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文言文——中国语文的渊源和文学的瑰宝.它能有效地提高中学生语文的素养。然而。目前的状况是,它的教学效率很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压抑的文言文教学没有生机活力.时间一长,师生都压抑,所以也就难怪学生讨厌文言文,进而读不懂文言文了。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喜欢文言文。让文言文教学焕发新的活力.就应该给这些古老的文言文赋予鲜活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正>众所周知,文言文教学,难度甚大。究其原因,文言文距离学生生活时代久远,所以学生难以理解。仔细想来,其实它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在十来年的教学生涯里,我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那就是:文言文教学必须进行"读"!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手段。我国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也非常主张"读",他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了重要的地位,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就必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读文言文,真正让朗读成为文言文教学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4.
学会学习文言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言文教学确实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从表面上看:一般教师愿意教文言,学生也似乎愿意学,因为花了工夫可以在成绩上有提高.但实际上,这几年来从各高校文科专业反馈而来的信息表明,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并没有提高,青年学生一般并不喜欢读文言文,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也并没有得到保证,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换言之,我们中学的文言文教学不能说是成功的.我认为初中起始阶段的文言文教学陷入误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多年的文言文教学中,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从初一到初三,文言文学了一篇又一篇,但阅读能力并没有随着篇数的增加而提高。一篇几乎没有生词的文言文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他  相似文献   

6.
只要一提起文言文,恐怕大家都会感到头疼。教师难教,学生怕学。探究学生怕学文言文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古今语言的变异;二是现在的学生讲求实际,速效;三是文言文的背诵量大;四是老师教学钻牛角尖。我认为在目前的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有以下三种问题值得注意,现分述如下:一、重讲解轻熟读文言文教学课堂上看到的是老师激情的演讲,学生热火朝天地分析讨论答题。一堂课下来,当时知识增了不少,但有的学生恐怕还不能完整流畅地读,哪谈在熟读中加强理解记忆?关键是老师重讲解轻熟读。文言文的语言材料是离学生所处时代很远古的书面语言,因此,…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语感,提高学生对汉语言发展的理解有着重要作用。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对文言文往往采取“熟读———逐字逐句翻译———背诵”的模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违背素质教育的规律,而且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积极性差,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我们语文教研组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积极学习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进行了文言文教学的新尝试,采用“四读法”教学文言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仿读摇仿读是基础。“读”在文言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但文言文和我们现代白话…  相似文献   

8.
王晓芳 《甘肃教育》2014,(13):102-102
正文言文教学从以前的只读不讲,到以后的重讲轻读,再回到现在的所谓返璞归真,我认为都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只读不讲的做法有少慢差费的嫌疑,而重讲轻读又有填鸭式教学的嫌疑,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该读讲结合,译悟并举。这样既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又能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一、读——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  相似文献   

9.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已学完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磕磕巴巴,句读不清。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对诵读重视不够。新课标对文言文的诵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诵读古代诗文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概括地说,就是要求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要多读多  相似文献   

10.
<正>喜欢教文言文,这恐怕是中学语文教师的比较普遍的想法。原因很简单,文言文比起许多白话文来有讲头,学生爱听、爱学。何况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任务是在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与白话文相比,它不必要求学生做到会听、会说和会写,只要做到会读就可以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文言文的教学任务的确单纯得多。那  相似文献   

11.
<正>在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学生阅读文言文却有很大的困难,主要原因是文言文字词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障碍,所以学生不喜欢读文言文,答题也不知所云。为了解决学生文言文阅读的困难,教师要抓住课内文言文的教学,训练学生文言实词品答技巧,从而保证文言文阅读题的解答正确率。本文就将从语法、句式以及课内等方面来探究文言实词的品断方法。一、借助语法,分析推断这种推断方法适合文言文教学中的词类活用的现  相似文献   

12.
读,是文言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种训练,这是若干年来的学习经验证明了的,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加强读的训练呢?我以为教师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一、读单字这是帮助学生扫除朗读障碍和掌握文言实词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音,使之能正确的朗读,而且有利于巩固字义,了解课文。要读的单字有: (一)生僻的字:如《黔之驴》一课中的“慭”“遁”“噬”“狎”“踉”“窥”“(口阚)”等,其中有的在文言文中本是常用字,但对初一学生来说即是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不少语文教师受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忽略了文言文读背教学,也有不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感到索然无味。如何才能使初中生愿学、会学、乐学文言文,我觉得应该"以读为先"教学。一.文言文"以读为先"的意义叶圣陶、朱自清两位先生曾说:"要亲切地体会白话与文言的种种方面,就必须花一番功夫去吟诵白话与文言",通过反复朗读、吟咏,对文章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从认识论的观点看,机械读背的初级阶段是感性认识阶段。  相似文献   

14.
正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寻找让学生有兴趣学习文言文,并且能发展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整体学习质量的教学方法,在长期的探索中,逐步总结出文言文的三步教学法。一、读通:读顺文章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最佳方法。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对加深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品味文字的优美,体会文章的感情,领悟文章的奥妙都有着不可忽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教学中,教与学总处于矛盾、脆弱的状态。对此,我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总结出了"抄读——研读——解读——译读——评读——引读"六步自主阅读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学习氛围,既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自觉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6.
张海珍 《甘肃教育》2014,(21):99-99
正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注重诵读语文教学中,诵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通过诵读不但让学生熟悉了课文,积累了词汇,纠正了字音,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文言文教学更要重视诵读。诵读方式有:老师示范朗读,学生齐读,师生共同读,学生个别读,听多媒体朗读。诵读时要求:读准字音、句读,不加字,不减字,不回读,吐字要清晰,声音要洪亮。朱熹说:"学者观书,务必读得字  相似文献   

17.
初中一年级学生在小学只学过一点古诗。对这些刚开始接触文言文的学生,该怎么教呢?语文教学大纲对初一的要求是,开始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词和简单的文言句式。据此,我在文言文教学中注意了抓下列几点。注重朗读。为了让初一的学生较好地读,教师的范读、教读是很重要的环节。每教一课,我都安排了两次范读,一次在教学的开初,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多数语文教师对文言文的教学感到困惑。对文言文的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文本的基本特点选择教学策略。教学《杨氏之子》一文,可通过解题、初读、释义、品读、统整等环节,让学生亲近文本,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从而感知文言文的韵味、读通读顺文本、学会语言转换、把握文章主旨、感受文言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他们喜欢学习文言文。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教学浅见白湖二中曹仕华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加之本人从事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我认为在文言文的教学中,采取“多读多背、前后联系、归类整理、引导模仿”的方法,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好法.一、多读多背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它不仅使学生熟悉文言句法的特...  相似文献   

20.
怎样根据初中一、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文言文教学,以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几年,我在初中的一个班作过一些文言文教材和教法改革的尝试,做法如下: 一、增选教材,合理安排顺序要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我认为首先必须增加文言文教材。初中学生精力充沛,记忆好,接受能力强,多读一点文言文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我在初中一、二年级教了部编初中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