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但历史本身毕竟是客观的,而非主观的想像与猜测。如何在主观的想像与客观史实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从而得出客观、科学的解释呢?毋庸置疑,史料作为研究历史的载体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拓展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高中历史图片作为历史教材的重要内容,是教师开展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更形象生动地展现历史史实。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历史图片的重要作用,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科学应用历史图片开展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历史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学中 ,应注意提高学生对史实的认识能力和对史实的理解和诠释能力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眼光。首先要遵循历史学科的科学性 ,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事件、人物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根据历史学科的整体性 ,培养学生的历史的宏观眼光 ;要根据历史学科的复杂性、多样性 ,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历史知识和历史运动过程 ,揭示历史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历史教材中采用了大量的历史史料,这些珍贵的历史史料是当时历史史实的真实再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挖掘这些历史史料,使历史教学更有利于学生以后发展。  相似文献   

5.
历史资料是治史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没有历史资料的还原与再现,势必会造成历史课的单调、枯燥,而要使学生亲近历史也只能成为一种空想。脱离史料脱离史实的历史教学不是真正的历史教学,不用史料不讲史实的历史教师不是真正的历史教师。因此,要想让历史课使学生感兴趣,必须充分地占有历史资料。教材中引用的材料基本  相似文献   

6.
王明兵 《甘肃教育》2008,(19):51-51
历史学科是一门非常有意义的学科,但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史实性知识量太大,学生需要识记的内容太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历史新教材中大大减少了知识量,这使得课堂内师生互动、进行探索性学习有了更大余地,为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7.
历史教学的基础功能是通过描述基本的历史史实,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历史概念,而历史再现教学的实施则能以文字材料、视听辅助材料为栽体,把握历史的时间、空间和历史人物的活动,从而出色地完成历史课堂教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邵红侠 《考试周刊》2014,(2):127-128
<正>历史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很有魅力的学科,在德育渗透、提升学生素养方面有很大作用,作为历史教师,我追求的目标是:创造魅力课堂,传递德育力量,提升学生素养。《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懂得有关史实的基本观点,又要使学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道德品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进行德育渗透,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充分挖掘历史教材的思想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在教学的过  相似文献   

9.
试论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育本身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丰富的历史史实为前提,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准确地解释历史现象,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史鉴今,回答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孙刚 《青海教育》2009,(5):33-33
我国传统的历史教学强调学生对史实的掌握,造成学生学历史时思维简单化、呆板化,正如国外著名学者保罗·费莱雷指出的是储试教育。而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不但注重学生达到一定的知识目标,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以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历史教学应当体现出多姿多彩的生活化的特点,应当使人感受到强劲的历史脉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以教材中的基本史实为依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笔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此,与历史教学界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教学中,能否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取决于教师能否成功地再造历史形象。而历史形象的再造,又离不开生动的史实、形象的语言和直观的历史教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注重运用史料作为探究历史问题证据,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特点。所以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史实,培养学生辨析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试图从史料在教学中的分类、作用及运用,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周研纯 《考试周刊》2009,(41):169-169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挖掘历史教材的深度,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通过多媒体教学活跃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史实的理解。教师还应注重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有效强化历史教学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5.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和核心功能之一是在一定史实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观念,以便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既要站在现代人的高度来理解历史、剖析历史和诠释历史,也要善于用历史的观点来窥视现代,理解现实是历史的延伸与发展。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不但有利于学生拓展历史思维、汲取历史智慧,而且对学生学会用全面、辨证、客...  相似文献   

16.
陈建高 《学子》2015,(3):75
历史知识可以分为历史史实和历史评论两部分,历史史实是历史评论的基础和出发点,而历史评论则是对历史史实的拓展与延伸,是后人对于历史事件发表的看法和观点。归根结底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为了现实服务的,通过学习历史能够让后人从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和经验。教师应该处理好这两部分的关系,既能够让学生熟知历史史实,又能够让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事件和任务的方法。教师只有将学生"带"进历史时空,才能使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生动形象起来,就好  相似文献   

17.
毋庸讳言,长期以来由于旧的教学理念和升学压力等因素,使得现行中学历史教学更重视对学生历史史实的灌输和考试能力的培养,多少有些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历史概念教学,是围绕历史概念,以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为载体,通过分析前因后果、相互关系,在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和史实的过程中,领会历史概念的本质,掌握历史思维方法。因此,在高三历史复习中重视历史概念教学,无论是对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还是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历史思维和学科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确定核心概念、感知抽象概念、理解理论概念和把握动态概念等方面谈了自己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阶段相关课程内容作了一定程度的修改与完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感到一些课程内容的要求还是比较笼统,导致教师教学中仍有"头绪多、容量大"的困惑。而相应地,人教版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比较简练,限于篇幅,大多只呈现了历史的主干知识.其中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史料素材相对匮乏.对诸多史实线索也缺乏具体的交代。运用一定的历史素材来指导教学,并以此为切入口组织命题,已逐渐被众多历史教师认同。历  相似文献   

20.
蒋浩 《黑河教育》2013,(12):63-63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历史教学情境的方法,将历史史实通过文字、图片、影像等手段展现出来,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可以将抽象的历史概念变成学生能够感知的历史形象,缩短与历史现象的时空距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