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华小说中的人性意识述说,强调了人性中的美好,淡化了小说的苦难色彩,可以给人以向上的力量。对仁爱、本性、善良的描写是他小说不变的主题。结合余华小说创作时代可以将其作品中关于人性美的表现分为四个部分:苦难生存,人性本真;温情回归,人性本善;时代交织,爱满现实;荒诞存在,幸福栖息。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当代小说中,余华可以说是为数很少的一个写苦难主题的作家,死亡、杀戮、苦难等是他小说永恒的主题,他笔下的人物也都逃不掉死亡的宿命,但是在这苦难的外衣下,却闪烁着无法隐藏的人性光辉。本文将从余华的小说出发,去寻找苦难中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3.
余华前期的小说创作致力于追问日常经验掩盖下的"另一种真实":即被日常经验遮蔽下的"人性之恶"。他在冷漠的人性纬度追诘中消解了"人"的神话。在其后期小说创作中,解释世界的冲动开始包含了对于世界的容忍,对于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其小说透露更多的是对"活着"这一生命存在形式的人道主义悲悯情怀。至此,余华小说中曾被抽象化、符号化的"人"也重新获得建构。  相似文献   

4.
叙述苦难是余华80年代与90年代初小说创作的重大母题,这一叙述有两个层面:人性之恶和人世之厄。在他看来:苦难永远是人类不可超越的生存状态,呼唤苦难中的温情是一个具有人关怀的作家的极选择。  相似文献   

5.
曹禺和钱钟书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虽然两人分别致力于戏剧和小说创作的不同领域,却都能超越阶级、超越时代主潮,对人性之思进行深刻挖掘。他们的作品都表现出对人性善恶的独特理解,钱钟书倾向于表现人性之恶,曹禺则更执着于发掘罪恶人生中的人性之善。本文通过对人性善恶在二人作品中的表现进行阐释,进一步分析两位作家不同人性观形成之因,以此获得对人性的更深理解。  相似文献   

6.
表现人性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中心。他在小说中讴歌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表达对美好人性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边民扭曲变形人性的忧患以及对都市现代"文明人"人性沦丧的批判。作者有意让这几种人性形成对比,以"乡下人"的眼光来歌颂人性的美好,批判人性丑恶。  相似文献   

7.
周海燕 《现代语文》2009,(12):87-88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的成名作。这篇小说,无论从全文的情节发展、人物行为的特征而言,还是从作家本人的创作理念、创作实践而言,都充分说明了名份与事实、概念与现实的脱节,突出了余华小说常用的“虚伪的形式”,咏叹了一曲人性之恶的悲歌。  相似文献   

8.
余华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他以冷峻的叙述姿态,展示了人性的丑恶和残酷,作品充满了血腥、恐怖和死亡的气息,具有明显的暴力倾向。这种暴力倾向显然来源于作家的“文革”记忆,在“文革”时期度过童年岁月的余华,对发生在那个疯狂年代的人性灾难有着深刻的童年记忆。他以反叛传统和大胆创新的精神品质,迷恋于文学形式方面的探索,以民间立场的、个人化的叙述,展现充满精神梦魇的“文革”记忆,揭示历史的癫狂和荒诞,呈现出独特的创作风貌。  相似文献   

9.
“苦难”一直是余华小说反复渲染的主题。前期创作中苦难主题可概括为:内容宿命,本质伤感,显示出的苦难场景基本上是充满暴力和死亡的恶的世界。90年代,转型后的余华小说表现的苦难主题具有了新的形态和意义,苦难中人不再茫然失措。而是在淡薄和坚韧的生存中自我拯救,体现了作昔在终极意义上对人类的关怀,其主题衬托照射出人性的光芒。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90年代之后,先锋作家余华的小说创作发生了某种转型,曾经的“残酷”和“冷漠”变得温情脉脉。转型后的余华仍然关注人生的苦难,但他对苦难的态度却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使余华的创作带上了更多的温情色彩,但也影响了作家对人性黑暗面的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1.
苦难意识是余华小说的独特之处和着重之点。余华前期作品中的苦难意识受个人生活环境、文学阅历和西方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主要呈现为一种暴力冷酷的姿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余华小说的苦难主题发生了变化,它开始更多关注人对苦难的忍耐力和自我拯救的努力,表现出了一种悲悯的文化情怀。余华表现苦难的方式的变化也显示了其文学思想的不断成熟。  相似文献   

