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现代产业体系视域下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职业教育的先锋队,高职院校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应用研究与技术创新、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比较优势,但面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也存在科研反哺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不够、科技项目层次不高、科技成果转化不畅、校企合作科研优势不足等问题.为此高职院校要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生态、技术、人才需求,通过优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深化产教融合打造科技协同创新能力、培育"三员"人才队伍提升科技人才竞争力,以实现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6.
在"一带一路"视域下高职教育发展存在发展基础薄弱、国际化办学水平不高、社会服务能力不够、人才培养结构性过剩、小语种人才短缺、高素质国际化教师团队缺乏等问题.必须以供给侧改革思路为指导,重新定位高职院校办学方针,实施高职教育国际化战略,聚焦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升高职教育供给水准,优化专业结构,加强课程建设,多方协同创新,通力保障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7.
在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发展科技创新、促进国家和区域社会发展为目标的大背景下,从就业能力、科研能力、培训能力三个方面评价区域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基于2019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的“服务贡献表”数据,应用熵权TOPSIS法对15个副省级城市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绩效进行测算。通过横向对比和经验借鉴,区域高职院校应着眼于地方产业发展方向,立足产业办专业;集中优势资源实现科技创新,提升科研项目的管理和成果转化能力;积极为本地企事业单位开展特色培训。  相似文献   

8.
大力推进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培养符合创新驱动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以科学发展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共赢为目标,深化校企协作;以服务创新驱动为宗旨,优化专业结构;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深度融合为目标,强化社会服务等,对于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教育存在发展基础薄弱、国际化办学水平不高、社会服务能力不够、人才培养结构性过剩、小语种人才短缺、高素质国际化教师团队缺乏等问题。以供给侧改革思路为指导,应重新定位高职院校办学方针、实施高职教育国际化战略;聚焦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升高职教育供给水准;优化专业结构、加强课程建设;多方协同创新、通力保障供给侧改革,为"一带一路"提供高质量的供给。  相似文献   

10.
开展科技社会服务是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办学的职能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进行产教融合、校地合作成果的体现。本文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科技社会服务现状调研与分析,查找高职院校科技社会服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探索高职院校科技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是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实现校企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但目前仍存在运行管理效能不足、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协同化服务能力欠缺、人事管理制度落后、评价功能和激励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高职院校应对接科技发展趋势,推进多元主体深度参与,提升科研资源核心价值和共享程度,打造平台协同式服务能力,制定科研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形成以“共享、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平台管理模式和评价激励措施,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职教育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仍然存在条块分割,政出多门,体制不畅;体系分割,层次疆化,结构不优;法治滞后,监管不力,质量不高;观念落后,动力不足,创新不够等问题。新时代加快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要完善高职教育体制、政策、制度和法治供给,提升法治化水平;二要规范高职教育秩序、结构、公平和保障供给,提升系统化水平;三要提升高职教育价值、权威和标准供给,提升标准化水平;四要保证高职教育质量、人才、科技、创新、社会、文化、生态和政治供给,提升现代化水平;五要创新高职教育供需联动机制,提升适应性水平。  相似文献   

13.
乡村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亦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作为与乡村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县域中等职业教育是开发乡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形式,在服务乡村人才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江西县域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调查发现,县域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面临的办学条件、管理体制和乡村人才供需矛盾问题亟待破解,具体表现为县域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布局不均衡、乡村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县域中等职业教育与乡村社会生态相脱嵌等多维困境.为此,针对县域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及管理体制问题,需要启动中等职业教育提质工程,同时以推进科技学院建设为切入点,统筹解决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等问题;破解乡村人才供给矛盾问题需要对乡村人才供给与需求开展调查,在此基础上启动乡村人才学历提升和技能提升工程,实行定向培养和精准培训,全方位地服务乡村人才振兴.  相似文献   

14.
教育与科技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百年大计,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承担着伟大的历史使命,高校要紧紧抓住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积极寻找突破点,全面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相对于所在地方和服务的区域而言,高校应该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发挥在科技资源、智力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着力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同时,高校也要注重与企业协同创新,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和转化平台,营造科技创新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服务区域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5.
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从本校食品与生物工程系协同创新基地建设的实践经验出发,探讨了高职院校拓展资源、锻炼内功、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重点围绕机制建设、技术服务、人才服务等方面展开讨论,为其他高职院校深入领会和实施"协同创新"、促进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的三大职能包括: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以来强化社会服务内涵建设,积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动承担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从科技服务、培训与技能鉴定、设备共享、对口支援等多方面打造社会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拓宽社会服务途径,为区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技支撑和服务。  相似文献   

17.
面对区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机遇,高职经贸管理类专业应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坚持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科技创新为支点“撬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智能时代教育改革创新的核心议题。科技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以“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统筹规划为指引,以大规模、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自主培养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支点”撬动教育服务能力的提升、教育实践样态的革新、智慧教育生态的重构,以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培育“新模式”,为教育可持续发展营造“新生态”。科技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为:聚焦创新人才培养,推动传统育人理念变革;打造智慧学习环境,革新教育教学实践场域;推动优质资源聚合,实现教育资源精准供给;挖掘数据要素潜能,构筑教育变革动力引擎;提升教育服务能力,革新教育服务供给体系;革新教育教学理念,打造人机协同教育模式;推动评价模式转型,实现智能精准教育评价;变革教育管理机制,推动系统精准教育治理。未来科技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数字教育理论创新、推动教育智能技术研发、强化多源异构数据汇聚、推动智能教育产品研发、打造智慧教育样板工程、开展智能教育社会实验,以此为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的"供给侧"概念虽引自经济学,但其内涵又不完全等同经济学,主要是指其社会职能的外化,即为社会提供专门人才、科研成果、教育服务和文化需求。高职院校作为高等院校供给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生产一线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社会提供应用型技术科研成果,为各行业提供教育服务和文化产品。目前高职院校供给侧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一是高品质教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二是低品质教育产品和服务供给过剩,三是需求侧的高品质期许与供给侧的低品质供给之间落差明显。要解决以上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进行供给侧改革:一要优化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结构,二要提高应用型技术类科研成果的供给质量,三要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与行业企业的供给效能。  相似文献   

20.
面向2035年,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受社会经济转型、国家创新战略、高职教育内涵拓展驱动,提升职业教育社会阶层流动功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功能和高职教育质量是其价值目标。其定位于培养出契合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积累匹配现代职业教育内涵的人力资本。实现上述目标,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应构建点面结合的组织体系,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开发面向大众的课程资源,进行"知行合一"的实训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