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丧失与自我调适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心理健康的最大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丧失.本文探讨了大学生主要人际关系的丧失,即家庭悲剧、失恋、同学关系冲突给大学生心理带来的可能伤害,并提出了如何避免或减少伤害的自我调适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恋爱的速度快,失恋的速度也快.大学生的失恋给大学生的学习与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对大学生的失恋心理与自我调适的研究对大学生正确处理失恋问题有着主要的意义.本文就大学生的失恋心理与自我调适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仅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2008年我国频频发生的地震使受灾人群心理遭受了巨大创伤。对震后人群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有助于减轻灾难对人的危害,帮助个体尽快恢复心理平衡。本文根据灾害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心理危机干预的措施有:情感宣泄,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对沮丧者的干预,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必要的心理治疗等。  相似文献   

4.
音乐心理调适的心理效能、机理及形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音乐具有表情与达意、诱发与感染、宣泄与释放、转移与转化等心理效能。音乐被用来作为心理调适的手段的机理在于音乐运动的节奏、旋律、变化的周期性及展开过程,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尤其是情感心理活动模式有着“异质同构”的关系,两者可以产生合拍共振。音乐心理调适的方式主要有欣赏法、活动表演法、背景法、渲染法、同质导入法和异质转移法等。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依赖性网络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上网的心理动机是多方面的: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宣泄心理、网上娱乐心理、寻求自我价值感、情感表达心理、探索和尝试新生活。而与网络行为相伴而生的各种各样的心态要求我们必须充分的关注并采取相应的疏导和调适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对网络表现出了极高的认同度和参与热情。大学生上网的心理动机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有: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宣泄心理、网上娱乐心理、寻求自我价值感、情感表达心理、探索和尝试新生活。而与网络行为相伴而生的各种各样的心态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地关注并采取相应的疏导和调适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失恋心理透析及疏导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因失恋引起的痛苦、恼怒等一系列情绪反应会造成较大的危害。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失恋的现状、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了调适当代大学生失恋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由于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十分突出,搞好自我心理调适很重要。心理调适必须掌握灵活的方法,通过疏导、宣泄等方式,自我减压,维护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情绪自控能力就是指儿童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不同的不良情绪调控的方法,经过调查我们总结了五年级同学的一些调控策略.如思想升华法、注意转移法、心理疏导法、幽默化解法、自我暗示法、各种宣泄法和环境调节法等等,但是毕竟孩子的心智还不是很成熟,还需要我们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教育,排除不良情绪对孩子的影响,使他们能幸福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音乐能表达情感。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音色通过大脑感应可唤起听者相应的情绪体验.激发内心积极的情感得以释放、消极的情感得到宣泄:音乐还能吸引和转移人的注意力,改变或抑制现有的负面情绪.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倾听音乐.借助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调节和改善人的心理状态.使之趋于和谐、平衡.达到调适心理的作用。旋律优美、缓慢、悠扬的音乐可以安定情绪:旋律流畅.节奏明快的音乐可以振奋精神;轻松、欢快的音乐可以使大脑及整个神经功能得到改善.消除疲劳.缓解压力。  相似文献   

11.
音乐能表达情感。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音色通过大脑感应可唤起听者相应的情绪体验,激发内心积极的情感得以释放、消极的情感得到宣泄;音乐还能吸引和转移人的注意力,改变或抑制现有的负面情绪,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倾听音乐,借助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调节和改善人的心理状态,使之趋于和谐、平衡,达到调适心理的作用。旋律优美、缓慢、悠扬的音乐可以安定情绪;旋律流畅,节奏明快的音乐可以振奋精神;轻松、欢快的音乐可以使大脑及整个神经功能得到改善,消除疲劳,缓解压力。  相似文献   

12.
近闻云南大学生马加爵因打牌作弊,与同学大吵一场,受挫的心理难以自抑,最后杀人报复,震撼全国。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学业上不合格是次品,心理上不合格则是危险品,看来我们有必要在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进行心理抗挫能力的教育。《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可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报复心理是行为人的利益受到侵犯或挫伤后,为了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而产生的反击性对抗心理倾向。因报复心理而产生的偷窃行为往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比如,某某同学得罪了盗窃者,在报复心理的驱使下,盗窃者产生"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的想法,于是就去偷这个同学的东西,一次不成,两次,小东西不行,就偷贵重的。当看到被偷同学焦急、沮丧、失落的表情时,他心理上便得到平衡和满足。当然,有时候,这个报复的对象也许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  相似文献   

14.
报复心理是行为人的利益受到侵犯或挫伤后,为了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而产生的反击性对抗心理倾向。因报复心理而产生的偷窃行为往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比如,某某同学得罪了盗窃者,在报复心理的驱使下,盗窃者产生“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的想法,于是就去偷这个同学的东西,一次不成,两次,小东西不行,就偷贵重的。当看到被偷同学焦急、沮丧、失落的表情时,他心理上便得到平衡和满足。当然,有时候,这个报复的对象也许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  相似文献   

15.
燕子姐姐:每当我跟别人发生矛盾或有人使我难堪时,过后我总会耿耿于怀,老想找机会“报复”,我也知道这样不好,但就是无法控制自己。怎样才能消除这种不好的念头呢?困惑男孩摇摇摇李剑李剑同学:你这种对他人产生报复的念头,是指在与人交往中想以攻击方式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不愉快的人发泄怨恨及不满的一种情绪。这种情绪潜藏着危险性。据一项调查显示,具有一般报复心的人并不少,但大多数不一定有公开的报复行为,仅存在一定的报复心理。你大概也属于这种情况。报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有这种心理的人,神经经常处于亢奋状态,容易…  相似文献   

16.
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人的体质,还可以培养优良的个性品质、坚强的意志、心理耐挫力和良好的情感,防止和减弱消极的不健康情感,进行合理宣泄,消除心理紧张,调节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从而来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文学描写表达的对象与心理健康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一样,都是人的内心世界。文学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了它能够对读者的心理产生极大影响:一方面,它能调适情绪、宣泄情感、愉悦身心;另一方面,内容不健康的文学会败坏人心。  相似文献   

18.
失恋是当代大学生中常见的一种情感危机,也是诱发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失恋大学生异常心理与行为进行适时疏导和积极应对,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文章分析了失恋大学生的异常心理表征,以及辅导教师对失恋大学生异常心理的干预方式和疏导技巧。  相似文献   

19.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心理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调查分析,多数女大学生心理是健康的,但也有一部分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她们在情感上有一定障碍:自卑、虚荣、嫉妒、闭锁,并在心理上产生矛盾、冲突。本文就对女大学生情感障碍、心理冲突作剖析,意在指导女大学生正确进行心理调适,帮助她们顺利完成学业,促进女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心理化班级管理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师生之间需要相互合作、帮助和协调以求共同发展.依据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化班管理为主的新的班主任工作模式应致力于:消除依赖心理,培养独立自主人格;寻找情绪的合理化宣泄和向情感转化的渠道,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调适班级人际关系,构建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