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窦耳墩是侠义公案小说《施公案》和《彭公案》中的一个共同人物。《彭公案》中窦耳墩的事迹是其前半生的简述。《施公案》则是叙写窦耳墩后半生的事情及人生结局。然而,从具体方面来看,《施公案》中的窦耳墩人物形象和《彭公案》中的窦耳墩人物形象仍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侠义公案小说作为一种娱乐大众的小说题材,其创作者非常重视故事情节的编撰和布局.但在阅读这类小说的某些情节关目时总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如:以《施公案》、《彭公案》、《三侠五义》为代表的清代侠义公案小说中就有大量的雷同化情节.本文借助叙事学、主题学中“母题”这一概念,对这类小说中的“比武斗智”母题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求用新的视角和方法对这类小说的情节结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徐小明 《文教资料》2014,(16):16-17
侠客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黄天霸是侠义公案小说《施公案》中最主要的侠客形象,黄天霸的处事方式不仅呈现了道义主旨.还显示了一种实用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4.
《施公案》首开公案与侠义小说的合流,阉割了仪义小说的反抗精神,它的产生是适应清代统治阶段对待人民武装斗争的剿抚兼用政策的需要,小说叙写数十安件,除少数涉及官场褒腐败、脑习和民事纠绘外,主要描述黄天霸等一批“绿林好汉”归降制造清宫施仁2伦,协助官腐收爪牙,镇压剿捕反抗清王朝的“盗赋”,以显示统治阶段皇恩浩荡,威力无边。为达到一目的,不异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美化叛徒,导化草莽英雄。小说主角之一的施仕伦  相似文献   

5.
综观清代公案侠义小说,皇帝对正义事业的支持是清官与侠士顺利执法、惩奸除恶的政治基础和精神动力。《施公案》《三侠五义》《彭公案》杂采民间传说而成,塑造的明辨是非、以民为本的皇帝形象是在宋仁宗、康熙的历史原型上,主要经民间艺人根据受众心理不断虚饰、创造而成。其仁君形象反映出在儒家君道思想影响下民间形成的皇帝观念,寄寓着民间创作群体与接受群体的仁君期盼。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公案故事的描写,拓展了传统公案小说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小说公案素材的选择,重在描写审案过程、现实主义的笔法和避实就虚、详略互证的写法,突破了公案小说的传统技巧和审美追求,使传统侠义公案小说摆脱了侠义性,更加贴近社会真实。  相似文献   

7.
最早的小说:《燕丹子》最早的纪实小说:《晏子春秋》最早的传奇小说:《古镜记》最早的武侠小说:《红线传》最早的神魔小说:《三遂平妖传》最早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最早的推理小说:《包公案》最早的《水浒》本子:《忠义水浒传》最早的小说总集:《太平广记》最早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最早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最长的古代小说:《榴花梦》最大的公案小说:《施公案》最早的章回作侠义小说:《儿女英雄传》我国古代小说之最@又梅  相似文献   

8.
《林公案》是记叙林则徐的晚清小说。此书虽名为“公案”,也常与其他公案小说合集出版,但其写法独特,与当时流行的侠义公案文学有很大区别。清代侠义公案小说作品众多,以塑造侠客义士为重点,情节多离奇曲折。《林公案》则颠覆了这种写作模式,林则徐不是线索人物,而是实际主人公,书中没有塑造众多的侠客形象,也不以侠客义士为中心展开情节,而是真实描写了林则徐的为官事迹,特别是他在水利、漕务和禁烟上的贡献,表现了林则徐的民本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林公案》的创新写法和纪实性使其成为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一种变体,应归类为历史演义小说。  相似文献   

9.
2010年8月在乌鲁木齐举行了全国侠义小说研讨会。会议讨论了侠义复仇与过激行为问题;《水浒传》侠义的多向度以及在其中出现的文侠形象;清代公案小说对《水浒》侠义精神的背逆与“伪侠”的出现;清代的女侠与情侠问题;侠义小说中的“混混儿”是侠义的变形。会议还讨论了三派侠义小说的写法及影视改编问题。  相似文献   

