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闻名世界的泸定桥,有一副桥联:“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这副桥联是朱德亲笔题写的。联中的“帝国”,指的是日本帝国主义。它让人一读,便立即想到当年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出征万里的伟大壮举,想到“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惊险画面。  相似文献   

2.
1993年"七一"前夕,四川省广安县城北协兴镇牌坊村邓小平同志旧居,新添了一副用优质松本板精刻的五百字长联.这副长联成稿于1989年11月,也就是邓小平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职务之时.现将联作者刘利先生的联稿照录如下:  相似文献   

3.
师:今天,我们学习<生命的壮歌>中第二则故事--<"生命桥">.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想到了哪些问题? 生:题目上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生:"生命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生:为什么叫"生命桥"?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请大家先自读课文,看看能不能解决这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副妙联     
子孟 《初中生》2006,(29):34
请看下面这副对联: 猫伏墙头风吹毛,毛动猫不动; 鹰立树梢月照影,影移鹰不移. 这是一副"同音联".上句的"猫"与"毛"及下句的"鹰"与"影"有着同音或谐音之趣.而且,这副对联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何其严谨工整,堪称妙绝.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语文实践活动"--<诗词寄慨妙联抒怀--名胜古迹诗词对联交流>中,录入了四副岳阳楼联.原有两联录入有误,后改正了一处,但仍有一处至今未改.此联课本中为:"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其中的"河"应为"湖",错把"湖山"当"河山"了.  相似文献   

6.
画说青春     
书名号 这个符号是对一本书展开的巧妙象形,容易使人想到"人生是一部大书"这句话。破折号 对桥的一种深刻而形象的隐喻。这根拉长了的线使人不由得想到人生中一些漫长的东西:理想、事业、追求……  相似文献   

7.
联想是智慧的桥梁,写好作文离不开联想.联想为形象感觉所唤起,是中枢神经系统由条件刺激所产生的条件反射.人们看到瑞雪想到丰年,看到乳燕想到春天.刘勰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联想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提起长联,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昆明大观楼上孙髯的一副名联,如瀑布高悬,江河直泻,洋洋洒洒,气良非凡。本文仅就长联之“长”,进行探讨。长联一词,可能最早出现在《红楼梦》中。该书第五十三回说: ……上面悬一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字,旁书“特晋爵太傅前翰林掌院事王希献书”,两旁  相似文献   

9.
姓氏联理     
1.我们来看这样一副对联:绣阁团圆同望月;香闺静对好弹琴。这不是普通的对联,而是一副姓氏联。姓氏联是楹联百花苑中一个品类。上副对联就是清代才子纪晓岚祝贺表兄牛稔文娶儿媳的贺联,正是一副姓氏联。纪晓岚还特别注明,此联用了君家典故。原来这一联暗嵌牛家喜婚之意,用了犀牛望月和对牛弹琴的典故,堪称妙联。  相似文献   

10.
成都武侯祠里有一副非常有名的对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是清朝学者赵藩所题,世人称为"攻心联".该联名义上是总结诸葛亮治蜀的经验教训,实际上是劝谏四川总督岑春煊.当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岑春煊冷酷无情,派重兵镇压.赵藩苦劝无效,于是创作此联.  相似文献   

11.
小熊过桥     
这天,乐乐村发生了一件大事:新桥造好了!小熊特地去给河对岸的外婆送礼物.他告别了妈妈,向河边走去. 来到桥边,小熊看见河水湍急地流着,不禁发出一声长叹:"天哪!桥这么细,我这么胖,还是算了吧!别送命!"于是小熊转身就往回跑,可他一想到要去给外婆送礼物,他便毅然踏上了桥.  相似文献   

12.
一、有这样一副教师婚联,上面写着:1 2 3 4 5 6 7 A B C D E F G横批:OK这副婚联让人猜测半天而不知其意。原来是一位音乐教师和一位英语教师喜结良缘。上联恰好是七个音符,下联则是七个英语字母。更为有趣的是,横批中的"O"是乐谱符号,"K"是英语字母,"OK"有"好、棒极了"之意,可谓妙极。  相似文献   

13.
约翰·科洛姆是19世纪英国的海权思想家和帝国防御问题专家,他首次全面阐述了英帝国防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认为帝国防御应包括整个英帝国,强调海权是帝国防御的基础,但海陆军应该在帝国防御问题上相互合作,主张成立一个内阁委员会以协调帝国防御事务.这些思想在英国从"殖民地防御"到"帝国防御"的战略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有一副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该联运用托物抒情法,以"壁立千仞"自喻,抒发他无私无畏、刚正不屈的性格志向,令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5.
据说我祖家大门的一副对子是请雕工刻的,长年挂着,一到腊月底,卸下来朱漆雕版墨漆字,重髹一遍,焕然如新.联语是这么两句:"诗书继世,忠厚传家."迁了新居,便成了:"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有时下联也写作"大地回春".  相似文献   

16.
江贞 《职业技术》2004,(2):47-47
盅盅美酒辞旧岁,副副红联迎新春.新春写联、贴联,是华夏文明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景.春联上吉祥如意的祝福,给人们带来愉悦,且回味无穷.尤其是那些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立意新颖,构思巧妙的妙联趣对,读后令人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两副出自学生笔下、也发自学生内心的对联:奇趣串珠串成精美作品美妙对课对出雅致对联副副妙联联联寄托老师希望颗颗彩珠珠珠饱含母校深情这两副对联精妙地概括了我校校本课程——"珠趣""对课"的独特魅力。自2007年以来,我校结合工作实际,紧扣学生个性特点,创造性地实施了"珠趣""对课"校本课程,打造出两张富有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亮丽名片,不仅深化、发展了校本课程,还铸就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18.
《同学少年》2011,(8):53
明朝嘉靖年间,有一年岁末,杭州西湖举办春节灯谜会,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观赏和参与。当时,大才子徐渭也来西湖游玩,路过园门口的时候,徐渭见一群人拥挤在那里,看着一副谜语联的上联,苦苦思索,摇头叹息,一时都对不出下联。徐渭上前一看,只见那副谜语联的上联写的是"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下面还写着:"打一日常用物,并用一谜对出下联。"  相似文献   

19.
桥联趣话     
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桥,而名桥之中,往往有脍炙人口的名联,桥、联媲美,世代相传。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赵州桥上有一楹联,对仗工整,意境优美。联云: 水从碧玉环中去; 人在苍龙背上行。扬州,地处淮水南面,唐时繁盛,城内有二十四桥,江湘岚曾题桥联云: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是一个平年,农历甲午年,所属生肖马。现撷取几副有关马的趣联,以飨读者朋友。联曰:"沙马过沙河,沙陷沙马脚;水牛吃水草,水淹水牛头。"此联以水牛、水草巧对沙马、沙河,遣词造句如行云流水般流畅,饶有趣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另一联:"马足踏开岸上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