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通过对杜林研究平等问题的先验主义方法论的批判,揭露了杜林平等观的抽象实质,并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基本思想.解读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平等观思想,不但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及其方法论原则,而且对于今天如何应对各种抽象的价值论调,促进社会平等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盛 《现代企业教育》2014,(18):236-237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对平等观有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他的平等思想是在探究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批判杜林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平等观,阐述了平等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实质,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内容,这对于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平等和公平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了恩格斯《反杜林论》道德和法·平等中体现出的性别平等观后,指出性别平等观的中国化,及其和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针对《反杜林论》中第一编哲学部分所做的相关论述,本文将集中针对"第十章:道德和法-平等"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 哲学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今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哲学发展方面的论述,对哲学现代化来说,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理论创造进入“系统化时期”的两部重要著作《反杜林论》和《费尔巴哈论》中的有关论述,试析恩格斯关于哲学发展问题的一些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6.
《湘南学院学报》2020,(3):10-14
恩格斯通过批判与建构的方法,正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阐释了关于美好生活的思想。目前,我国正处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关键时期,重温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美好生活思想的基本内容,探讨美好生活思想在《反杜林论》中的重要意义,能够为我们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理论思维与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杜林的平等观进行了有力批判,深刻揭露了杜林平等观的虚伪性。恩格斯认为,平等是历史的产物,它以社会历史发展为基础;平等是对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反映,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平等具有阶级性,只有彻底消灭阶级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真正平等。在新时代,深入探究恩格斯的平等观,不仅有助于人们拨开西方“普世价值”理论的迷雾,也有助于人们把握和理解“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学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道德原理,对于加强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有现实意义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道德的理论,较集中地反映在恩格斯所写的《反杜林论》伟大著作中。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第一篇哲学部分中,批判了杜林的永恒道德观,系统全面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原理。  相似文献   

9.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是恩格斯晚年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科学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及其与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总结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四十年来哲学思想成果和哲学斗争经验。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崭新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在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和《反杜林论》中得到了“十分明确和详尽地叙述”。《费尔巴哈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其平等观是社会主义平等问题研究的首要参考。马克思所追求的平等是经济与社会领域实质意义上的平等,其平等观的构建受到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平等思想的启发,并实现对后者的批判性超越。以马克思平等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平等观与自由主义平等观相比,二者在认识平等问题的方法论、对平等与自由的价值排序以及对待"人生而不同"这一基本事实的态度等问题上均存在差异。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是补足马克思平等理想实现条件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资产阶级的平等观是消灭阶级特权,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是消灭阶级。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较之于资产阶级平等观是更高层次的平等观,是无产阶级的科学平等观。但这个宏伟目标的实现,有一个历史的过程,决非是短期可以完成的。因此,我们必须在每个历史阶段,都提出切合实际的、具体的平等目标。但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满足于对“消灭阶级”这一高层次平等观念作抽象的论述,忽视了甚至从根本上否定了对社会主义平等的具体内容的研究和探讨。这样从空洞的原则出发,就时常把人们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提出的一些合理的平等要求看成是小资产阶级的平均主义,或资产阶级的平等观,似乎只要推翻了资本主义制度,提出了消灭阶级的平等观,一切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关系就会自然而然地合理化了,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所著的《反杜林论》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它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永远闪耀着真理的光辉。《反杜林论》是批制杜林的“论战性的著作”,因此,弄清杜林哲学的性质,对于正确的领会《反杜林论》哲学编的基本思想,深入理解恩格斯对杜林哲学批判的实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学习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制主义》一书的过程中,对杜林哲学的性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关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是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回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的第三章和第十七章,分别集中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其中第三章“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主要阐述党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十七章“全面从严治党”主要阐述怎样把党建设好,使党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两章阐述的问题密切相关,在课程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这两个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同时,也需要厘清这两章各自的内容逻辑,明确教学中应当把握的重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谭嗣同是我国晚清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其提出的平等思想,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在他的代表作《仁学》中,谭嗣同构建了“仁-通-平等”的人性平等与人权平等关系模式,主张消除人我之利害冲突,实现人人平等。谭嗣同的平等思想,受佛教平等观的影响至深:一方面,佛教的平等观为谭嗣同的平等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中国平等伦理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积极的借鉴;但另一方面,借用佛教的“众生平等”的思想来论证其平等观,也使他的思想中不可避免地带上很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章的题目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主要内容是阐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论述。关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问题,在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中另有论述。为了避免以偏概全"之嫌,也可以把这一章的题目改为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论述"。一、本章设置的思路和内容选择在教育部原社科司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学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中,没有第八章。我们考虑,首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虽然没有专门系统地论述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专著(他…  相似文献   

16.
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理念之源的研究没有聚焦于《资本论》及其手稿关于自由理念的论述。其实,《资本论》第一卷阐明的价值规律及其"等价交换"原则构成马克思自由观的逻辑前提;关于资本产生的"历史条件"论述构成马克思自由观的重要内容;《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从历史的角度正面肯定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对实现人类自由的历史作用。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主体的马克思著作为确立无产阶级核心价值观——自由理念奠定了经济学基础。马克思在经济学领域关于自由的这些思想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与实践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系统、全面地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经典著作 ,在第四章中 ,他详细地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的伟大意义及其基本原理。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人的本质"作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以及以后的诸多著作中都有论述,而且随着马克思思想的不断成熟,其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也不断完善。但《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可以说是整个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萌芽和起点。在《手稿》中,马克思以实践为出发点,将人的本质界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并对人的本质属性做了具体阐述,最后论证了共产主义才是对人的本质的全面恢复和确证。  相似文献   

19.
在《反杜林论》的第四章中,恩格斯通过深刻分析,尖锐地批判了杜林的"世界模式论",毫不客气地揭露其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实质。在关于世界统一性的问题上,恩格斯针对杜林的世界模式论,阐明了唯物主义世界统一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不仅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重要原理,而且也阐述了语言学的重要思想,其中包括关于语言的起源、深化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关于语言的内容等问题的论述。深入挖掘这些思想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语言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