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剧是巴洛克时期产生的一个重要音乐艺术形式,最早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乐派创作了历史上的第一部歌剧--《达芙妮》,首创歌剧体裁,为歌剧的发展开拓了道路.其后,蒙特威尔第的歌剧创作不仅在意大利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在当时的欧洲音乐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叶婷 《文教资料》2013,(19):62-63,69
本文对“近代歌剧之父”蒙特威尔第对早期最具代表性的《波涛在轻声细语》、《克露戴尔,为什么要离开我?》创作背景和作品进行分析探究,客观评鉴此时期他的牧歌创作。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是歌剧的故乡,它的歌剧发展史亦可称为意大利的音乐史。1600年,巴尔第、里努契尼和培利合作创作了第一部歌剧。经过蒙特威尔第、斯卡拉蒂、罗西尼、威尔第以及普契尼等一代代优秀作曲家的创造、丰富、革新和发展,意大利歌剧艺术达到了辉煌的高峰,对欧洲各国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威尔第歌剧创作分三个阶段,学术界对后两个阶段的研究较为深入,成果也较丰,但对第一阶段,特别是对第一阶段歌剧合唱的研究却很少。威尔第歌剧创作的第一阶段尚有许多有价值的资源等待开发,其对后来发展阶段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5.
希腊神话故事《奥尔菲斯与优丽狄茜》在西方音乐史的各个创作领域被广泛地采用,如交响诗、歌剧、舞剧音乐……其中在歌剧领域中的运用最多。从1600年最早的歌剧创立者佩里以它为题材创作了音乐史上保留至今的最早的歌剧,到19世纪奥芬巴赫对此题材的荒诞性处理,大约有20多位作曲家将它搬上了歌剧舞台。蒙特威尔第与格鲁克分别以这一题材创作了歌剧,但这两位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歌剧大师,在具体写法上有着鲜明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蒙特威尔第作为西方音乐史上一位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其音乐创作风格被看作是文艺复兴晚期通往巴洛克时期的一座重要的艺术桥梁。蒙特威尔第提出并采用的新创作风格"第二常规"在其作品中有最充分的体现。其对早期意大利歌剧创作艺术风格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后世作曲家以及各乐派歌剧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叶婷 《文教资料》2011,(26):71-72
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第是文艺复兴晚期与巴洛克早期的重要过渡人物,这位承前启后的音乐大师创作的九卷牧歌作品,清晰记录了他作曲发展的脉络轨迹。无论是在小提琴制作重镇克莱蒙纳音乐濡染的青年时代,还是在群英荟萃的艺术重镇曼图亚的音乐家生涯,或是17世纪欧洲的歌剧重镇威尼斯的辉煌乐长时期,蒙特威尔第濡沐在它们的艺术风华中,韬光养晦并淬炼出完美的音乐创作,奠定他在牧歌领域的大师地位。  相似文献   

8.
被誉为“俄罗斯音乐之父”的格林卡,是俄罗斯19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他创作的俄罗斯民族歌剧《伊凡·苏萨宁》是俄罗斯第一部民族歌剧。这部歌剧中的第四幕和尾声中的合唱《光荣颂》是一首宏伟、壮丽的颂歌,至今还在感染和激励着俄罗斯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奋发向上的斗志。因此格林卡成了俄罗斯民族文化艺术的象征和俄罗斯人民的骄傲。  相似文献   

9.
在19世纪的欧洲歌剧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歌剧艺术家威尔第,一生创作了28部歌剧。从创作内容看,威尔第追求的是对人性的生命感悟和主观的生活体验,推崇个人内心情感表达和现实生活的写实:从创作形式看,威尔第在汲取前辈丰富营养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以声乐为主、以歌唱旋律见长的意大利歌剧传统。其“人性化”的价值理念,始终贯穿于威尔第一生的歌剧创作中。  相似文献   

10.
歌剧包涵了诗歌、戏剧、音乐、绘画、舞蹈等多种艺术,兼有各种艺术的某些特性,作为综合艺术的歌剧,戏剧和音乐总是相辅相成的;同样的,也只有戏剧情节愈发精彩,音乐才有愈发精致的机会.莫扎特正是由于看到了音乐在歌剧创作中的重要性,所以他一改之前作曲家创作歌剧的习惯,即将音乐放在了戏剧奴仆的位置上,使得他成为第一个真正使得音乐以戏剧同伴的身份参与到歌剧中的作曲家.  相似文献   

