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6年6月,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十多年来,许多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论文、专著、研讨会等大量涌现,基础教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关课程资源、乡土历史教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尤其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上取得了较大成果。本文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概念入手,对遵义市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从纸质资源、历史遗存资源、口述史料资源、音像网络资源方面进行分类并对这些课程资源的利用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课程资源呈现二元对立:城市课程资源成为显性课程资源,而农村乡土课程资源成为隐性课程资源。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具有城市取向,开发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势在必行。明确界限,区别于城市课程资源,我们要认识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功能与分类;超越界限,开发乡土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的行动研究是一种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课程资源呈现二元对立:城市课程资源成为显性课程资源,而农村乡土课程资源成为隐性课程资源。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具有城市取向,开发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势在必行。明确界限,区别于城市课程资源,我们要认识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功能与分类;超越界限,开发乡土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的行动研究是一种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乡土资源是幼儿园课程建构的重要内容来源,具有重要的儿童发展价值。将乡土资源开发为幼儿园课程应该具有现代性思维,要超越只聚焦农村和民间文化的狭隘视角,以发展的眼光来定义乡土资源及其课程开发过程。幼儿园应坚持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过程中内容的全面性、开放性、发展性以及幼儿参与的主体性,强调游戏和区域活动在乡土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全面提升乡土资源对幼儿经验发展的促进价值。  相似文献   

5.
乡土课程资源是语文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一部分,在广大农村,有优雅的自然环境、广博的人文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风土人情。这些优秀乡土文化,为农村中学校本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将乡土文化融入农村中学校本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融合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探讨了乡土文化融入农村校本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师生参与实践案例的研究,分析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博客这种形式来进行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与模式,并探讨了师生在进行乡土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自主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特殊的乡土行动来促进本学科三类课程的协调发展和学科价值的充分化,并提出了让学生走进乡土,在乡土中学里教乡土与用乡土教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如何合理地运用乡土课程资源和国家标准教材,令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是教育学家一直关注的热点。乡土课程资源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尤其对小学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乡土课程与标准课程的融合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促进乡土课程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令乡土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焕发生命。  相似文献   

9.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幼儿进行乡土教育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如何在幼儿园进行乡土教学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台湾地区幼儿园乡土教学开展近三十年,在乡土教学的课程模式和个案实施方面具有了丰富的研究经验,未来可以扩展乡土教学资源研究、加强乡土教学研究历程之间的衔接、开展行动研究编订乡土教材、加强乡土教学参与人员乡土认知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幼儿园乡土教学。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特别是乡土课程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广大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而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又是完善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大多数农村幼儿园都没有很好地去开发与利用本地区的乡土资源,致使这些优秀的乡土资源白白浪费。通过对本地区农村幼儿园的调查,挖掘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问题,提出在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过程中的方式与策略,可为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重庆地理》乡土教材是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组开发的重要课程资源。《重庆地理》属于重庆市省级乡土地理教材,适用于重庆市辖区初中学校进行乡土地理教学,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本文主要探讨《重庆地理》乡土教材编写原则及其内容结构,以期对地理教师编写乡土地理教材和进行乡土地理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乡土课程对传承乡土文化基因,强健民族之魂有独特功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外来文化与乡土文化的冲突。此时,乡土课程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也是捍卫民族文化尊严的一种武器。本期,我们从乡土课程的育人价值与社会文化功能两个维度出发,就促进乡土化学习、培育乡土情怀、传创乡土文化三个特点进一步深入探讨乡土课程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法,在分析开发乡土体育课程资源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乡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途径与方法,并提出了乡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议,以期为乡土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和帮助,为进一步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开发与实施乡土资源,让幼儿在探索、体验、游戏、表达、展示等多样性乡土课程活动中,培养童真,激发童趣。从创设"童真"乡土环境;开展"真趣"乡土游戏;进行"童真童趣"艺术实践三个方面探讨了"真趣"乡土课程开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15.
为使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具有大都市国际化的气息、架构于信息技术平台上的现代化气息,更具有扎根于上海社会、文化与历史的乡土气息,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与崇明县教育局于2011年6月联合组建了“上海市中小学乡土课程研究基地”,对中小学乡土课程进行了专题系统研究。两年多来,中小学乡土课程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些可贵的经验。本刊从本期开始连载由该基地研究人员提供的专题论文与相关案例,以帮助中小学校长与教师更好地理解上海的本±文化与实践乡土课程,使我们的课改工作更接地气,更具有学术气息与实践品质。本期刊登的内容是由上海市崇明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宋林飞撰写的《对乡土课程几个核心概念的探讨》一文,就乡土、乡土课程资源和乡土课程等几个核心概念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郭春飞 《现代教学》2013,(7):119-120
乡土课程是依托学生生长、生活地方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变化发展的经济社会资源而开发的课程。它是以培养具有乡土情怀的人为课程目标,以乡土素材资源为课程内容,以在乡土情境中学习为主要实施方式的课程。乡土课程的育人价值,是指发展学生认识乡土、热爱乡土、建设乡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7.
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它们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是幼儿园乡土课程开发的源泉。农村幼儿园应建构适宜幼儿发展的乡土课程模式,可采取以下策略:确立发展性乡土课程目标,筛选生活化乡土课程内容,拓宽多样化乡土课程实施途径,注重过程性乡土课程评价,逐步完善幼儿园乡土课程,推动幼儿园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宋林飞 《现代教学》2014,(10):36-39
乡土课程编制的显性成果包括了“课程纲要”和“乡土教材”,其编制过程必须要遵守课程编制的一般原理、规范,同时还要充分关注其个性特征。“课程纲要”的编制主要涉及主题选择、背景分析、目标厘定、内容组织、实施要求、课程评价、课程保障等环节。“乡土教材”的编写主要涉及队伍组建、编写过程、教材优化等环节。本文就乡土课程编制的相关问题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陕西乡土文学作品产量丰厚,但英文译著却较少,主要因为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文化和丰富的地域方言。目前这些英文译著中对乡土文化的漏译、误译、断章取义等现象时有发生。论文以《浮躁》英译本Turbulence为例对其中的方言、乡土文化和历史文化误译和漏译进行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其他乡土文学作品翻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乡土课程资源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在对乡土手工课程资源利用的探索中我们以本地独特的自然资源、民间手工艺、文物古迹等三个方面为线索进行手工乡土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