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十、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其存在的经济基础,与此相适应,又有一定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辩证统一.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一定的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社会主义亦如此,是由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相应的建设就有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就是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全面发展,体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二十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民主政治三者的关系如何它们是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这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物质文明建设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建设又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而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保证和支持.二十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地位、作用、目标和任务是什么?邓小平讲“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民主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如  相似文献   

2.
意识形态是社会形态的有机构成部分。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革命导师不仅承认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决定、制约作用,而且十分重视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把意识形态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思想保证。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依据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客观需要,围绕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尤其围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广泛致力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又一次伟大革命”。这场革命,在对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引起重大变化的同时,也给我国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如何找到一条档案工作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当前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档案工作的关系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来看,档案工作总是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产物,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要受到经济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同时,档案工作的发展与社会档案意…  相似文献   

4.
一九五九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已经胜利地超额完成。现在,全国人民正在更加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信心百倍地开始一九六○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任务是,抓紧时机,争取更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的繁荣富强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高速度发展,迫切要求加速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加速发展教育、文化、科学事业.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毛泽  相似文献   

5.
档案管理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档案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它为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各项事业提供信息服务,让“死档案”变成“活信息”.本文就当前我国高等专科学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思考,对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正确地贯彻政治思想教育和物资鼓励的原则,对于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和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准备条件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政治思想教育和物资鼓励的关系,就其实质说来,是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产生于经济基础的,但是同时它反转过来又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和阴碍的决定性的作用。列宁在“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斯基和布哈林的错误”一文中曾明确地指出过:“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这一点,就是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起码的常识。”他又说:“如果说(或者只是间接地表达了这种思想)从政治上  相似文献   

7.
我国理论界的传统观点是把社会形态归结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如刘延勃等主编的《哲学辞典》给社会形态范畴下了如下定义:“社会形态:人类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的总称,即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觉得,这样理解社会形态有片面性,其片面性就在于没把社会生产力包括在内。我认为,社会形态应当包括生产力,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深入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风貌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利益关系、目标追求也出现了多元化趋势。道德作为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将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随着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我国已处于新的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也必然会带来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尤其是“三农”问题更加突出。为解决“三农”问题,响应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笔者认为要在思想认识领域里首先做好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此,必须明确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及现实意义,确立工作目标,选择可行的方式方法,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党的第三步战略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上升到执政党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与面向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高度,作了深刻的阐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大力推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一、保持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文化根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处于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依据其是否同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是否反映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可以有先进与落后…  相似文献   

11.
一、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地指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在认识上获得的重大突破。它的意义十分深远,必将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必将给整个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市场经济将对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的建设与体制改革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当然,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各领域的建设与改革,也应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在当前研究教育问题,就必须要了解与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2.
浅述高校后勤文化的含义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总书记“七一”讲话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高校后勤文化的含义“文化”,其表现于各个方面,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政治和经济以巨大影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马克思早期进行理论探讨所最为关注的一个实践与理论难点问题——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说明“经济基础”概念的制定,对于科学说明国家这类历史上学们比较关注的现象,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其含义是单一经济基础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使人们对经济基础概念的认识深化和扩展:一定时期的经济基础不能离开生产力状况,经济基础具有客观性;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基础是综合经济基础;并且是由“综合经济基础”向“单一经济基础”发展的动态过程。对“综合经济基础”动态发展规律把握上的最新阐释,表现了“经济基础”的解释功能由关注革命理论的“主要之点”——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向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转向。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而增强企业的活力,中心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实现我国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从而加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法和其他法律一样,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为其经济基础服务。历史证明,民法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并为一定社会的商品经济服务。正如恩格斯说:“民法的准则只是以法律的形式表现了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相似文献   

15.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高等教育本身的性质、特点,决定了它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比普通教育更为直接,更为密切。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无疑会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因此,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实现科学发展创造了根本前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经济基础、政治保证和文化支撑;深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是实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7.
政治教材中有诸如“改革开放是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等说法.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观点呢?首先,我们应当确认改革能够推动社会主义生机勃勃地发展.改革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和停滞是没有出路的.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基本制度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但有些具体制度不成熟、不完善,存在着弊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进行改革.十多年来的实践表明,改革极大地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其次,“改革是动力”决不是说改革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唯一动力.我们知道,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系统,它由诸多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1]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各项事业的新进展,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经验,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为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当前我省电大教…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小康”社会思想是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天下为家”是其基本特征。“大同思想”是以农业公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天下为公是这个社会的特征,它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理想社会观。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以实现中华民族“大同、小康”之社会理想,其间经历了艰难的探索。邓小平基于中国国情首次提出当代“小康”奋斗目标,以其独特的“共同富裕”使中国数千年来的大同理想有了实现的现实可能性。“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传统与现代统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统一的高度,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