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好玩吗?有些同学可能会摇头,要是玩游戏还差不多.数学嘛.太抽象,有计算,还有推理,可不是只有1+1=2那么简单!基于以上考虑,本刊特开设《数学好玩》栏目.以同学们喜欢的各种游戏为素材,借助游戏中实物.理解抽象的数学,在游戏中与数学“亲密”接触,揭示游戏蕴含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原理.旨在引导同学们在“玩”的过程中认识数学和学会、善用数学.你知道吗?数学游戏遍布世界各地.许多数学名题还是由数学游戏演变而成的,如九连环、迷宫等.近几年的中考命题更是将数学游戏作为素材“囊”入其中.把数学随时变成游戏吧.在游戏中快快乐乐学数学.让数学给同学们插上智慧的翅膀!请记住我们的口号:“游戏数学.视数学如游戏,数学是可以‘玩’.出来的!”欢迎同学们给我们提供好的素材哦.我期待着您的参与![编按]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游戏,无疑是儿童最喜欢、最愿意参与的一种活动.数学游戏以其雅趣的形式“娱人”,以其丰富的内容“引人”,以其无穷的奥秘“迷人”,以其潜在的功能“育人”.古往今来,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已证明游戏对于数学学习有极大的价值.数学和游戏的关系源远流长,在还没有“数学”这个概念时,数学知识就广泛存在于各种游戏中,随着游戏的发展数学也随之发展,因此,也可以说,游戏是数学发展的动力之一.皮亚杰在20世纪提倡的建构学习心理学中,已深刻地利用游戏活动使儿童内化建构其正确的数学概念.我国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了“数学好玩”的理念,给人以很大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提供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或一个有趣的游戏情境,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激发了同学们学数学的兴趣.本文从2004年的中考试卷中选取一些取材于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数学游戏问题,背景真实,内容鲜活,同学们熟悉,具有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和益智性,将基础知识的考查寓于游戏之中,展现出数学的特有魅力,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在近两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中出现了以游戏为背景材料的题目.这类题目将数学问题置于常见的游戏中,使问题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并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5.
唐毅 《中学理科》2005,(6):10-13
许多游戏,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具有激活思维、开发智力的有益功能.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一批取材于棋类、扑克、台球等游戏活动的试题,经命题的精心设计,跃上2004年各地中考试卷,把许多数学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巧妙融于其中,使数学试题别开生面,生气盎然.  相似文献   

6.
谢秀华 《考试周刊》2010,(5):230-231
数学游戏能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可以把数学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对幼儿没有精神的束缚和压力,能够推动智力的全面发展。在具体教学中幼儿老师创编和运用教学游戏要注意游戏的趣味性.必须摆正其位置:游戏的内容和形式不要过于复杂.否则会影响效果:在游戏过程中要注意因势利导;要与其它教育形式相配合,这样才能提高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通过游戏展现在孩子面前,人的 创造才能常常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没有游戏也就没有充分的智 力发展.”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中考中出现了大量以游戏活动为 背景的中考试题,注重在活动中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积累 数学活动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下面略举几例供同学们 学习时参考.? 例1 (2004年河北省中考题)小明背对着小亮,让小 亮按下列4个步骤操作: 第一步:分发左、中、右3堆牌,每堆牌不少于2张,且 各堆牌的张数相同; 第二步:从左边一…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给传统的考试评价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如何在中考中体现新课程理念,近年来各地在中考命题中作了大量积极、有益的探索.纵观2007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呈现出回归自然,在意境中亲近数学;回归生活,在现实中触摸数学;回归课本,在活动中感悟数学三大特点.为了帮助读者了解中考动态,本文拟以《标准》为依据对2007年部分省市中考数学试题进行简略评析、感悟,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今数学界的领袖陈省身先生在2002年国际数学大会上为青少年数学爱好者题辞——“数学好玩”.新课程改革倡导同学们在玩耍、游戏中学习.因为只有好玩而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才有内在强大的动力,才能进行积极的探索,燃起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热情.游戏走进中考数学,寓学于乐。  相似文献   

10.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提供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或者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是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所作的尝试,下面列举学生所熟悉的游戏的数学题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胡红波 《湖南教育》2006,(12):26-26
新课标对1年级-3年级学段的实践活动要求是: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本学段,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人教版教材每个学期都安排了1~2次实践活动内容.一年级上册的两次活动内容,主要是以学生的游戏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游戏从中发现并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困难:一是因为班级人数过多,活动难于组织,致使课堂要么成了纯游戏课,要么成了纯数学课,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基于此,文章简述了在幼小衔接数学课堂中实施游戏化教学的意义,并从多角度分析了在幼小衔接数学课堂中实施游戏化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操作型试题为学生创设了动手实践,操作设计的空间;而三角板、直尺、量角器是学生身边熟悉的操作材料,以三角板、直尺、量角器为载体的操作型试题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一个热点.本文以2004、2005年中考数学试题为例,举例评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春 《理科考试研究》2005,12(12):12-15
新课标指出:要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适应新标准、新理念,中考命题改革正稳步推进,现以2005年荆州市中考试题为例说明,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数学游戏是一种运用数学知识的大众化的智力娱乐活动.古往今来,数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游戏对于数学教育具有极大的价值.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把数学知识合理地融入各种游戏中,让游戏走进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6.
1995年中考数学命题总结及试卷分析王燕春1995年中考数学命题工作是本着“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原则,在考虑到中考命题的功能和北京地区的教育现状及其它诸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1995年本市中考数学的情况是:优秀率19.89%,及格率89.25%(...  相似文献   

17.
李芳 《今日中学生》2007,(10):15-18
数学学习中,经常遇到一类以我们非常熟悉的而且经常玩的游戏为背景的问题.这类问题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求我们判断和说明所给定的游戏规则是否公平?破解它们,应根据现有的游戏规则,求出游戏的双方或多方胜或赢的概率.如果双方或多方胜或赢的概率相等,那么游戏就公平;否则,就不公平,现以几道中考题为例介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程理念中突出了数学学习的实践性,提倡在多样化的操作活动中体验数学.本文拟对中考数学试题中活泼、新颖、富有创意的折叠问题分类评析,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数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而中考是初中教育教学的指挥棒,中考考什么,直接影响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为引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近年来中考命题在这一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这类问题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载体,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情境,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纲要》指出:“游戏不只是教学借助的一种手段,游戏更有它自身的价值,应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幼儿参与多种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生活,为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和发展学习到的知识及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游戏对于幼儿是学习,是劳动,是重要的教育形式。”结合游戏进行数学教育可使幼儿摆脱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在欢愉的气氛中参与、体验、感受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而且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数学活动中应充分运用游戏这一手段,将数学知识和游戏巧妙结合,把游戏引入每一节课,以增强幼儿的求知欲,提高幼儿的学数学兴趣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