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陈蓉 《中华家教》2011,(9):42-43
我是一名老师,也是一个一年级学生的妈妈,我深知良好的作业习惯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因此,从儿子上小学后第一次作业开始,我就在思考,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为此,我做了不少尝试,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心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提高自身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孩子将受用终生。有多少文人志士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所以,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么怎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个人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个一年级孩子的妈妈,我深知良好的作业习惯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因此,从儿子上小学后第一次作业开始,我就在思考,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我做了一些  相似文献   

4.
经常有家长向我们反映,自己的孩子不爱读书。我园在幼儿家庭阅读情况调查中也发现:少数幼儿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必须要读书;多数幼儿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真的不爱读书吗?在进一步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幼儿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家庭指导有关:家长对幼儿阅读认识不够,认为读书是上学后的事情,现在读不读都可以;一本书讲过后不愿意再反复读给孩子听,  相似文献   

5.
王健 《教育文汇》2014,(4):23-23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曾抄录过一本书上的这段话:“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体会到,小学低年级是孩子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班主任必须引导学生养成受益终身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6.
子君 《人生十六七》2011,(02Z):10-10
不少父母希望孩子爱读书。但是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专家认为,可以先为四五岁的孩子做些阅读前期的准备。然后慢慢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学习习惯在10岁左右就已基本养成,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养成的习惯就很难有多大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终身发展是极其重要的。那种认为孩子小时候要多玩,长大了良好学习习惯就会自然养成的看法是极其错误的。那么,如何帮助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呢?学习,最忌讳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要想学习好,必须养成  相似文献   

8.
我国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习惯的萌芽和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如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等于为孩子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抓住孩子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促使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呢?第一,从生活习惯入手,培养孩子主动、及时学习的行为习惯。第二,培养孩子注意的稳定性,使孩子养成专心学习的习惯。第三,培养孩子认真书写的习惯。第四,不断地表扬和鼓励,巩固孩子良好的行为,使之成为习惯。  相似文献   

10.
一个孩子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机应该在三年级之前,而且在这之前最好完成图画书到纯文字阅读的过渡,一旦错过这个时期,要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就会比较困难。在众多的儿童文学阅读推广活动中,“每天为孩子大声读”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操作模式,它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点燃、阅读习惯养成、阅读能力提升非常有效。具体做法为:每天为孩子大声朗读优...  相似文献   

11.
一、“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精在理解 良好的基本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进行正常学习的基本保证,因此,要高度重视良好的基本学习习惯的养成。(1)培养倾听的习惯。首先,教师讲课应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孩子,让孩子们产生“非听不可”的心理趋向,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养成爱听讲、想听讲、会听讲的习惯。其次,要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并进行倾听训练。  相似文献   

12.
现在,不少家长很重视养成孩子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但往往不注意养成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有一些家长只顾忙自己的事情,对孩子什么时候起床、睡觉,不注意也不关心。有的孩子跟着家长到晚上10点、11点钟还没有睡觉,第二天早上就不能按时上幼儿园;有的孩子晚上看很长时间的电视,白天不到午睡时间,就困得眼睛睁不开。而对这类问题,有的教师也没有及时向家长提出,这样日子一长,既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又逐步形成了幼儿不良的作息习惯。  相似文献   

13.
陆周燕 《考试周刊》2009,(14):227-228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再过几个月,大班幼儿就要升入小学了.但是我发现很多孩子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具体表现在:喜欢抢话、插话;有的孩子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自己回答完问题后却不能认真听别人的意见,想说就说;每天老师布置回家复习的作业或任务自己不用心听、用心记,而是让爸爸妈妈记,没有责任心等。而孩子一旦升入小学,像记作业、整理书包、衣物等就都要靠自主完成,在幼儿园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就会不适应小学生活。要做好这些,孩子首先就要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和记忆,学会按要求做。因此,在临近升学的这段时间里,我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让孩子学知识,而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为孩子将来更好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说过:"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大人的宠溺,娇生惯养,许多孩子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生活习惯无规律,学习卫生习惯差,在道德认知与行为之间存在着较大反差等等,我觉得一个孩子的行为习惯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单方面的责任,而与家庭教育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觉得必须家校合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下面谈谈我自己的观点,和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5.
培根说:"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对孩子们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业极其重要。因此,我们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孩子严肃的时间观念,培养孩子养成复习的好习惯,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这些好习惯一旦养成,孩子们就能轻松出色地完成学业,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6.
《小读者》2013,(4):74-74
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好的阅读习惯会使孩子一辈子受益无穷。但不少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宁愿花大量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也不愿意花时间去阅读,而家长又往往把孩子的这种现象归结于缺乏上进心,不听话。其实孩子是否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与家长是否掌握恰当的方法培养有很大的关系,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呢?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这便是俗话常说的:习惯成自然。如果一个孩子在幼儿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注意听课,认真思考,能独立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那么,他进了学校,这一习惯就成了他的思维定式,做家长的就不需事必躬亲。我就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18.
蒋雷萍 《学子》2012,(1):33-35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蓄的资本不断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可见,培养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好习惯养成了,自然也就达到减负增效的理想境界了。我原来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城乡结合部学校,班级人数偏多,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学习也很少过问,大部分孩子的学习习惯都很不好...  相似文献   

19.
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我认为,孩子的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有健康的心灵和体魄,而健康的第一步主要取决于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作为小班教师,首先就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做到因人而异,从而来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进餐习惯,从小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  相似文献   

20.
多彩的课表里有这样的故事。一年级新生开学的第二天,我正在校门口值班,部分家长要求到教室替孩子抄课表,因为一年级孩子还不会认写课表上的所有汉字,只好由家长代劳。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思考:课表由家长代抄,抄回去孩子照样还是不认识,怎么对照课表自己准备明天的课本和学具呢?看来,还是由家长代劳。如此下去,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学生一直到高年级还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是忘记带这个,就是忘记带那个,甚至有些课时较少的课还忘记带课本。看来,一入学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前(隔天)准备习惯。有了以上的思考,我们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