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信息传播的伦理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网络信息伦理的含义及本质,并对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伦理道德危机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对推进网络信息传播的伦理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罗海燕  占琦 《新闻世界》2011,(5):107-108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网络语境,在这个匿名的虚拟平台,人人都享有信息传播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正在考验着广大网民的理智与情感,叩问网络传播的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3.
兰飞 《新闻世界》2010,(8):222-223
当信息的传播跳出人际传播这一狭小的空间、领域时,传播信息中所包含的伦理道德就越来越牵动社会的神经;网络以其信息传播的低门槛,信息传递的高速度以及信息种类的多样性使得这一敏感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论网络传播的伦理道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媒体作为新兴传播形式,契合了现代社会条件下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但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媒体却不断地触及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底线。本文将从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媚俗化的呈现出发,分析其所带来的一系列道德规范问题,试图揭示信息传播自由与社会控制的相互制约关系,并对网络传播的道德规范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下信息伦理与道德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汪琳 《图书馆界》2005,(2):17-19
随着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信息道德教育已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简述网络特征及其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挑战、信息伦理道德的内涵和网络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对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刘志 《声屏世界》2007,(2):31-32
在经过10多年的发展后,我国的网络媒体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在这个虚拟的网络空间里面,人们毫不设防地接受着网络提供的海量信息。然而,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网络凭借其虚拟和隐匿的特点使网络陷于一种无限制的传播状态,网络伦理道德的不断下滑开始对我们心中长期建立起来的传统道德观念构成了颠覆性的威胁,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这显然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是背道而驰的。  相似文献   

7.
薛聪明 《报刊之友》2014,(9):170-17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闻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同样可以迅速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信息。在泛传播时代,新闻传播伦理道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必须要根据当前实际情况,构建新闻传播伦理道德,促使新闻传播的良好发展。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新闻传播伦理道德,继而从新闻传播者、新闻受众、新闻传播媒介三个方面,探讨了泛传播时代构建新闻传播伦理道德的具体措施,旨在推动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8.
突发事件信息传播超网络中重要调控节点的判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对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系统中的重要调控节点做出全面、合理的判定利于监测预警、引导管控等工作的开展与优化。将超网络的理论、方法应用于突发事件信息传播过程中重要调控节点的判定研究,并根据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超网络模型(EIDSN)的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系统节点介入调控能力的综合评判算法,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网络媒体作为新兴传播媒介,契合了现代社会条件下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然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媒体不断地触及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底线.本文分析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所呈现的伦理道德失范问题,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搜索引擎不仅是连接大众与互联网络的重要纽带,也是大众传播的重要信息入口。随着网络传播媒介的发达和传播技术的不断革新,搜索引擎传播越来越多的受到商业因素的影响,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对社会既有的伦理道德产生了冲击和挑战。目前,我国没有针对网络传播和网络传播媒介的专项法案,在法律制度暂时缺失的情况下,伦理手段便成为了规范相应社会行为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制度的伦理道德维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施强 《图书馆》2007,(3):6-10
图书馆制度作为信息组织、开发、传播、服务行为和图书馆主体发展的规则体系,无论是图书馆的信息活动内容还是信息活动形式,都受着图书馆主体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影响、指导和支配。图书馆制度伦理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信息价值系统和规范文化,既为图书馆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变革提供了伦理价值基础和导向,又为图书馆制度的运作提供了伦理道德担保。  相似文献   

12.
网络传媒与图书营销的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辉 《现代出版》2003,(1):30-32
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信息的传播、文明的传承。一部人类传播史,也就是人类创制和使用传播媒介的历史。自古而今,人类的信息传播史在经历了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等阶段后,如今又进入了全新的网络传播阶段。所谓网络传播,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储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90…  相似文献   

13.
论网络出版的伦理道德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晓鸣  蒋保纬 《编辑学报》2001,13(5):256-258
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网络出版是对传统出版的挑战和反叛,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为了充分发挥网络出版的强大功能,规范网络出版,建构网络出版的伦理道德极为必要,也是人类伦理道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网络传播对法制新闻报道影响的表现在:网络聚焦法制议题,使个别问题变成全局性问题;网络上的二级传播影响网民认知;网络极群化现象致使法制信息在特定网络群体中传播。因而,网络法制新闻报道面临新闻源可信度降低、泛娱乐化、侵害隐私权和干扰司法独立等问题的挑战。对此必须坚持新闻价值与法制价值的统一,以正面报道为主依据我国现行法律,严格保护公民隐私权不受侵害;坚守新闻职业伦理道德,不干扰司法独立。  相似文献   

15.
唐雷 《采.写.编》2023,(11):104-106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网络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之一。在信息过载的时代背景下,社交网络舆情传播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生态视角强调信息传播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相互关联性,社交网络作为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一环,对舆情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以信息生态视角为基础,围绕社交网络舆情传播展开多方面研究,以期为社交网络舆情传播策略的制定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现代网络信息活动的道德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红 《图书馆论坛》2006,26(3):22-24,80
初步探讨了网络信息活动道德调控的内容,信息道德与信息法、信息技术的不同的调控作用,以及如何加强网络信息道德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网络信息活动的调控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红 《图书馆论坛》2004,24(4):87-89
网络信息活动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信息活动形式。然而,在我国网络信息活动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有悖人类文明主流的现象。因此,探讨网络信息活动的调控机制非常必要。网络信息规范与网络信息法是关于网络信息活动的两种调控机制,两种机制协同作用,有助于网络信息社会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智王晴 《大观周刊》2011,(2):112-112,97
网络时代的到来,创造了一个新的便捷生活方式,人们在信息化、数字化的世界中体验自我,沟通世界。但不可避免的随着网络的发展,在提供信息资源共享、信息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伦理或网络道德的问题。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良性的网络伦理道德规范,网络伦理的构建离不开伦理道德的引导。  相似文献   

19.
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危机与保护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表因是人们对网络的滥用与误用,内因是网络固有的开放性特征和网络主体伦理道德力量的不足,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保护要综合采用法律、技术和伦理等多种手段,同时也要为多元文化营造平等的交流环境。  相似文献   

20.
李立广 《新闻通讯》2012,(12):20-22
近年来,媒体的扫黄报道在干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是大量扫黄图像被传播.引起了公众的不满,冲击了新闻伦理道德的底线。本文对扫黄报道的图像传播状况做了一番网络调查.分析了报道中存在的传播伦理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