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志敏 《考试周刊》2014,(59):178-178
幼儿班级管理中,怎样的管理方式会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呢?要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什么是自我管理?简单地说就是自己服务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其实,幼儿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他们想去探究,感受。而对自己的幼儿园生活,他们更迫切地渴望能自己决定、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但教师对孩子的这种需要基本上是不支持的。久而久之,孩子们越来越不会自我管理,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能力,而是我们没有放手给他们管理的权利。事实上,自我管理是幼儿的内在需要,也是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我们应积极地培养幼儿这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生活技能。孩子总有一天是要自立于社会,自立于人生的,如果能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的自我管理习惯.就能增强孩子的独立性.这对孩子今后生活的幸福和成功无疑是有巨大帮助的。但是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作为幼儿园.我们应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3.
独立性往往是衡量一个人呢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独立性强的人善于思考,对于事物有着独特而又精确地见解,面对困难与挫折也能自己处理。但是,现在孩子大多是家庭里的独生子女,这使得他们往往在家中得到过多的宠爱,父母把孩子当宝贝一样地珍藏着,为孩子包办一切。但是包办代替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很差。同时孩子会丧失独立性,从而变得没有责任感,不会自主地思考与解决问题。而幼儿时期是打基础的阶段,因此,我们需要在幼儿时期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使得孩子可以在生活和学习中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幼儿园与家长两反面来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幼儿园主题墙面已成为幼儿在园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是常常会有这样的无奈:当我们辛苦地将墙壁布置得漂漂亮亮时,却发现辛勤的汗水只是起到挂历的效果;当我们告诉小朋友祖国如何地产丰富时,小朋友会因我们枯燥的演说而东张西望。教师真的很像主人,把幼儿园这个家打扮得舒适、漂亮,但孩子更像一个客人。教师抱怨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做事没有创造性,对人对事漠不关心。如果我们反问自己就可以得到答案,我们是否让他们明白,他们应该为自己生活的环境付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让他们成为环境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成为环境的主人?随着思路的逐渐清晰,我们意识到环境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环境就是大课堂,它是看不见的教师,而我们应该做的,是应该让墙壁会说话,让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班级的主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如何来创设一面真真让幼儿喜欢、能积极参与、并能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主题墙呢?  相似文献   

5.
韩彩霞 《学周刊C版》2014,(5):207-207
从事过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人都十分清楚和了解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复杂和繁琐。作为幼儿园班级管理教师.我们不但要负责幼儿的学习情况,还包括用餐、游戏、睡觉以及如厕等各种各样的事情。在这些小的细节中.教师都必须十分注意和留意.一旦某一个小的环节没有做好.就会影响整个班集体的纪律和教学效果。而且这些看似十分微小也很不足道的事情确实是家长关心的事情.为此我们教师一定要顺利地开展这些工作.让学生在幼儿园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幼儿园班级管理要求中特别指出:“管理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好幼儿开展各项活动.并且引导幼儿能够较好地自我管理,形成自我约束和控制的能力。”为此.我们除了组织和安排学生之外。还要通过各种活动和实践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有效利用那些懂事早、能力强的幼儿来帮助其他幼儿.从而让个班级体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高尚班风.这样就能够较好地促进班集体的管理.让整体管理水平上升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6.
我们为孩子创设一个有利于培养自我管理并为他人服务的环境。从而,在此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自我管理能力、规则意识,"我是小当家"活动应运而生。社会化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融合和渗透在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孩子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也是一个社会人,要参与社会生活,承担社会义务。在我们幼儿园,每一个孩子都是幼儿园的主人,他们既享有幼儿园的设备设施、教育教学活动,同时也要为幼儿园承担起小主人的责任。我们为孩子创设一个有利于培养自我管理并为他人服务的环境,从而,  相似文献   

7.
多数人对三至五岁的幼儿学习使用计算机持怀疑态度,但对那些已在幼儿活动室开辟了“计算机角”的教师们来说,回答却是肯定的:确切地说,不是我们教孩子如何使用计算机,而是他们自己教会自己。与成人不同,幼儿园的孩子对计算机没有恐惧感,他们非常乐意围在计算机旁看看  相似文献   

8.
王佳丽 《成长》2020,(4):173-17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认为自我教育的前提是要拥有自我管理的能力,那么什么是自我管理?对于幼儿时期来说,孩子能够主动自觉地管理自己的生活、学习和游戏活动在我看来就是自我管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幼儿的内在需求,更是成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声音     
《中国教师》2013,(20):2-2
"幼儿园教师是办好幼儿园的关键。幼儿园教师要认识到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和幼儿园教师的职责。幼儿园教师不是一般的职业,是关系到我们民族未来的事业。幼儿园教师要热爱每个孩子,不能对孩子有偏爱,要对每个孩子负责,因为每个孩子未来都是建设国家的栋梁。幼儿有丰富、细腻的感情。要注意保护他们的感情,不能轻易伤害他们。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好奇心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这种好奇心是学习的源泉,也是创造力的动力。幼儿园教师要善于组织孩子游戏,使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玩耍中成长。让孩子在游戏、玩耍中认识周围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认识与同伴的关系,养成合作的精神。这样,一个孩子就逐渐地从一个自然人变为一个社会人。"  相似文献   

