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春飞 《现代教学》2014,(9X):68-69
<正>教育是思想间的碰撞,更是心灵间的沟通。学生问题行为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如何科学认识、有效解决学生的问题行为,是班主任急需提升的专业能力。案例中小林的行为,从动机来看,有其正当心理诉求的一面;而从方式来看,有其片面和狭隘的一面,这其实是学生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因此,有效的干预应从心入手,用巧妙的方式解开其心结。首先,从学生心理发展需求角度认识学生的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2.
为认真落实上海二期课改,整体推进三类课程的建设,崇明县中小幼课程与教学改革办公室开发并设计了“崇明县中学校本课程现状调查”学校、教师和学生三类问卷,并通过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了解崇明县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管理的现状,进而更有针对性地推进《崇明县中小学、幼儿园校本课程教材与区域课程教材管理办法》的有效执行,促进崇明县中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3.
在这个案例中,当学生对“愚公移山”的精神持不同观点并表示质疑时,教师没有用权威去压制学生,而是采取了宽容的心态,尊重学生,倾听学生,以对话互动的方式与学生进行观点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实现双方心灵的沟通与生命的对话,弥补了教师与社会传统文化对学生思维发展束缚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上海二期课改把课程目标界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这三个不同维度共同的、本质的目标指向都是为了促进人的生命整体的和谐发展,课堂是师生的"发展场"。历史学科的性质是对人类历  相似文献   
5.
严英  郭春飞 《现代教学》2014,(Z2):44-46
<正>班主任专业发展,客观上需要得到区域与学校专业环境的支持,主观上需要班主任有自我专业发展的内驱力,这是一个相互促进、动态发展的过程。如何通过改善班主任专业发展环境、保障班主任专业发展自主、搭建班主任专业发展平台,不断支持与促进班主任实现自我需求的专业发展,这是我们区域推进班主任专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需要深入研究与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在举国上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卧薪尝胆、殚精竭虑的今天,我们更要重视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实现德育课程乡土化,是学校提高道德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够弥补思想品德教材偏于理论化、单一化的缺陷,而且能够凸显一所学校道德教育的个性,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家乡与民族,并对家乡产生无限的眷恋之情。  相似文献   
7.
郭春飞 《现代教学》2013,(7):119-120
乡土课程是依托学生生长、生活地方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变化发展的经济社会资源而开发的课程。它是以培养具有乡土情怀的人为课程目标,以乡土素材资源为课程内容,以在乡土情境中学习为主要实施方式的课程。乡土课程的育人价值,是指发展学生认识乡土、热爱乡土、建设乡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决定了学生将要学什么和怎么学。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主要立足于“学什么”“是什么”,即关注对学习结果的认识,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强调的则是“怎么学”“为什么”,即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探究。对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对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全面优化设计,即不仅重视对历史知识传授的设计,更关注学生对历史知识习得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与变化的设计。面对新课程,如何设计历史课堂教学,有效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中学历史教师面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郭春飞 《现代教学》2010,(12):10-10
崇明岛拥有丰富的生态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大多集中在基地,并且多以原生态方式存在,这些资源往往不能直接运用于教育,因而在基地的实际考察学习中,大多数学生只是表现为一种浅层次的学习。因而,需要对基地资源进行加工,设计成可操作的活动方案。  相似文献   
10.
事件中的小Z"我对他们没感觉"的回答与教师期望的教学目标确实大相径庭。然而,小Z这一思想认识的产生是源于其父母家庭教育的长期影响。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七年级学生的心智发育还不够健全,其思想与行为问题的出现大都是"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在人际关系处理上,学生的压力源主要来自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如果学生在生活中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人际关系,势必影响其内心积极自我认同感的建立,且往往表现出认识上的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