10.
明代武侠小说《水浒传》的出现,使武侠小说创作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一时期的武侠小说在继承太史公侠义精神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重新的解构和整合,加上了“忠”的思想,使这一时期的武侠小说嬗变为忠义武侠,即“侠与儒”的融合。而清代侠义小说《三侠五义》的出现,又使武侠小说创作发生一变,即侠义小说与公案小说的合流,形成了清官断案、诸侠辅佐的小说创作新模式,这就是“侠义公案小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侠与法”的合流。  相似文献   

11.
曹月 《文教资料》2012,(34):54-59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施公案》的研究主要经历了四个重要时期:第一、第二阶段是建国之前,研究比较分散,没有系统,但对于后世的研究却有深远影响。第三阶段是建国后至80年代初,由于特定环境的制约,这一时期的《施公案》研究进展不大,总体评价较低,不管小说还是戏曲研究都被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符号。第四阶段8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随着公案小说研究的整体推进,《施公案》研究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2.
《施公案》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公案与侠义合流的代表作品之一,书中穿插了大量的“非常”情节,主要表现在异类鸣冤报案、异象启示案情方面. 《施公案》中渗入的这种“非常”,与“常”一起塑造了施仕伦在为民伸冤过程中,明得人心拥戴、暗得鬼神之助的清官形象.这一高尚伟岸的形象与其丑陋不堪的形貌形成的巨大反差,出人意料中起到了反向突出的作用.施公的青天形象反映了时代现实和市民阶层渴求正义的社会心理,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三侠五义》是晚清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一直是学术界研究晚清侠义文学的重要对象。从《三侠五义》中的侠客形象入手,在回溯侠客文学历史的基础之上结合晚清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可以从侠客的道德类型差异性方面把握《三侠五义》中侠客的群体特征。《三侠五义》中独特的侠客形象的形成有其多方面的原因,其利弊得失也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4.
王德威曾在台湾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教学,现任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及文明系讲座教授。他的《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的新论》一书从狎邪小说、侠义公案小说、丑怪谴责小说和科幻奇谭等类小说探讨了晚清文学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5.
《武则天四大奇案》,与《龙图耳录》及其原型《龙图公案》的影响分不开。从借题抨击时政这一角度看待《武则天四大奇案》一书,它的思想价值比仅从公案侠义合流的小说角度评价,要高出一大截。该书叙述前三个案件,回环纠结,情节勾连,气氛炽烈,较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6.
公案题材的作品在中国历代作品中都有所涉及,但直到宋代公案才作为小说的一个门类被正式命名.就从宋代开始,详述宋元、明、清三代最具代表性的公案小说文体和作品:宋元公案话本及文言公案小说;明代公案小说集及拟话本公案小说;清代侠义公案小说及<聊斋志异>.并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结合展现了公案小说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时代特征,将公案小说...  相似文献   

17.
闫博 《现代语文》2010,(6):50-52
"历难不死"是清代侠义公案小说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叙事模式。作为一种母题,"历难不死"源自儒家文化中的考验模式,又受到了佛、道思想的影响。"历难不死"母题在侠义公案小说中的大量使用还有作者从小说艺术方面的考虑,这种模式不仅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效果,对这类小说的传播和接受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古人打仗,使用各种兵器,在古典小说里,兵器更是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道具。特别是在历史小说,侠义小说和公案小说中,兵器对人物形象塑造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9.
《〈水浒〉公案论》从公案角度研究《水浒》既符合小说本身内容的特点,又对宋代罗烨公案之见沉寂千载之后发扬光大,别有会心,独具特色。公案题材小说的审美特征对于小说审美价值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公案角度研究《水浒》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的包拯,经过民间的创造,成为小说、戏曲作品中的活跃人物,成为我国人民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清官形象。研究包公等清官形象的发展演变,对于我们分析和评价古代以公案侠义为题材的作品;对于我们今天编写新的以清官判案或以侠义武打为题材的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