11.
喜欢外国音乐的人,一般都知道意大利有部著名歌剧叫《蝴蝶夫人》,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末的日本长崎。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歌剧《蝴蝶夫人》的曲作者普契尼,还写有另一部歌剧《图兰多特》,故事发生在中国元代的北京城。吉阿科莫·普契尼是继“歌剧大师”威尔弟之后,最有影响、最有才华的歌剧作曲家。他于1858年出生在意大利卢卡一个面包师的家里。由于家庭贫困,普契尼在靠人资助的条件下,才进了米兰音乐学院。在学习期间,他写过一部《随想交响曲》。此曲演出后,获得好评。因此,引起人们对他的注意。1884年,普契尼创作的第一部歌剧在米兰一家剧院上演,并获得成功。但是使他名声大振的,是他于1893年创作的歌剧《曼依·列斯库》。以后,他写了许多歌剧佳作,其中以《艺术家的生涯》、《蝴蝶夫人》、《托斯卡》、《图兰多特》、《西部女郎》、《詹尼·斯基奇》等最著名。在普契尼写的歌剧中,有两部是用东方题材写成的,这就是《蝴蝶夫人》和《图兰多特》歌剧《图兰多特》是普契尼的遗作。歌剧脚本是剧作家阿达米和西蒙尼根据高吉的同名剧本改编而成。  相似文献   

12.
瓦格纳改革歌剧倡导乐剧,将戏剧与音乐统一,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阐述了人类的许多严肃而深刻的主题。他的歌剧作品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体现出浪漫主义的美学观。他对传统歌剧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实施了“整体艺术观”、“无终旋律”以及“主导动机”的手法,强调戏剧第一,音乐第二,坚持音乐必须服从戏剧内容需要进行创作的原则,建立半音化和声,淡化调式调性,对20世纪音乐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意大利歌剧作家威尔第在其年轻时就已出名,与其他伟大作曲家一样都属于年少有为.他所创作的第一步歌剧《奥贝托》上演于1893年的米兰,在当时评价很高,1842年他的第三部歌剧《纳布科》让他一举成名.之后,《游唱诗人》、《弄臣》、《茶花女》等经典剧目亦陆续上演,威尔第终于成为举世瞩目的歌剧创作家,他受追捧的程度超过当时任何一位作曲家.  相似文献   

14.
<正>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涉及多种音乐体裁,如交响乐、钢琴奏鸣曲、协奏曲、管弦乐、戏剧配器、歌剧等,其中钢琴奏鸣曲在他众多的作品当中,可谓是贝多芬音乐遗产的重要部份。他所创作的2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史无前例、绝无仅有的永恒的艺术作品。 “钢琴奏鸣曲”是一种用钢琴演奏的套曲,是古曲音乐中常见的一种大型的、多乐章的钢琴作品结构形式。由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快板)或由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快板)组成。其中,乐曲的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的结构,即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主要依据这种形式,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倾注于作品之中,并通过这种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对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那就是:强而有力,严肃伟大,细腻,幽默,偶而流露出悠静与甜美的诗意。  相似文献   

15.
38岁的戴玉强现为总政歌剧团主要演员。他先后在歌剧“刘胡兰”、“草原之歌”、“白毛女”、“小二黑结婚”以及大型音乐剧“芦花白木棉红”等多部剧目中饰男主角并获好评,他曾在“游吟诗人”、“图兰朵”、“弄臣”、“艺术家的生涯”等歌剧中饰演主要角色。1996年,他代表中国参加日本静冈国际歌剧比赛,在37个国家和地区317名选手中获总分第一名。令人瞩目的是,近日,他被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收为亚洲惟一的弟子,有望成为帕瓦罗蒂的签约接班人,被专家和众媒体誉为“世界第四高”。  相似文献   

16.
李春学是由我校初中部免试升入高中的学生。他是一个青年团员,又是一个青年写作者。近一年来,他和朱善礼同学,共同写出的“献砖”和“开学的第一天”两个剧本,已先后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三个歌剧“送鷄蛋”也列在明年的出版计划之内。这个剧已由本校同学排演,并在聊城专区的戏剧会演中被推选为出席省戏剧会演的节目之一。另外他还在“中学生”杂志上发表过散文和诗歌。出版社很注意对他的培养,一般老师和同学也都认为,在新中国这样优越的条件下,他的前途是无限广阔的。  相似文献   

17.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砌墙工人的命运@佚名  相似文献   

18.
1984年初春,聂震宁编成了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去温泉之路》。在题为《集前书简》的“代自序”里面,他向读者透露了这样的心迹:他把这个集子看成他小说创作“第一个五年”结束的标志;而“第二个五年”呢,他希望当时正束装待行的北京游学,将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元小吉”。聂震宁并非志大才疏,也不妄自菲薄。他含蓄而不甚隐晦地说出了自己创作上的追求,也大方而不失谨慎地给了读者一个预约。  相似文献   

19.
歌剧《原野》的音乐创作否定了我国歌剧界的两种对立观念 ,即“全盘西化”和“国粹化” ,并提出歌剧创作要“化中西为多元”的新观念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朱塞佩·弗朗切斯科·威尔第(Giuseppe Forturnino Francesco Verdi1813年10月10日—1901年1月27日)出生于意大利帕尔马,逝世于米兰,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浪漫主义乐派。一生创作了26部歌剧,代表作有《茶花女》、《奥赛罗》、《弄臣》、《阿依达》,他的写作风格是能绘声绘色地刻划剧中人的欲望、性格、内心世界,使之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他把意大利歌剧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为世界歌剧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试将研究威尔第歌剧的各种文献、论文、著作做简要归类分析,从而对威尔第的歌剧创作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