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文化视阈出发,通过对民族精神与文化的内在关联的深层次思考,探寻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文化基源问题,提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四个对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根本;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2.
鲁迅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堪称是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典范。任何一种文化,除了其具体的表现以外,还有其驱使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这就是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一种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3.
鲁迅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堪称是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典范。任何一种文化,除了其具体的表现以外,还有其驱使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这就是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一种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4.
文化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是文化精神的基石,文化精神通过民族凝聚力及其文化主流意识显现出来,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时代主流意识,弘扬民族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作为人的精神活动及成果,文化已经完全成为民族国家对外竞争的主要软实力。作为民族文化的内核与灵魂.民族精神是文化自觉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自强的重要方面。民族精神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大学语文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宁  王荣国  张薇 《现代语文》2005,(9):127-128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欠缺,大学语文应承担起人文素质教育的责任 人文素质指社会中的人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轻视人文素质,必然导致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衰退,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形成于民族的历史生存和长期实践探索,是民族文化共同体在历史实践中尽情营造、并在精心恪守中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它作为民族心理、传统文化、思想情感和民族时代使命的综合体现,其形成和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在当代中国探讨构筑民族精神的途径包括:从文化自觉的高度来强化民族自觉意识和社会历史责任感,以创新民族文化;抓住民族精神构筑的特点,找准在和平、发展时代及社会转型背景下民族精神构筑的内在规律;着眼于社会和谐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创新其文化实践形式和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8.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高度重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取,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基础;高度重视科学精神的塑造,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目标度重视当前一部分人思想上存在的实际问题,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思道德体系建设,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长远保证。  相似文献   

9.
侗族鼓楼中的数学知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鼓楼是侗族建筑的典型代表,它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侗民族建筑特色,通过对鼓楼的外观及其内部结构的探究,发现其中渗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这是人类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0.
“学衡派”是强调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文化民族主义,这种文化民族主义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既无法应对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又无法满足国家现代化的时代任务。文化民族主义与政治民族主义,文化认同与民族生存之间存在无法克服的内在预报。  相似文献   

11.
文化作为作为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能力、社会关系和潜能生长的土壤。判断一种文化是否先进,根本的是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先进文化铸人铸魂,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引导人们走向和谐。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竹山这块土地和人民与女娲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对女娲的感情也是非常独特的。在这里,女娲神话及女娲文化完全被日常化、生活化、世俗化、地域化和节令化了。其融合普及的深度和广度,就是女娲神话和女娲文化在这里延续、普及的深度和广度。综合各种根据,我们似乎可以有充分的理由向世人宣布:竹山是最有可能的女娲炼石补天处,竹山应该成为女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西方文化哲学思潮中的文化进化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在其演变过程中,一直试图寻求合理的文化价值模式,但是它们各有利弊,文化统一理想并没有建立起来。笔者认为,只有进步的文化观才是合理的文化价值模式,建构以人类共同利益为深层依托的超级世界文化是新的文化理念地平线。  相似文献   

14.
房陵文化汇聚在医药里,浸泡在药酒里,流淌在山歌中,浓缩在婚丧嫁娶的习俗里。房陵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壤是周莹散文创作的源泉,喝着房陵文化乳汁成长的房陵忠诚女儿周莹,用《指尖上跳跃的青春》这首歌,歌唱着她对这块土地最深沉最朴实的爱。《指尖上跳跃的青春》生动再现地是房陵人日常生活与情感的画卷,是房陵文化的符号。  相似文献   

15.
王敦  陆斐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3):1-3,17
流域文学艺术的研究已经较早被学者们广泛关注,但关于右江流域壮族文学艺术的审美人类学研究目前尚少关注。右江流域的壮族在生产生活劳动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学艺术,它们集中地展现了这一流域壮族民众的精神情感、道德传统和个性特征,以及壮族文化的凝聚力、亲和力,也是当下壮族地区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对这一民间审美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和阐扬,有利于保护和发展壮族文学艺术,为“新理性”人文重建提供文化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教育高消费现象普遍存在,并且有着越演越烈的趋势。文化,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育特殊的社会功能,使得老百姓普遍形成依靠教育改变身份地位,寻求良好生存与发展空间的价值观。当正常的教育消费难以满足现实人们的价值需求时,高消费的教育现象也便应运而生。正确把握文化发展动向,合理发挥文化的动力功能,有利于个人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每个民族或国家所形成的文化都和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认为能够体现民族文化特征的是孕育、成长在该文化氛围中的人民的思想言行,每个人的表达和与人沟通方式是深受文化背景影响的。日本自古以来是个岛国,岛国的地理环境深深影响着它的岛民,使其有着鲜明的不同于大陆国家的文化烙印。岛国文化下现代日本会话的原则:男女有别、上尊下卑、内外迥然、一团和气等。  相似文献   

18.
苏区在以马列主义作指导的红色化的指引下建立了红色政权,摧毁了封建化,改造了人们的化心理,创建了全新的社会体制,先进的思想化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中具有特殊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大学普遍受到公众质量问责的当代,教师问题愈彰显。其中,当代大学教师的文化孕育、学术责任与履行职责中的对象设计,这三个久被遗落的制约教师作用的内容,理应重拾为质量时代的中心话语。  相似文献   

20.
文学阅读是随着社会的变迁、生活的发展而变化,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文学阅读这种现象是由文学阅读的时代性所决定的。文学阅读的时代性主要表现为:文学作品内容的时代性;读者思想意识的时代性;文学审美风尚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