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9 毫秒
1.
服务产品的特性决定了服务失误发生的必然性,怎样成功的进行补救因此成为众多公司努力的目标之一。文化作为影响失误发生和补救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作用不容忽视。本文阐述了文化在补救过程中的影响,并提出了对服务失误进行补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失误的现象和原因,提出服务补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服务失误的归因模型及补救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文惠 《现代情报》2007,27(3):148-151
本文分析了图书馆在读者服务工作中产生服务失误的必然性,并从读者和图书馆的角度对服务失误进行了归因,在建立服务失误归因模型的基础上,分别从心理和行为方面探讨了对服务失误的补救策略。  相似文献   

4.
论述图书馆服务补救的内涵、产生服务失误的原因、进行服务补救的重要性及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图书馆尽量减少服务补救的发生,积极调整读者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管理》2015,(5):70-74
服务具有差异性、无形性、生产与消费同步性等一系列特性,这些特性使服务业的经营具有不确定性。即使最优秀的企业也避免不了出现服务失误,出现失误就要进行相应的补救,从而保证企业有效的发展。而网上银行的有关顾客信息安全产品的服务补救策略长期被企业忽视,也是学术界迫切需要填补的空白。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网上银行的现状,回顾服务补救的三个基础理论,提出应对网上银行顾客信息安全管理服务补救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6.
《软科学》2015,(11):88-92
从消费者心理角度出发,构建了服务补救影响消费者持续信任的概念模型,运用情景模拟方法收集了246份有效问卷,并利用SPSS20.0和AMOS20.0对模型进行检验。研究表明,服务补救中的有形补偿和响应速度对消费者持续信任和补救后满意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补救后满意又显著影响消费者持续信任。两类失误归因中,稳定性归因对服务补救与消费者持续正直信任、持续能力信任和补救后满意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可控性归因对服务补救与持续正直信任和持续友善信任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服务补救情境下银行业的顾客满意度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丽华  廖进中  时格格 《软科学》2010,24(7):133-137
将"服务公平"、"不一致"、"补救期望"、"补救感知质量"和"失误归因"等变量引入服务补救与顾客满意的模型中,借鉴服务公平模型、RECOVSAT和SERVQUAL量表,设计调查问卷,并运用SPSS11.0和LISREL8.70对量表的信度、效度与模型的拟合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对长沙市四大商业银行服务补救情境下顾客满意的现状与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验证了服务公平与归因理论的相关观点,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服务补救的内涵、服务补救的重要性以及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实施补救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李雁晨  卢东  周庭锐 《软科学》2010,24(6):40-44
探讨并实证检验了服务营销组合因素对消费者服务失误归因的影响.抽样调查表明,服务的有形性对服务失误责任归因和稳定性归因都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顾客参与对服务失误责任归因存在负面影响,但对稳定性归因存在正面影响;服务补救对服务失误的责任归因不存在显著影响,但对稳定性归因存在显著正面影响.多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顾客信任调节了上述服务营销组合因素对服务失误归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考虑突发事件发生后物流服务供应链中断导致服务失误,识别供应链参与者合作补救意愿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建立解释结构模型分析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构,根据意愿的产生机理分析合作补救策略.  相似文献   

11.
曹忠鹏  马钦海  赵晓煜 《预测》2012,31(5):74-80
服务行业竞争压力的增加和顾客感知质量的下降,迫使服务商特别注重服务失败和补救的效果。失败能够引起顾客不满意,但是,恰当的补救能够令顾客更满意,甚至超过没有失败时的满意水平,这就是补救悖论。补救悖论得到了学者和管理者的高度关注,但是研究结论却不统一。本文对国外有关服务补救悖论的研究进行详细的回顾,总结补救悖论的理论解释,归纳造成矛盾结论的原因,最后为服务商提出重要管理启示,为学者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从系统整体角度出发,以服务系统补救投入最低为最优目标,对制造业供应链中物流服务系统的合作服务补救决策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对合作服务补救的过程进行概念化建模,将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服务补救过程投入、结果投入、合作服务补救参与主体的合作意愿、以及合作服务补救时机作为决策变量,建立服务系统合作服务补救决策的成本最优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服务系统中的各个参与者可以做出满足自身及系统补救预期目标的成本最优补救决策策略。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回顾的方法,系统梳理人工智能机器人服务失败的概念、维度、消费者反应和补救策略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现有研究对机器人服务失败的概念和维度主要沿用人际服务互动中的相关概念。机器人服务失败对消费者的结果影响包括:情绪和认知,负面态度,失败归因以及行为和行动。同时,机器人服务失败的补救策略可分为言语补救策略和人工干预策略两大类。基于此,未来学者可以从深挖机器人服务失败的独特性,消费者对机器人失败反应的心理机制探寻,机器人服务失败的独到补救策略,机器人服务失败和补救的演化研究以及进行多种方法混合的互补研究等五个方面进一步拓展机器人服务失败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公平理论在服务补救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生服务失败后,成功、有效的服务补救能减少顾客对组织坏口碑的传播、降低顾客的流失率,最终积极影响顾客购买服务的决策,甚至对服务品牌产生正强化的作用。本文认为,在服务补救过程中,顾客察觉到的公平对组织补救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通过案例阐述了服务组织在服务补救过程中应如何应用公平理论。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旅行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探寻服务补救中实物补救与心理补救对游客感知公平的影响以及游客感知公平对补救后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失败背景下旅行社实物补救的确主要影响游客感知结果公平,而心理补救主要影响游客感知互动公平;感知公平的三维度都对游客补救后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上述结论与先前学者关于补救措施与公平维度以及补救后满意的对应关系的研究结果一致。文章同时讨论了研究结论对服务营销管理的启示以及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口碑传播逐渐成为各行业,尤其是服务行业现有或潜在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以268个有效样本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服务失误背景下,服务补救、品牌依恋对消费者正面口碑传播意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响应速度、道歉、补救主动性及有形补偿对消费者正面口碑传播意愿均有正向影响效应;品牌依恋与消费者正面口碑传播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品牌依恋在响应速度、道歉和有形补偿对正面口碑传播意愿的影响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而对补救主动性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以民航业为例,通过建立评价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如何评价服务补救质量进行了量化,并具体指出了各个指标对于航班延误服务补救质量的重要性程度,可以有效地指导航空公司提升航班延误后的服务补救质量,并为企业测评其服务补救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服务补救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补救悖论”,然后运用运用6S管理方法,针对服务业特性,以慕赏空间为例,具体分析了6S管理在服务补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服务补救是出现服务失败后企业为重新赢得顾客的好感而做的一种补救性行为.恰当而有效的服务补救可以让顾客再次满意并重新建立顾客忠诚,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服务补救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补救悖论",然后运用运用6$管理方法,针对服务业特性,以慕赏空间为例,具体分析了6$管理在服务补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