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俞君立 《图书馆》1990,(1):25-31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图书馆和情报研究单位广为采用的综合性图书资料分类法,在图书情报事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曾荣获1985年国家科学进步奖一等奖。为进一步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类分图书的需要,《中图法》编委会从1983年开始,对《中图法》(第二版)进行认真的修订,历时五年,定于1990年1月刊行《中图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图书情报单位广泛采用的综合性图书资料分类法。该法初版于197s年,在十几年之中,经过多次修改,增订和补充,于1990年第一季度刊行了《中图法》三版。修订复分表是三版修订的几大方面之一。在学习和使用《中图法》第三版时,如何正确理解与运用类目复分方法进  相似文献   

3.
目前,由于我国图书馆学界的主题法还没有普遍应用,因而图书分类法在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工作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分类的组织、专题目录的编制、图书的排架,都是以分类法为根据的。作为类分图书资料的工具——图书分类法一旦修订,势必影响到图书的排架和分类目录组织,影响到图书流通和参考咨询等工作的开展。本文就如何运用《中图法》第三版改编图书的问题,谈谈体会。一、在运用《中图法》第三版改编图书中我馆的若干做法分类法修订中,有关变动类目图书的改编,是一项牵涉面很广的,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如何进行这项改编工作呢? 我馆的做法是: (一)统一领导,提高认识,同心协力  相似文献   

4.
柳晓春 《图书馆》1990,(3):34-39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第二版在1980年刊行后,广为全国图书情报单位采用,已成为我国通用的综合性图书资料分类法。据统计我国96%的公共图书馆,70%的大学图书馆,65%的科技情报单位都在使用《中图法》(1),可见《中图法》在我国已具有广泛的用户基础。由于我国大多数大学图书馆目前采用的是《中图法》第二版,因此毫无例外地都面临着如何改编使用《中图法》第三版的实际问题。本文旨在讨论改编使用《中图法》第三版的方法与步骤,以供有关图书馆实际改类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图书馆界使用得较多、且较有影响的分类法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科图法》)、《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草案)》(以下简称《中小型表》)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人大法》)。在这几部分类法中,除《中小型表》外,其余三家都在近几年内作了修订,出了新的本子,《中图法》和《科图法》是第二版,  相似文献   

6.
中图法系列《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使用手册《中图法·期刊分类表》实用指南《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使用手册《中图法》第二版与第三版修订类目对照表中图法(第二版)分类导片中图法(第三版)使用手册中图法(三版)使用手册中图法简本(第三版)中图法简本(第三版)中图法简本(第三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第二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电子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索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网络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本(第四…  相似文献   

7.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下称《中图法》)是一部较有影响的综合性图书分类法,经二版修订,并由国家标准局批准为国家标准的试用本以后,已被全国大多数图书、情报单位所采用。时值三版修订之际,为使修订后的版本更好地适应我国各类型图书馆发展的需要,笔者就其版本问题,略抒浅见如下: 现行《中图法》版本的不足《中图法》曾先后编制了三个不同功能和特点的版本:《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详本),主要用于“图书”分类,起分类  相似文献   

8.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在网络环境中的适应性改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类法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为代表的图书分类法是一个完整的、严谨的知识分类体系,同时有着广泛和深厚的用户基础。从国际化、智能化、社会化等几个角度探讨以《中图法》为代表的传统分类法如何能够适应网络环境中信息组织的要求,以期为今后《中图法》的修订和改造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图法》是一部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体系分类法。一般说来,从各个不同学科出发研究同一主题的图书基本上是按学科性质分散归类的。对于“文物”亦然:从建筑史角度研究古建筑的入建筑史;从艺术角度上研究的入各类艺术;从汉字角度研究古文字的入文字学等等。那么,从人类社会历史角度来研究的当如何归类?《中图法》有这样一些类目: 在“K历史、地理”类: K85 考古学  相似文献   