10.
张志娟 《学子》2014,(7):66-66
自我管理中最核心的一个词就是"自我",靠自己内在的积极性去管理,而不是靠外力靠外人去管理。一般意义上,对幼儿来说,自我管理是指个体对与自身生活有关的事宜进行管理。许多家长往往忽视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他们总认为孩子年龄尚小,有些事情不必要去学,长大后自然而然就会做了。因此,更新观念,引导广大的家长朋友们认识到幼儿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幼儿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1,(2):157-158
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与教师日常带班中应首要完成的任务,特别是小班阶段的幼儿,更是需要幼儿园教师有足够专业性与耐心的,因为他们刚刚离开家所以自我管理能力弱、情感依赖性强,没有形成良好料理自我生活的意识,自理能力培养起来也十分棘手,所以帮助小班小朋友培养自理能力也变得至关重要起来。文章便是结合如何增强幼儿园小班现阶段幼儿的自理能力,分析了现阶段在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与强化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的措施与策略,并对此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作为孩子成长的基础阶段,是孩子习惯养成和思维渐渐形成的阶段,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还都不具备独立主动学习的能力,他们好奇心重,对未知世界充满幻想,在这一阶段开展数学教学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活动,在幼儿园区域中渗透数学,让幼儿能在玩耍活动中开展不自觉的数学学习,在区域活动中渗透数学,让幼儿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更利于幼儿思维的养成和身心的发展。但是如何更好地让数学渗透于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自我管理中最核心的一个词就是"自我",靠自己内在的积极性去管理,而不是靠外力靠外人去管理。一般意义上,对幼儿来说,自我管理是指个体对与自身生活有关的事宜进行管理。许多家长往往忽视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他们总认为孩子年龄尚小,有些事情不必要去学,长大后自然而然就会做了。因此,更新观念,引导广大的家长朋友们认识到幼儿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幼儿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师要鼓励幼儿学会整理幼儿成长记录袋的工作,教师要监控整个过程,教会幼儿自己操作,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幼儿能力。幼儿虽然小,但他们有良好的模仿能力,简单的说教不起作用,但是教师的每一个动作,她们都会仔细模仿,在幼儿成长记录袋的使用中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示范,要求,教会他们自己整理有关自己的东西,并从中逐渐学会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15.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没有发展完善,初入幼儿园的儿童,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能力还很差,还不善于控制自己。如果教师不敢让幼儿真正地自主、自由,幼儿只能按教师的指令行事,自控能力就得不到发展。只有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权,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因此,教师应将自由与自控合理地统一起来,使幼儿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与情绪,学会按集体规则或成人要求行动。  相似文献   

16.
<正>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引领,幼儿园教学方式的优化,家园共育目标的统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来实现。生活自理能力是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在一天当中学习如何照顾自己,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一项至关重要的生活技能。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能促进幼儿的责任心、自信心和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幼儿一生发展奠定坚实之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是以孩子的需求为导向,精心设计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课程,以唤醒孩子的学习热情,并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作为幼儿教师,  相似文献   

17.
我的小屋     
幼儿园的区角活动可谓丰富多彩,应有尽有,但总有一部分幼儿宁愿放弃丰富的活动内容,而聚集在盥洗室、午睡室等地方玩耍。细想一下,原因是这些有利于幼儿自主学习的活动区似乎无一不在教师的视线之内,孩子仍然缺少一个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相对隐秘的小天地。考虑到幼儿有这方面的心理需要,我们就有意识地为  相似文献   

18.
幼儿入园才一二个月,教师、保育员、家长会不约而同产生这样的想法:孩子这么小,一些生活自理技能等他长大一些再学也不晚。所以,在幼儿园里,无论什么事情都是教师、阿姨帮着做;在家里,无论什么事情都是爸爸、妈妈不让做,爷爷、奶奶抢着做。在幼儿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幼儿一流鼻涕,保育员就拿起纸巾,麻利地帮他擦干净了;幼儿上厕所,教师就在旁边一个一个地帮忙脱裤子、穿裤子,幼儿也习惯了光着小屁股等教师;幼儿每天到幼儿园需要换衣、换鞋,这时他们更是一动也不动地等待……幼儿什么事情都依赖成人,认为这一切都是正常的、应该的。然…  相似文献   

19.
朱静怡 《早期教育》2001,(13):34-34
到我园参观教育活动的老师,最深的感触就是幼儿一日生活非常丰富而有序,一环扣一环.显示了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状态。我坦率地表露了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我们“把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都当课来上.把课又当游戏活动来做”的结果。许多人把我的这种行为简单地归结为教学经验和技巧,而我认为主要是教育观念的问题。如果教师没有新的教育观念,绝不可能有新的教育行为,幼儿园的教育,不是几节课(教育活动)所能包容的,幼儿在一日的各个环节中包括生话环节。都有获取知识和经验的需要,我们教师的责任是满足幼儿的这种需要,尽可能地挖掘这些环节中自然呈现的教育因素,实施教育。  相似文献   

20.
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幼儿在社会化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在这一转折的重要时刻,家长该为幼儿顺利地度过入园关、愉快地适应幼儿的集体生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技能当孩子具有独立行步的能力以后,就对自己的事情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家长应尽早的让幼儿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持之以恒,初步培养起孩子“自立”的良好道德品质。提前学会生活自理技能,这远比会写自己的名字、识几个数更重要。二、培养幼儿入园自豪感幼儿入园前应与孩子多谈幼儿园的事情,向幼儿讲一些关于幼儿园的信息,与孩子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