12.
饱受人间冷暖的作家毛姆毕生被人性所困扰,对人性的思考和描写始终是他的作品的焦点。毛姆无论是在小说《信》里描写看似优雅,实则邪恶的种植园主之妻,还是在小说《雨》里刻画牧师代表的宗教的伪善、人性的丑恶,作者都在不遗余力的表明人性丑恶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郭文静 《文教资料》2008,(23):33-34
余华的中短篇小说以鲜明又独特的风格在发表之初就得到了很好的评价,余华在中国先锋小说作家的地位也慢慢开始确立.在中短篇小说中,作家用他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文学观念为读者塑造出了特别的场景,暴力事件在余华的小说中随处可见,同时余华小说中的生活也颠覆了人们对正常生活的理解,而在这些看似荒诞的图景背后隐藏着的是作家对我们所处的世界的另一种思考和理解,余华用他的中短篇小说对生活和人性做出了更进一步和更真实的阐释.  相似文献   

14.
论余华小说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小说创作前期作品以展现人的罪恶、暴力和死亡为主要描写对象,其后期创作以渲染苦难为重。从余华小说呈现出的浓烈的悲剧意识中,可以窥见对罪恶与死亡的残酷描写决非余华内心的真正向往,而是作者所采取的一种极端和隐喻的方式对现实对社会对人生苦难的痛切的关注,其间呈现出对人性的解构和生命真谛的求索。  相似文献   

15.
余华小说的先锋意义及其精神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华的小说具有明显的先锋试验性。他在小说的叙事模式上所进行的大胆变革,颠覆了传统小说对生活的认知方式,开拓出了一个新的审美艺术空间。同时,余华的小说有着独到的精神内涵,即审视人性之恶,展现人生苦难。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被发展和变革席卷,在这个完全不同于80年代的时代风气里,具有苦难意识的文学创作继往开来,显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态势。余华的小说创作正是在这一时期由先锋写作向现实出击,他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意义作出了重新的审视和思考,本文将通过对余华90年代作品《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的解读,探究余华90年代的苦难叙事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罗生门》作为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充分的揭示了人类在利己主义思维下表现出来的人性的丑恶。本文将《罗生门》小说与其取材的原著《今昔物语集》中故事进行了比较,并对文中表现出的利己主义思维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为分析了小说人物在两难选择、利己主义驱使下善恶转化的人性转变的复杂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余华新作《兄弟》蕴含了作家对某些“更深的问题”的深沉思考与独特言说。小说圆融流畅的叙事节奏以及独特的儿童视角叙事充分显示出作家臻于成熟的叙事智慧,小说所涉及的苦难、历史、人性、死亡等主题注定了这是一部在内容和意蕴上都格外丰富而厚重的作品;而余华面对人类困境与历史苦难所出示的纾解方式以及他在小说中对人格体系的建构也暴露出他的创作缺陷和危机。  相似文献   

19.
余华是当下中国作家中能够与世界文坛平行对话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存在着由书写暴力、书写苦难到书写超然的人性的嬗变过程,这个过程涵括了先锋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他的作品主题的流变勾勒出了余华小说创作中心的位移轨迹,体现了不同阶段的文学追求。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主题流变体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先锋文学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20.
余华是当下中国作家中能够与世界文坛平行对话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存在着由书写暴力、书写苦难到书写超然的人性的嬗变过程,这个过程涵括了先锋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他的作品主题的流变勾勒出了余华小说创作中心的位移轨迹,体现了不同阶段的文学追求。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主题流变体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先锋文学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