10.
图书分类法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编制起来的类分图书的工具。从1975年《中图法》(第1版)到2010年《中图法》(第5版),"G250图书馆学"、"G350情报学"类目长达35年的演变伴随着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学科发展,其各个版本《中图法》的变迁映射出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1.
1980年第2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是我国最新编制的一部综合性大型分类法,它吸取了国内外多种分类法的优点,编制技术此较严密,注意了体例上的一致性,增加了大量新科学、新技术类目,具有一定的特色,是我国目前比较好的一部分类法,已被广泛应用到全国各类型图书馆及情报部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地修订、充实、完善和提高,于九○年正式出版发行了,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中图法》第三版进行分析。而《中图法》第三版在编制过程中,广泛集中广大分类工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与二版相比较有许多改进之处,其主要表现在: 一、实用性《中图法》第三版为适应各类型图书情报单位专门编制了简本、图书本、资料本、期刊本、使用说明、使用手册、主题词表、索引等八个系列产品与其配套使用。为了利于使用单位做好图书目录的改编工作和新书分类工作还特编制《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与第三版修订类目对照表》,作为使用《中图法》第三版的参考工具书。这是我国目前唯一系列化的图书分类法,开创我国分类法史上的先河。《中图法》第三版第一次在法律专业类目中采用了双表列类法的编表新方法,它是在参考借鉴了国外分类法编制技术的长处基础上,将组配分类法隐含在分类体系有限地显示出来,从而既满足了综合  相似文献   

13.
善用《中图法》(第五版)改善图书文献归类准确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彩霞 《图书馆杂志》2011,(8):45-48,68
从三个方面讨论如何善用《中图法》(第五版)(以下简称CLC5)改善图书文献归类准确性,分别是:做好和CLC5相关的前期准备工作,如新旧分类法的比对等;了解和掌握《中图法》(第五版)的部分通用分类规则;制定启用CLC5的本馆分类规定。  相似文献   

14.
我国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开始了统一分类法的工作,着手编辑国家性质的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作为国家性质的《中图法》,编成后是准备在全国图书情报单位推广采用的。因此,它采用什么体制是个原则问题,这决定着我国图书情报单位长远的将来采用何种类型的图书分类法,一定意义上代表着我国图书分类法走什么道路,往什么方向发展。当时,世界上的分类法已具有三种类型:列举式的等级体系;组配式的分面体系;等级系统与组配结合的体系。《中图法》采用了第一种,即传统的列举式的等  相似文献   

15.
人们一般的看法是,科学研究系统图书馆采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科图法》)较适宜,公共图书馆采用《中图法》为好。我们从几年来的实践中体会到,《中图法》在工业技术科研系统图书馆中更有其实用性。为此,我们分析对比了《中图法》和《科图法》中的矿业工程列类情况,以便从中探讨《中图法》工业技术部分类目安排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图书分类法发展趋势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图书分类法发展趋势论吴仲强,廖楣彩(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图书馆)纵观我国图书分类的历史,无论是理论之研究,还是技术方法之阐述,都是以体系分类法为研究对象的,我们目前继续使用的《人大法》、《科图法】和《中图法》等,也都属于体系分类的范畴.所谓体...  相似文献   

17.
《中图法》在网络环境中的适应性改造和修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琳  侯汉清 《中国索引》2010,8(2):45-50
分类法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以《中图法》为代表的图书分类法是一个完整的、严谨的知识分类体系,同时有着广泛和深厚的用户基础。本文主要从国际化、智能化、社会化等几个角度探讨以《中图法》为代表的传统分类法如何能够适应网络环境中信息组织的要求,以期为今后《中图法》的修订和改造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自一九七五年问世以来,已为全国许多图书馆所采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学科、新事物不断涌现,为使分类法能适应新学科和图书大量增长的需要,应不断进行修订。《中图法》在使用了四年以后,在一九七九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修订后的《中图法》在社会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进一步得到了充实和完善。从七九年至今已九年过去了,九年中科学技术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分类实践中有许多新的图书在分类体系中没有它相应的位置,这给分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据悉《中图法》目前正在进行第二次修订,下面就无线电电子学、电讯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提出我的修改建议,供有关学者和专家在修订《中图法》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图法》是一部大型的综合性的图书分类法,分为“简本”、“图书本”(又称“详本”)、“资料本”(又称为“资料法”)、“期刊本”等多种版本,适合于各类型图书情报单位使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95%以上的图书情报单位采用《中图法》。国家标准局于1981年确定,以修订后的的第三版《中图法》作为国家标准试用,并委托《中图法》编委会尽快完成《中图法》三版的修订任务,从而为我国图书文献的统一分类标引创造有利条件。为了尽快完成《中图法》三版的修订工作,编委会在1983~1988年的五年多的时间里,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工作,广泛征求修订意见,并分阶段地进行修订工作。首先,在1983~1984年,编委们先后在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区分片召开座谈会,共计有56个单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类目涵义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的结构原理为依据,论述辨识类目涵义的结构分析法、类位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剩余分析法和推理分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