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长期以来,图案教学在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中,一直都应该是一门较为重要的课程。而对于服装设计专业来说,更为重要。服装设计是将款式、色彩、面料再创性地为人类服务,而服装设计中图案的运用更是使具有遮体、敝寒之功用的服装更具审美价值。图案是附加在服装上的装饰设计与装饰纹样,是表现时尚潮流的一种手段。为此,服装设计中的图案教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语言符号是人类相互交往的核心介质,也是一种抽象化的图案,在服装设计中普遍应用。本文从语言符号在服装设计中的功能特性出发,分析了语言符号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雅克?德比奇等在《西方艺术史》中认为艺术是“通过打上记号而投身于世界和把世界据为己有。”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人类既是艺术行为也就是符号行为的最主要的动机。设计活动的前提是为人服务,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从这一点出发,服装设计活动就具有了艺术性、符号性。因此研究服装设计的符号性就十分的有意义了。服装的整体视觉效果所传达的信息就是服装设计元素的符号语意的表现。在探讨造型元素的形态语意时必须先了解服装设计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服装作为载体展现出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交融的特征,同时也要求服装设计不断顺应多元文化的发展。现代服装设计既要从传统文化与自然生活中追求情感化的情怀,又要借助现代技术和新型材料表现时代的特色,以人为本,推动人类的精神文明进入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服装文化存在于人们所特有的社会形态之中,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种基本外在体现。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作为服装设计的两个根基,在服装设计中相辅相成,且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培养创新的高素质服装设计人才是服装设计教学的重要课题。在进入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社会创造性的活动是我们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而服装产业也逐渐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转化。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检验服装设计教学成败的关键。正是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创新能力在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培养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服装设计理念的人性化发展从对人类自我需求的关注到对社会自然的“终极关怀”,已延展出丰富的内涵.人性化设计理念在服装设计中主要表现为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生理方面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包括服装面料的生态设计、服装款式的舒适性和装饰材料的环保化;心理方面则有服装色彩设计情感化、着装风格自然化与强调时尚流行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8.
围绕服装设计中面料的艺术再造运用,阐述了服装面料的艺术再造与服装设计之间的紧密联系,论述了服装面料的艺术再造是服装设计中造型、材料、色彩等三大要素的延伸设计,对服装面料的艺术再造在服装设计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服装设计创意使广大消费者在欣赏过程中接受到许多新观点、新理念、新趋势,满足和丰富了广大消费的时尚需要和流行需求.服装设计创意是服装消费产业环节中的原动力,当服装设计创意与服装消费心理产生共鸣,服装设计与服装消费才会产生共振.  相似文献   

10.
"微型服装"设计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制作过程中涉及效果图、面料的选择与应用、结构裁剪、制作工艺以及服装设计理念的表达,是一个全面性的服装设计实践过程.在专题服装设计实训中进行微型服装设计试验性教学,可以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服装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首先要充分地了解目标市场的分类情况以及自己所面对的消费群体。对服装设计师而言,服装设计的第一步,不是进行款式的设计及面料的选择,而是对镇定的目标市场中的消费者进行分析和把握。  相似文献   

12.
曾慧 《大连大学学报》2008,29(1):101-104,94
在历时三百年的盛行光景中,清代服饰以其独具的民族性特质和风格谱就出了我国服饰史发展的标志性历程。清代服饰是在基于满族传统服饰的基础上以及对其它少数民族服饰的采借而塑造就出来的。因之对清代服饰尤其是冠服制度的考究就不得不溯源到满族服饰的脉络。满族服饰的发展诚然是清代服饰产生的源头。展示清入关前满族服饰的发展态势,无疑是找寻清代以及近代服饰变迁的渊源与逻辑。  相似文献   

13.
女明星礼服设计集实用性和艺术观赏性为一体,而当今传统民间艺术形成的宝贵文化和独特风格,对现代礼服设计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很多优秀的设计师融合传统民间艺术和现代艺术理念,其作品不但大大提升了明星的知名度,同时也使人们满足了追求艺术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4.
市场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形态在服装设计中结合表现,需要深入思考什么是市场文化,如何把它融入、应用到服装设计中,使其在效果方面赋予服装设计更强烈的审美性与文化性。不仅在外观方面可以为服装设计所运用,内涵的延展更是市场文化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17、18世纪欧洲宫廷服饰在文化背景、含义及渊源、服饰特点、风格等方面进行差异性比较,指出这一时期服饰风格对现代时装设计厦服装审美的影响作用,提出我们研究西方民族服饰文化其意义在于能融合外来文化、洋为中用以提高我们的服装设计及服饰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16.
教师服饰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蕴,其款式、风格在表达着一种教育语言,传递着一种教育话语。教师服饰通过意指实践变革着教师的教育行为方式,推动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服饰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要实现合宜与标新之间的对话,努力构建一种和谐的教育意象,实现主流教育话语与教师服饰间的互塑与平衡。  相似文献   

17.
日本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古老的文化交流使两国的服饰文化存在着相似因素,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又产生了文化的差异,在服饰款式上产生了不同的变化。日本的女子和服经历了一个对中国唐代女子服饰的模仿到自我消化改造的过程。而它的发展与变化极大地受到当时的政治经济、风俗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传统服饰图案是中华民间民族艺术和民俗文化千百年来沉淀的结果,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体现了中国人文哲学精神。文章介绍了传统图案的风格特点,分析了传统服饰图案的结构造型,探讨了传统服饰在服装中的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19.
魏晋风度是指魏晋士人放浪形骸,离经叛道的特异风姿,是中国封建社会士子群体对传统道德、礼教的叛逆。其行为的放荡、个性的张扬充分表现在士人们的言谈、举止、服饰、饮食、玩乐等方面。魏晋时期的服饰文化,反映了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他们所处时代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满族服饰是中国服饰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的民族地域、款式结构、材料工艺、色彩纹案、融合传承等特征,分别显现出和谐自然之美、华丽庄重之美、繁复精湛之美、明快雅致之美、中和厚重之美,对中国服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