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坚红 《现代教学》2004,(10):50-52
2001年5月,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发起倡导,在幼儿园和小学推行一项名为“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科学教育改革项目。该项目借鉴了美国“HAND ON(动手做)”和法国“LMLAP(动手和面团吧)”科学教育改革的经验,采用中法合作的形式进行研究。“做中学”项目首先在北京、上海、南京和汕头的部分幼儿园、小学开始试点实施。2001年9月,静安区5所幼儿园、8所小学正式投入试点。  相似文献   

2.
2001年5月,在中国教育部和中国科协的共同倡导和组织下,“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率先在北京、上海、南京和汕头正式启动,通过在幼儿园和小学中进行的基于动手做的探究式学习和教育(Hands 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 and Teaching),提高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教育水平,培育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促进我国幼儿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6年10月,全球儿童科学启蒙国际奖颁给了中国科协副主席韦钰院士,韦钰院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球儿童科学求知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发展,为倡导和实施“做中学”探究式学习和科学教育实践而奔忙。“做中学”(LearningbyDoing)意即在中国幼儿园和小学中进行基于动手做的探究式学习和科学教育。因为对孩子的热爱,韦钰为这一项目的开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她把“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定位为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实验田。在她眼里,小学科学课应该作为核心课程开设。这可是未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之举,“科技创新需要人才,有赖于全民的科学素…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是由法国引进,国家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倡导和推动,在幼儿园和小学开展的科学教育改革项目,旨在让所有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儿童以亲自动手操作和实验的方式学习、探究和亲历科学。该项目自2001年在我国北京、上海、南京、汕头等地正式启动,2003年又新增12个实验区,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随着实验的进一步实施,我们发现,广大教师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实验的深入推进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本文结合笔者对部分实验区的调查、与实验教师的交流以及对实验现场的课堂观察,剖析制约我国“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进一步深入推进的主要因素,以期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和关注,并积极探寻合理、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和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倡导、发起和推动的“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是旨在促进我国幼儿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一项重大教育改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做中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手做”(hands-on)是一种由美国科学家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旨在使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体现其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活动在美国已经开展了十多年。1992年,法国学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乔治·夏帕克先生倡导在法国开展这项科学教育改革,1996年法国引入这个项目,命名为“LAMAP”(La Main a La Pate,其含义是“动手和面团吧”),由法国科学院付诸实施,已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实验网络,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经验。由我国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发起的“做中学”(Leaming by doing)项目是借鉴和引进了其中的先进理念和实践成果,结合我国自身的经验构建的一项科学教育改革计划,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和南京的部分幼儿园和小学试点研究。“做中学”科学教育的目标是:让所有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构建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我国的教育界、科技界正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和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精神,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之路。由国家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倡导、发起和推动的“做中学(LearningbyDoing)科学教育改革实验是旨在促进我国幼儿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一项重大教育改革计划;是国家“十五”规划的重大课题之一。由于“做中学”项目在我国起步不久,许多教师和家长对该项目了解不多,这里我们专门从“做中学”项目网站———汉博·中国少儿科学教育网(http:/www.handsbrain.com)上…  相似文献   

8.
“动手做”科学教育项目是法国科学院与法国教育部合作进行的意在提高小学和幼儿园阶段儿童教育水平的项目。该项目最初是从美国的动手做(“Hands on”)项目发展而来,由美国物理学家雷德曼发起,旨在使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1994年,在法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乔治·沙帕克先生的倡导下,该项目引入法国,起名为“LA MAINA LA PATE”,直译的意思是“一起来动手和面团吧”。  相似文献   

9.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是一项旨在促进我国幼儿园和小学科学教育发展。探索如何有效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教育改革项目。笔者曾经观摩了“北京市骨干教师研修——‘电和磁’系列研究活动”的研讨课。本文就是在观摩了此次精彩的有关“磁”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从教学的角度,对“做中学”教学中“做”和“学”的关系进行探讨,抛砖引玉,使更多的小学科学骨干教师能够参与和促进“做中学”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动手做”科学教育项目是法国科学院与法国教育部合作进行的意在提高小学和幼儿园阶段儿童科学教育水平的项目。该项目最初是从美国的动手做(“Hands on”)项目发展而来,由美国物理学家雷德曼发起,旨在使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1994年,在法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乔治·沙帕克先生的倡导下,该项目引入法国,起名为“LA MAIN A LA PATE”,直译的意思是“一起来动手和面团吧”。该项目鼓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观察、提问和说理,让他们发现世界的美丽、发现自身的聪明才智,该项目获得了法国社会各界的好评。2000年,国家教育部和法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